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航行难点及应对措施介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我国沿海航行难点及应对措施介绍

高修立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海洋船舶在大海上航行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对于在我国沿海航行的船舶来说挑战性和风险系数都会相应增加。因此,针对在下面的内容中主要介绍几点在我国沿海水域航行的船舶所面临的主要难点和积极地应对措施。

关键词:雾季航行;温带气旋 ;防台抗台;冬防工作;渔区航行 

1 雾季航行

1.1 我国沿海雾季时间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每年3-9月,我国近海水域从南到北会出现大雾天气,雾季航行给驾驶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性,也增加航行风险。

1.2 如何确保雾航安全:利用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的了望是基础。能见度不良时的了望除视觉了望外,更重要的了望是依靠雷达和听觉来掌握周围船舶的动态,了解船上雷达的性能,在能见度良好的白天调谐到最佳状态,以便雾航时参照,在视线不好之前将雷达调好最理想。VHF和AIS是辅助的了望手段,两者可以结合使用。雾中VHF的沟通非常重要,特别在渔船密集区域,两艘或多艘航船经过安全系数更高。在VHF联系时结合雷达识别对方船舶船位的方法有多种,但自AIS设备使用以来,在AIS上获得他船的有关数据后直接呼叫对方船是既简单又快捷的方法,但也遇到过地方航运公司的船舶没有安装AIS设备。

1.3 如何确保雾航安全,使用安全航速是有力的保证。安全航速应根据当时的能见度,通航密度,航线周围的环境,作业渔船的多少和风,浪,流,船舶操纵性能,用车前是否需要换油等因素来决定。当还没有掌握对方船的动态或对当时的局面无法给予充分的估计或对碰撞危险是否存在持有任何怀疑时,绝对不能盲目转向或继续冒险前进,应及时采取减速乃至倒转推进器把船停住。能见度不良时的雾航措施必须到位,如通航密度增大,应及时减速航行,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考虑择地锚泊。

2 温带气旋

2.1我国沿海的气旋有渤海气旋,黄河气旋,江淮气旋和东海气旋等四种,而黄河,江淮和东海气旋对沿海航行安全威胁最大。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气旋形成或过境,沿海都会刮起7~8级的大风,其强度和破坏力虽然没有台风那么厉害,但对沿海船舶的安全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船损货损,船毁人亡的事件也有发生,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航海人员对锋面气旋没有象对付台风那样重视,没有根据本船的实际情况,事先作出积极的准备。

2.2出现问题的往往是老龄船和中小型船舶,所以,这些船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抄收气象信息,密切关注气旋发展动态,提前做好防抗强风的应对预案,及时做好船舶防抗强风准备工作。

3 防台抗台

3.1 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发生在每年的6~10月份,而7、8、9月份是台风的盛行季节。台风活动范围广,其暖湿气流可以影响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台风伴随的狂风巨浪和暴雨暴潮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台风对沿海船舶的安全航行威胁最大。

3.2 南北航线的船舶就是在台风的前后或几个台风之间穿来穿去,根据台风动向适时绕避。船长是船舶防台抗台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台抗台现场的对策和行动的决定权和指挥权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岸基的支持也非常必要,公司的安监部门都是由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船长组成,那里有比船上更先进的设备,有比船上更全面的气象信息,有比船上更广泛的各种资料来源。

3.3 走风头有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事先做好防台抗台的准备工作,使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在关键时刻发生故障,要多设想几套应急预案;如果是过风尾,船舶要适时调整航线和航速或选择合适的锚地抛锚避台,在安全区域滞航或减速航行或锚泊。我国沿海避台绕航的回旋余地小,船舶一般都采取与台风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时选择合适的锚地抛锚避台。

3.5 如沿海航行遇到台风袭击的可能,则就近选择合适的锚地抛锚抗台,要选择台风路径可能经过的半圆是左半圆的锚地。台风是逆时针旋转的,左半圆的风力逐渐减小,气压上升;而右半圆风力增加,气压下降,其前半圆还是危险象限。抛锚是船舶锚泊防抗台操作的关键,而使用“一点锚”的抛锚方法来防抗台早已被航海界同仁普遍采用。

3.6 防台抗台工作是每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船长应根据公司的指导性文件和体系文件中关于防台抗台的条款,组织船舶防台领导小组和驾机人员结合本船的实际情况,制定防台抗台的措施,及时组织学习有关港口的防台抗台的要求,动员全船船员行动起来,对船舶的各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备妥充足的燃油和淡水。

4 冬防工作

4.1 我国沿海进入冬季以后,北方冷空气相继南下,加上温带气旋的活动,从北到南经常出现猛烈的偏北大风和急速的降温过程。冷空气的活动造成了我国沿海的恶劣气候,大风浪,严寒,冰冻,浓雾,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给沿海船舶的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使海上事故频频发生。认真分析船舶在冬季的安全生产特点,抓住以防风,防火,防碰撞,防搁浅,防工伤,防冻,防雾为重点的冬防安全工作,确保船舶的冬季安全。冬季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危害性在某种程度上讲要比台风还要大。冬季风的范围可以达到数百海里甚至上千海里,涉及到渤海,黄海,东海,有时甚至影响到南中国海,船舶根本无法躲避。特别是遇到诸如大风浪,暴风雪,严重冰冻等多种自然灾害性天气影响,对船舶的安全生产威胁很大。做好冬防工作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下手,动员全体船员在思想上重视冬防工作,组织落实好冬防的准备工作。根据各种设备各自的特性做好防护工作,可以移动到室内的则移到室内,无法移动的要加罩保护。

4.2 如寒潮导致气温较低应做好外部管路放残水,若放水阀堵死会造成管路爆裂,这就要求放残水必须明确残水已经放完。液压系统在使用前要充分预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内部管路,靠近外壁的部分,即使是室内供暖的地方,也要进行充分的包扎保暖。除此之外防滑工作很重要,大风浪来临前在甲板上安装安全绳,船员上甲板工作时穿戴能防滑的工作鞋,值班人员及时清扫舷梯和甲板通道的结冰或结雪。

5渔区航行

5.1 渔区航行是沿海航行中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国沿海渔场/渔船众多。渔船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种类又有各种不同的捕渔作业方法,各种捕渔方法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5.2安全避让渔船的总体策略。渔船的作业方法有双船对拖、单拖、流网、围网、延绳钓鱼、张网等,因此要结合作业特点进行避让,对双拖网作业渔船要保持距离其船尾最近不少于1海里通过,距离其外舷侧最近不少于0.5海里通过,要避免近距离从其船头通过,禁止从双拖渔船中间通过;对单舷拖渔船要注意避开其拖网的一舷,应保持距离其0.5海里以外通过;避让流网作业渔船时,应从渔船尾最近距离0.5海里以上通过,禁止在渔船前方近距离通过;避让围网渔船应从其上风流侧保持最近距离0.5海里以上通过;避让延绳钓渔船时,应保持在渔船尾最近距离0.5海里以上通过;避让张网作业渔船时,保持一定距离让请渔船通过即可。当然,要把握好安全避让渔船的总体策略是认真遵守《国际避碰规则》。当航行中发现前方有密集渔船群时,只要水域环境和情况允许,应及时改变航向,绕航避开渔船群,切莫驶进渔船群而处于难以避让的危险局面。

6小结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航区复杂,船舶众多,面临着雾季时间长、温带气旋活跃、台风众多、冬季寒冷、渔船渔区密集这些方面的诸多困难,所以做好雾航措施、密切关注气旋台风活动、做好冬季防控、谨慎渔区航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是本人从事一段时间的沿海航行后,对我国沿海海船航行难点和积极应对措施的几点粗浅的体会,谬误之处务当指教。   

参考文献1、《国际避碰规则》 2、《航海气象》 3、《船舶结构与设备》

作者简介:高修立(1986.5-),男,汉,江苏徐州人,本科,船舶大副,研究方向:航海类及船舶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