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杨格强 肖潇 王晟宇 董玉红

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目的: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反应。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共60例,因给予的治疗方式不同因此需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剩余30例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视力矫正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前房深度比对照组深,最佳视力矫正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运用超声乳化术的方式医治[1]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视力水平[2]以及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3]率,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高度近视;白内障

高度近视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是由于遗传、外伤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所致,会影响患者晶体的正常代谢状态,严重者还会出现失明等现象[1]。高度近视会出现眼轴变长以及网膜萎缩等状况,进一步增加了高度近视白内障的医治[4]难度。对于上述患者临床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医治[5],常用的方法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其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并且在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2]。对此可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医治[6],此方法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术后对于视力的恢复效果好,并且效果显著,目前已被应用在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患者中,本文分析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0例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7]在我院确诊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时间:[8]随后将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均30例,对照组:男性为20例,女性为10例,抽取年龄在31至74岁之间,平均(58.22±3.04)岁,患病时间为1至8年,平均(2.64±0.15)年;观察组: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抽取年龄在32至75岁之间,平均(58.17±0.12)岁,患病时间为1至9年,平均(2.69±0.12)年,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显示P>0.05,组间无差异。纳入标准:确诊为白内障患者;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排除标准:眼部损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伴随高血压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角膜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和心电图。待情况稳定后再进行麻醉,在术眼巩膜隧道的4厘米处进行切口,再进行晶体前囊膜环形撕囊,待晶体取出后,再使用双枪管吸出剩余的皮质,随后将人工晶体放置在囊袋中,此过程结束后不进行缝合,当晶体处于完整的状态下,再用结膜电凝对切口处进行粘合。

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术治疗,为患者进行手术时需采用眼力健小百星超声乳化机器来进行,在透明角膜的3毫米处进行切口,同时调整机器的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6毫升左右,能量则在30.00%左右,控制阻塞复杂为400mmHg,随后进行环形撕囊,小块吸取体内的晶体核超声乳化,采用I/A来吸取皮质,将人工晶体放置在囊袋中,如切口处出现水肿的情况,不宜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和最佳视力矫正进行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角膜水肿、瞳孔轻微上移以及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检验用t,计数资料用%,检验用X2,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0.05,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和最佳视力矫正对比

观察组的前房深度更深,最佳视力矫正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后显示组间有差异,P<0.05,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和最佳视力矫正

分组

例数

前房深度(mm)

最佳视力矫正

观察组

30

3.80±0.10

0.40±0.10

对照组

30

2.60±0.20

0.20±0.10

t

29.3938

7.7459

P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组间有差异,见表2。

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角膜水肿

瞳孔轻微上移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0

1

2

1

4(13.33)

对照组

30

2

5

5

12(40.00)

X2

5.4545

P

0.0195

3 讨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通常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眼部缺乏营养所致,主要表现为眼轴变长、悬韧带下降等,会使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部分高度近视患者通常会出现脉络膜视网膜退化的现象,容易出现巩膜葡萄肿以及视网膜样变[9]的情况,对视力的影响较大,因此需采用治疗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病情[3]。相比传统手术方式,超声乳化术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此方法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并且在进行

[10]角膜或[11]切口时[12],可进行[13]连续的环形撕囊,以水化的方式分离晶状体囊后,在使用高频振动超声探头破坏体内的晶核,随后再将乳化后的晶体吸出,放置人工晶体,此过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减低角膜的损伤概率[14],增加治愈效果[4]。除此之外,在手术结束后为了防止患者眼部出现水肿等情况,需给予眼药水进行辅助,提升预后的医治[15]效果,因此该方法常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中,并且效果显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前房深度为(3.80±0.10)mm、最佳视力矫正为(0.40±0.10),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后显示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好,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可改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浩琦,朱珂珂.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愈合及视力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4):115-117.

[2]梁雪梅,李莉.近视人群黄斑微血管改变及白内障手术对其微血管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1):1832-1835.

[3]文雯,李美,宾仲春等.不同切口下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8):28-30.

[4]王立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05):107-109.


[1]治疗

[2]删掉

[3]删掉

[4]治疗

[5]治疗

[6]治疗

[7]添加

[8]删除

[9]变性

[10]行透明

[11]删除

[12]删除

[13]同时行

[14]删除

[15]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