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方法研究

闫学金 王宏斌

青岛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绩效评价和改进成为企业实现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供应链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供应链各个层面的表现,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然而,传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过于局限,无法全面反映供应链整体运作状况。因此,开发有效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评价改进方法

引言

供应链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参与方的复杂系统,其绩效评价和改进是企业实现高效运作和优化效益的重要任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的运作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绩效评价,企业能够全面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表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供应链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稳定、更快速的交付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通过绩效评价,企业能够建立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激发供应链参与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供应链绩效评价也是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进行合作和沟通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链绩效评价不仅是企业实现高效运作和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方法

2.1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传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成本指标: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等,用于衡量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交付指标:如交货准时率、订单满足率等,用于评估供应链的交付能力。质量指标:包括产品质量合格率、客户投诉率等,用于衡量供应链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可靠性指标:如供应商的供货可靠性、产品寿命等,用于评估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现代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纳入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中(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通过制定具体指标和目标来评估供应链绩效。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数学模型来评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效率,确定相对有效的供应链单位,并为提供改进方案提供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指标来评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识别关键环节和瓶颈,进而提出改进方案。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各绩效指标的主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以减少冗余信息,从而达到评估供应链绩效的目的。供应链网络模型:通过建立供应链系统模型,模拟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互动与协作,评估绩效,并基于结果提供改进建议。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传统指标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测量,但无法全面反映供应链整体运作状况。现代评价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和维度,更全面地评估绩效,但需要较为复杂的数据和模型支持。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和供应链的特点,可结合以上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绩效评估。同时,还应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绩效改进计划,包括流程再设计、技术应用和管理方法等,以提升供应链绩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供应链绩效改进方法

全面管理方法,集成采购与供应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风险和利益,实现供应链共同优化。协同规划与协作决策:建立协同平台,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沟通和决策协调,提高整体效能。整体流程再设计:对供应链的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减少非价值增加的环节和浪费,提高流程的效率和灵活性。创新技术应用方法: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的实时监控、追溯和反馈,优化物流、库存和生产等关键环节。大数据分析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决策。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供应链数据进行预测、优化和智能化决策,提高供应链的适应性和反应速度。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去中心化的供应链信息平台,确保信息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持续改进方法,PDCA循环管理: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即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绩效指标的设定与监控:明确供应链的关键绩效指标,并通过绩效监控系统进行实时追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这些供应链绩效改进方法的目标是实现供应链的协同优化、资源高效利用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以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实施改进方法时,需要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定制化,同时注重引入和培养专业人才来支持改进过程的推进和实施。

3.对未来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将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海量数据,以及智能算法的支持,企业将能够更精准地评估绩效,并快速识别、预测并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未来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和改进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企业将致力于评估和改进供应链的环境影响,包括减少碳排放、资源节约、推动绿色供应链等方面,以满足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对可持续性的要求。智能合作和协同创新:未来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将更加强调协同合作和创新。供应链参与方之间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资源和风险,共同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绩效水平。同时,供应链参与方还将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寻找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机会,提升供应链整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弹性和适应性:未来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弹性和适应性。由于市场需求和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供应链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灵活调整的能力。因此,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与改进将更关注供应链的可调整性和适应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突发事件。未来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将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强调智能合作和协同创新以及提升弹性和适应性。

结束语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绩效评价与改进是实现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性和弹性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可以预期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和灵活。通过不断推进创新技术、协同合作和环境责任,企业将能够不断优化供应链运作,提高绩效水平,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文法.基于FAHP模型的饲料行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2023,48(06):43-48+54.DOI:10.14070

[2]李籍.基于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的成套设备供应商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12):7-10.

[3]王歆宁,张英婕.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钢铁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24):112-116.DOI:10.13714

[4]赵玉苹,费冬,范晓磊.数字化转型下供应链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现代企业,2023(10):48-50.

[5]万文静.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管理绩效评价——以海尔智家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3(19):49-52.DOI:10.1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