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受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影响研究

崔新标 徐振铎

虹峰电缆有限公司 河南省 漯河市 462600

摘要: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和信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电线电缆通电工作,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导体的电阻则会受到温度变化的直接影响。研究受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关键词受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影响

引言

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器设备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工程中,电线电缆往往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了解受热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规律,对于合理设计电力系统、准确评估设备性能和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电线电缆的智能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基本原理

电阻是指物质对电流通过的阻碍程度,它是导体材料对电子流动的阻力。导体材料的电阻与其导电材料的特性有关,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非金属则具有较高的电阻。不同的导体材料会对电线电缆的整体电阻产生影响。电线电缆导体的长度与电阻密切相关。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在设计和选择电线电缆时,需要考虑所需导通距离以及电阻的限制。温度也会对电线电缆导体的电阻产生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也会增加,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导体的原子会更加活跃,阻碍电子的流动,从而增加了电阻。

2受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影响

2.1导体受热后电阻增加的原因

导体受热后,温度会对导体原子结构产生影响。在较高的温度下,导体中的原子和分子会因为热运动而振动加剧,这种振动会增加电子与原子碰撞的次数,导致电子运动受到更多的阻碍。导体原子的热膨胀也会增加导体电阻的大小,因为原子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电子流动受到更大的阻力。材料的电阻率通常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多数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会增加。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导体原子的热运动会增加电子与原子之间的碰撞,使得电子运动受到更大的阻力,增加了材料的电阻率。导体中可能存在着杂质和缺陷,例如晶粒界面、晶格缺陷等,受热后这些杂质或缺陷活动加剧,导致了电子在导体内部的散射增加,从而造成电阻的增加。

2.2导体材料受热后电子运动态势和电阻变化的关系

在受热的情况下,导体内的原子和分子会因为热能而振动加剧,这种振动会对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导体的电阻。当导体受热时,原子振动加剧使得自由电子与导体原子发生更多的碰撞,其平均自由程会变短,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从而增加了电子的电阻。这是因为电子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以完成导体内的移动。随着温度升高,电子也会更加活跃并具有更大的能量,这使得电子在导体内的移动路径更加复杂,更容易受到散射。这种电子的散射会导致电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增加,从而增大了导体的电阻。电子受热后可能会引起导体内部晶格结构的变化,例如晶格振动剧烈会导致晶格缺陷增多,晶粒界面对电子运动的影响发生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导体的电阻。

2.3温度升高对电线电缆输电效率和性能的影响

随着导体材料受热,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会导致自由电子与原子碰撞的频率增加,使得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变短,电子受到的阻力增大,从而增加了电子的电阻。这是因为电子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才能在导体中完成移动,从而导致导体整体的电阻增加。导体受热后,电子也会因为导体原子的热运动变得更加活跃,从而增加了其散射方向和强度,导致电子在导体中的移动路径更加复杂。这种复杂的移动路径会增加电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散射,从而增加了导体的电阻。导体材料的温度升高也会引起晶格结构的变化,增加了晶格缺陷和畸变,导致电子在导体中的运动受到更多的干扰,电阻也随之增加。

3受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测量与处理

3.1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

四线法是种精确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它利用两对线分别为电流传输和电压测量,通过消除导线内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准确地测量电线电缆导体的电阻值。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对电阻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实验室研究和精密仪器生产等。二线法是种简单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测试电路中的电压源接通,流过被测导体的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值。虽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测量中会受到连接电阻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相对不够准确。万用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阻测量工具。通过选择相应的电阻测量档位,将测量引线连接到被测导体的两端,万用表会显示出该导体的电阻值。万用表测量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常规的电阻检测和故障排除。针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经受热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在测量完电阻值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2受热情况下电阻测量的注意事项

受热状态下导体的热膨胀效应需要考虑。热膨胀会使导体材料的长度和截面积发生变化,影响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在测量前需要等待导体冷却至室温,并在测量中尽量避免外力作用导致形变,以获得准确的电阻值。要重视连接电阻的影响,连接电阻可能对实际测量值产生干扰,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将连接电阻的影响降至最低。特别是在低电阻测量时(如几欧姆以下),连接电阻对结果的影响更加显著,需要特别注意。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测量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整电路使用条件、更换损坏导体或改进绝热措施等处理措施。

3.3应对导体受热造成的电阻变化的方法

导体在受热后,需要通过电阻测量方法,准确地测量受热后导体的电阻值。通过持续监测电阻值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导体受热造成的电阻变化,并评估其影响程度。在面临导体受热造成的电阻增加时,可以通过降低负载来减少通过导体的电流,从而减小热损耗和温升,缓解导体受热对电路的影响。加强导体的绝缘散热工作,保证导体内部的温度不过高,避免长时间高温下导体材料的老化、软化或热膨胀等问题,进而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积极寻找导体中受热导致的损伤,如导线断裂、接头氧化等问题,并进行及时修复和更换,以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使用。对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电线电缆,可以考虑改善散热条件,例如增加散热器、增设通风设备等,以有效降低导体温度,减小电阻的影响。对于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电线电缆导体,考虑进行热机械处理,提高其抗热稳定性,减缓导体受热造成的电阻变化。

结束语

通过对受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影响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了导体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电线电缆在高温环境下的导体电阻增加现象。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对电线电缆特性的认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曹卫卫.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过程中的问题与处理对策[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2,(01):150-151.

[2]田战玲.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要点及影响因素[J].价值工程,2020,39(10):270-271.

[3]蒋雪花.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检测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9,(35):136-137.

[4]曹永强.电线电缆产品的导体直流电阻检测方法研究[C]//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事故预防与灾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大安全工器具检测中心;,2019:5.

[5]初庆林,龙芹,李勇.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J].电工技术,2019,(2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