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营养袋育苗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油松营养袋育苗技术探讨

李林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国有古城林场  726100

摘要:油松是北方地区重要树种,在造林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能够很好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并且经济价值突出。为提高油松种植培育效果,可以通过营养袋方式育苗。本文主要对油松营养袋育苗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营养袋育苗方式比较高效,苗木会获得良好生长发育效果,一般3-6个月就可以出圃造林。同时,营养袋育苗技术比较灵活,可以很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在春季、夏季、秋季都可以培育。为此在油松育苗中就可以使用营养袋。

一、油松营养袋育苗要点

1、科学选择苗圃地

综合分析油松生长特点、习性,选择适合地圃地。油松喜欢光照、幼苗喜侧阴,需要圃地有足够的光照,并保证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同时土壤应为弱酸性,苗圃地需要有充足水资源,以便为油松幼苗生长提供支持。

2、整地施肥

土壤深耕应按照30-40cm的深度进行,翻耕之前要施加堆肥或者有机肥,将其作为底肥,具体数量为每亩地2m3-3m3,并搭配使用15kg 过磷酸钙或其它对土壤肥力改善有益处的肥料[1]

3、合理处理种子

提前对种子进行浸泡,用45℃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待温度自然冷却后将种子中杂物去除,然后再使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min,最后放到塑料袋中催芽24小时,温度控制在0-5℃。为提高种子质量,播种之前通过ABT3号生根粉溶液对种子浸泡2小时,并将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处理掉。

4、做床

在土壤上均匀铺撒沙土、锯末,以使土壤更加透气。油松苗木生长所需范围大约为6×12cm或8×15cm,按照这一标准对苗床进行整理,保证畦长10-15m、宽1-1.2m、高15-20cm[2]。同时在畦两边留有3-5cm放置营养袋。分析油松苗木的具体营养需要,合理搭配营养土,将黑土、火烧土和过磷酸钙按照25:24:1的比例均匀。移芽前5天就要准备好营养土,营养袋是使用0.04-0.05mm厚度的塑料袋膜制作的,直径为7cm左右,高度在12-15cm左右。为防止营养袋中有大量积水导致苗木根部腐烂,可以在距离袋底2-6cm处打孔,保证袋内多余水分顺利排出。装营养袋时需做好压实工作,将袋中空气全部挤出,放置在畦面。

5、芽苗培育

苗床成型之后,利用0.02%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将1-2cm厚的细沙铺在容器上。对种子喷水,让种子与沙面贴紧,适量洒水,以使种子、苗床均一直始终保持湿润。

6、移栽

    这一环节中,芽苗放在清水中,营养袋打孔,调整芽苗生长姿态并放到孔中,做好埋土工作,按照原有土壤痕迹放置。轻压以提高土壤密实性,但不能太紧密,防止芽苗生长受到影响。若芽苗生长状态不佳,移栽之后应做好遮阳工作。

二、合理开展苗间管理

1、前期管理

    分阶段开展喷淋工作,移栽后喷0.2%多菌灵溶液,然后每隔2天喷一次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有效预防病菌给幼苗生长带来的危害。移栽后前5天,每天早晚喷1次清水,后续5-7天左右喷1次水。

2、间苗除草

    由于营养袋中有充足的营养,因此很容易产生杂草,要马上拔除,防止杂草干扰幼苗生长。除草时要小心,避免伤害到苗木。有些区域苗木太过茂盛,但营养不足,会使得苗木无法健康生长,因此要做好间苗工作。

3、施肥

    幼苗脱壳之后,使用0.1%尿素水溶液喷施,然后用清水对苗木进行清洗,防止尿素一直附着在苗木上,发生灼伤危害。苗木脱壳7-14天,追加适量钾肥、磷肥。每10天追肥1次,按照具体苗木生长情况明确停止追肥时间。通常在根系突破营养袋时不再追肥。

4、炼苗

    待幼苗生长1个月左右炼苗,一般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天气温度不能太高。将遮阳网去掉,逐步使苗木适应外部环境。

三、油松苗木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油松幼苗容易出现立枯病、针锈病等。这是因为油松生长环境不佳,增加染病可能性,如排水不畅、土壤黏度大或是种植过程中根部被病原感染,导致病害出现。对于立枯病,可利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以达到预防目的。在刚发病时,使用50g左右2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融合50kg水进行喷洒[3],隔7天后再喷洒1次,连续2-3次。对于针锈病,在每年3月-4月利用100倍液40% 代森钱水剂喷洒树冠,最好使整个树冠达到滴水状态,以达到良好防控效果。病害发生后,利用1000-1500倍液斑腐清喷洒。

2 虫害

    对于油松幼苗而言,常见虫害有松毛虫、松大蚜等。对于松毛虫,可以用塑料条缠绕苗干,阻断毛虫爬行道路,防止幼虫上树。对于局部位置有少量松毛虫的情况,可以通过修剪枝干、集中焚烧等方法处理。如果油松苗木出现大范围毛虫,可选择50%杀螟松乳油、微生物农药青虫菌六号液剂等进行喷施。此外,还应做好虫害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虫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将虫害控制到最小范围,降低虫害给油松幼苗生长带来的危害。对于松大蚜,繁殖和保护瓢虫,利用天敌优势消灭松大蚜。此外,还可以使用10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000 倍液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油松培育过程中,营养袋育苗优势明显,能够保证幼苗健康生长,同时生长量大、造林成活率也比较高,通常不需要补植,造林成本少。因此营养袋育苗技术在油松幼苗培育中有广泛应用,满足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造林需求。

参考文献:

[1]库平.山西北部樟子松、油松营养袋(钵)苗造林技术运用[J].河北农机,2023(5):85-87.

[2]张宏.油松育苗造林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5):0110-0112.

[3]郭琦.油松营养杯种子育苗技术及管理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3(6):017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