艾滋病毒和结核病共感染的综合治疗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艾滋病毒和结核病共感染的综合治疗策略

周雪梅 马蕊(通讯作者)

通海县人民医院 652700

【摘要】艾滋病毒(HIV)和结核病(TB)的共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这两种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增强,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HIV/TB共感染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以及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等。通过系统回顾当前文献,我们将讨论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改善HIV/TB共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艾滋病毒;结核病;综合治疗

引言

艾滋病毒(HIV)和结核病(TB)是全球卫生领域面临的两大挑战,它们的共同感染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健康危机。艾滋病毒感染者因其免疫系统受损,更容易感染结核病,而结核病患者也更易患上艾滋病。艾滋病毒和结核病的共感染极大地加剧了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并且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过去几十年来,针对艾滋病毒和结核病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包括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和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然而,针对这两种疾病的独立治疗模式可能会导致相互影响和不良反应的增加,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成功率。因此,发展综合治疗策略来同时管理艾滋病毒和结核病的共感染,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2-3]

1流行病学

HIV/TB共感染的流行病学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域、社会经济状况等。艾滋病毒感染者易受到结核病的侵袭,主要是因为HIV破坏了宿主的免疫功能,使其更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在资源匮乏地区,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HIV流行情况较为严重,结核病的传播和感染率也相对较高,从而导致HIV/TB共感染的比例增加[4]。相反地,在一些发达国家或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欧洲和北美等地,由于艾滋病毒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较为普及,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得以维持相对较好,降低了结核病的易感性。然而,仍存在一些社会经济较差的人群,例如无家可归者、移民群体等,他们面临着较高的HIV/TB共感染风险,因为他们可能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在结核病患者中,HIV共感染率也较高,这加剧了双重感染的严重程度[5-6]。社会经济因素在这一关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贫困、营养不良以及不良的卫生条件等因素增加了结核病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HIV流行的地区。

2病理生理学

HIV/TB共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复杂,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导致病程加重、治疗困难和预后不良。HIV感染降低了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使其难以清除结核分枝杆菌,加速了结核病的发展[7]。同时,TB患者中的HIV共感染也导致结核病的复杂化和预后恶化。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共感染患者更容易出现耐药性、治疗失败和疾病复发,增加了治疗挑战和医疗负担。

3诊断方法

诊断HIV/TB共感染是治疗的关键一步,因为这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疾病状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涵盖了基于病原学、免疫学和影像学的检测技术,以及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

3.1基于病原学的检测

结核病的诊断通常使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或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TST是一种最常见的诊断结核病的方法之一,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注射结核菌素,并在48-72小时后观察皮肤反应。IGRA则是一种血液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干扰素-γ在T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刺激反应来确定感染状态。HIV感染的诊断通常采用血清HIV抗体检测[8-9]。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血液样本中的HIV特异性抗体或抗原,通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初步筛查方法,阳性结果通常需要通过Western blot或免疫荧光等确认性检测来确定。

3.2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方法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或免疫指标来诊断HIV/TB共感染。例如,针对结核病的免疫学检测包括测量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或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抗原[10]。针对HIV感染的免疫学检测通常包括CD4+ 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指标。

3.3影像学检测

影像学检测方法,如X射线胸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评估结核病的肺部病变和病变程度。这些影像学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核病的病变范围、肺部损伤情况和可能的并发症[11]

综合利用以上诊断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可以更准确地诊断HIV/TB共感染。

4治疗策略

治疗HIV/TB共感染的策略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抗结核治疗(ATT)以及联合治疗方案。这些治疗策略的目标是控制HIV病毒复制、减缓免疫功能的恶化、治疗结核病、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治疗失败的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2]

4.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ART是治疗HIV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HIV病毒的复制,从而减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ART通常采用三联疗法,包括两种核苷酸类似物(例如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与一种非核苷酸类似物(例如艾法韦伦或尼拉韦伦)的组合,也可以包括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利托那韦)

[13]。ART的目标是将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下限,从而维持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延长生存期。

4.2抗结核治疗(ATT

ATT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步骤,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的组合应用,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以确保完全消灭结核分枝杆菌,并防止耐药株的产生。在HIV/TB共感染的情况下,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兼顾两种疾病的治疗需求[14]

4.3联合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方案综合利用ART和ATT,旨在最大限度地控制两种疾病的进展,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治疗策略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病情、药物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15]。此外,医疗团队需要提供全面的支持和监测,包括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综合利用这些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地管理HIV/TB共感染患者的疾病,并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论

HIV/TB共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综合治疗策略,包括ART、ATT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等,是有效控制和管理HIV/TB共感染的关键。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应致力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为全球HIV/TB共感染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辛佳盈,劳云飞,王林,等.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管理[J].卫生软科学,2019,33(4):6.

[2]张子彤.探讨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对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人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6):2.

[3]张磊,陈娜.肺结核并艾滋病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23,29(21):77-80.

[4]覃美提.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应用全程护理的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012):000.

[5]谭震,毕仁菲.分析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0):3.

[6]陆春雷.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流行现状与进展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6):2.

[7]杨国丹.如何面对HIV和结核菌双重感染[J].2020.

[8]曹世敏,胡丽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及其治疗[J].中外医疗,2018,37(12):3.

[9]张丽丽,陈焰,姚维敏,等.艾滋病合并痰菌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的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5):2.

[10]蔡国军.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2.

[11]厉虹淼,唐飞,陈双双,等.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012):024.

[12]单莉雯.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病应用全程护理的价值[J].特别健康2021年24期,191页,2022.

[13]张辉,文道琛,严兵.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96):3.

[14]李雨薇,李侠.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流行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6):4.

[15]敖建吴婧胡典贵刘平庆.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1,028(005):46-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