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

马春娣

372425197209162067齐河县表白寺镇人民政府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下文将对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艺技术;有效应用

1 农艺技术概念

农艺技术主要指的是农业运作过程以及相应的运作手段,它涉及到农作物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植制度等农业技艺,这些技艺涵盖了农作物的生理、科研、生产等各个方面。农艺技术通常包含一直传承下来的操作经验,这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有明确的操作要求,但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农民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与农机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和先进农艺技术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与绿色农业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农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先进化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农艺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它结合了传统的农业经验和现代的科技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 高效农艺技术在粮食作物产量提升中的重要性

增加粮食作物产量一直是农业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效农艺技术的应用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本节深入探讨了高效农艺技术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方面的重要性,强调了它们在满足粮食需求、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全球粮食需求随着人口增长而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农业面临气候变化、土地有限性、水资源短缺等多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成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减轻饥饿问题的迫切任务。高效农艺技术包括一系列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和技术,旨在提高作物产量、优化资源利用以及减少环境影响。这些技术涵盖了种植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资源管理和品种改良等方面。高效农艺技术的核心理念是最大化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资源管理是高效农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合理的土壤测试和施肥计划,农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肥料,减少浪费并提高养分利用率。

3 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

3.1 在农业种植密度中的应用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取最大化的农作物生产量是当前农业生产当中主要研究的核心命题,通过对此进行深度分析,实现在农业种植密度当中有效应用农艺技术,根据实际种植条件和种植需求合理调整种植间隙,保障土壤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生长营养的同时,实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农作物产量目标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实现。如果种植密度过小,会导致农作物植株之间相互争夺营养,造成农作物弱苗,而且还会影响通风效果,导致易于产生病虫害现象。而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会使阳光直射地面,造成土壤资源浪费,导致农作物减产。所以需要通过农艺技术合理控制农业种植密度。首先,需要应用农业技术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肥水条件、种植品种等相关因素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就以气候为例,气候与温度和降水有关,无霜期长,降雨多的地区土壤肥沃,单株生产潜力较大,如果农作物植株较小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适当的紧密一些,如果植株相对较为高大,在种植的过程当中就需要适当的稀疏一些,保障植物能够在种植密度下得以生长。

3.2 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危害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是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的农业灾害。病虫害具有发病快、时间长、扩散容易、种类多的特点,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一些严重的病虫害可造成大量作物死亡,影响农业收成、农民收入甚至国家粮食安全。常见的病虫害有青枯病、蝗虫、玉米螟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艺技术的应用应结合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与传统的防治手段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病虫害。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化学药物(杀虫剂、农药)进行防治,将化学药物喷施在作物植株上杀死病菌和害虫。但长此以往,化学药物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环境,农药残留还会降低作物品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应合理利用农艺技术,通过不同方式防治病虫害,如生物天敌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一些国家已经成功研制了生物农药,这种农药能够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不损害作物生长环境,利用生物基因和生物天敌技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3 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包括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因素的监测,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农民做出科学的决策。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提供实时数据,帮助农民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措施。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找出农业生产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和可持续。

4 现代农艺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4.1 开展对农机农艺知识和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

区、乡以下的其他各级以上政府的农机化、种植业、科教行政及市场管理及相关服务部门单位也应给予及时和全力予以支持或配合,结合农村教学培训重点,关键农时,组织人员免费进行农业各类技术专项或技术知识培训辅导等学习活动,将农村田间教育课堂重心全部放在示范指导的田间,开展优质标准化示范田间培训教学。向指导全体农民机手技术员免费集中传授国内外最优适用,最先进的各类先进理论成果和新农艺技术。应做到真正系统地将一些新技术、经验、知识全面传授与推广给广大农民,让全国农业真正增产,农民自己也可获得持续增收。

4.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为了推动农艺技术的进步,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这包括增加研发投入,培育新一代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通过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技术,可以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使作物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压力。同时,研发适应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农艺技术,如智能农业系统、无人驾驶收割机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5 结束语

高效农艺技术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功。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环境压力和粮食短缺。有关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应在认识农艺技术应用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当地现状,合理分析农艺技术的应用措施,帮助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敏. 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 [J]. 种子科技, 2024, 42 (06): 155-157.

[2]靳月华,沈国胜. 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J]. 河北农机, 2023, (10): 127-129.

[3]潘玉忠,梁敏. 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 (08): 156-158. DOI:10.14031/j.cnki.njwx.2022.0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