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旌阳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浅析

四川星悦绿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步。德阳市旌阳区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结合旌阳区特点,将小流域分为预防保护区、综合治理区、生态修复区进行措施布设,取得了一些成就,2021年旌阳区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2022年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现阶段,在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为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做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旌阳区   生态清洁小流域    面源污染   治理模式

0引言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在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将保护水源、减少面源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等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旌阳区为德阳市主城区,地处成都断平原与龙泉山褶皱相交处,总面积为64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0万人。地貌类型分为平原区和丘陵区。2016年以来,旌阳区在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农村、城郊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2021年旌阳区槐香谷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2022年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为“十四五”末把旌阳区建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态田园旌阳起了重要作用,槐香谷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成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旌阳区水源保护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特点,本文将小流域划分为预防保护区、综合治理区及生态修复三个区,分别探讨各区治理措施。

1.1  预防保护区

预防保护区为小流域内人类活动和人为破坏较少,自然植被较好,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封育保护为主,捕以少量人工治理的区域。一般分布在小流域上游及两侧山体上部。

(1)封禁治理。对现有疏、幼、残林地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借助自然修复能力,辅以人工补植和抚育,促进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活动。

(2)低效林改造。在残林、疏林中进行补植,补植苗木按照选择的树种栽植,加快植被恢复。

1.2  综合治理区

综合治理区为小流域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主,同步推进面源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培育的区域。一般分布在小流域中下游及生产生活集中的区域。

(1)着重以综合治理为主,该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田间地头生产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主要治理措施为营造经果林,种草,修建坡改梯、生产道路、坡面水系工程,塘堰,保土耕作等。

(2)调整土壤及养殖环境。耕地和园地应综合配置面源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保土耕作措施、科学施肥技术、生态循环种养等。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推广使用有机肥,在粮食作物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缓释肥料,优化用肥结构,科学合理施肥。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积极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切实加强对土壤环境保护。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建设为重点,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指导和监督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收集、处理、贮存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推进沼气工程,建设有机肥中心。

(2)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村庄及城镇周边地区治理措施应包括垃圾收集处置与污水处理、卫生厕所建设、环境绿化美化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措施。深入开展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运管体系,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农户定点投放,合理规划设置收集点和收运车辆,新增分类垃圾箱、垃圾收集车、新改建垃圾收储池。

1.3  生态修复区

生态修复区为以沟(河)道和岸坡自然修复为主,同步推进生态岸线、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的保护修复和水系连通,有效修复沟(河)道水生态的区域。一般分布在沟(河)道及其两侧、湖库、塘堰周边人类活动影响较为频繁的区域。

(1)生态护坡

选择在沟(河)道缓坡地带种植灌木、草皮和地被植物,可以起固水土、护驳岸的作用,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缓冲区,当水流经过时,在灌木、草皮和地被植物的阻滞下,减缓了水流流速,削弱了冲刷力,缓坡地带的土壤流失大大减少。生态缓冲区既提高岸坡稳定,还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河道生态系统。

(2)水质净化措施

根据沟(河)道所在区域的水质及污染源情况,选择水生植物或工程水质净化措施,保证工程河段及下游断面水质。应用水生植物需控制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工程措施截污措施有河道整治、清淤等措施。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生态清洁小流域投资不足、渠道单一。为此,可创新投资体制,科学推进PPP模式。应引导社会资本的多样化,使社会资本进入到生态清洁小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过公私合作形式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生态清洁小流域基础设施。

(2)流域生态指标量化监测不足。应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自然生态等要素。及时掌握生态清洁小流域在蓄水保土、水质净化、土壤肥力等方面建设前后的对比情况。

(3)治理缺乏综合性、重建设、轻管护,工程后续管理和维修工作滞后。建议为了使治理措施的经营管理落到实处,保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良好运行、效益的发挥,在集体土地上实施的治理措施,其经营管理权可以承包给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农户,其收益归集体组织和承包方,切实体现水土保持工程的惠民功能和保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项目综合治理成果的管护,根据确定的产权,原则上项目村负责管理,或由承包农户管理。项目村负责管理的,要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责任书。

结语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步。槐香谷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主要围绕水源改善为主线,以山区林地疏林补植、河道坡面植物措施处理,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保水固土的目的,同时配以截排水沟、沉砂凼等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减少坡面水土流失。结合郊区娱乐开发,槐香谷小流域在改善生活环境、打造精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要求上加以考虑,通过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提升旅游区形象和档次。槐香谷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小流域治理区经济效益全面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槐香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成果,积极探索适合旌阳区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建设美丽旌阳做出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祁生林,韩富贵,杨军,等.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3).

[2]朱铭捷,化相国,焦一之,等.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深化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1(11).

[3]王星.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2(2).

[4]杨进怀,常国梁.北京城乡接合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J].中国水利,2017(2)

[5]程焕玲郝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7(1).

[6] 王晶,于杰,赵方莹,张灵贵等.北京市山区河道生态治理措施体系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2018(1).

[7] 任三强.石泉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发展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