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

王富城

遵义医科大学

摘  要

目的 探究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方法 本文以傲体汇俱乐部男子篮球运动员20人为研究对象,将20名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n=10和功能性训练组n=10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在研究中使用FMS中的——YBT平衡测试,评估个体的运动表现水平,并预测其的运动损伤风险。;对运动员训练的前后进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Cumberland Ankle Instability ToolCAIT进行评估。结果 20名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经过12周不同形式的训练后,两组的Y平衡测试及CAIT评分均高于训练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训练组的Y平衡测试及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训练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踝关节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踝关节稳定性

关键词:踝关节功能性训练;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损伤


前  言

踝关节是机体承重的重要关节,踝关节功能包含的稳定性是造成踝关节扭伤的重要因素之一[1]。踝关节损伤会直接导致运动员出现疼痛感以及不稳定感,从而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影响技能的发挥[2]

稳定性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训练形式,应用于大部分的运动康复领域。在稳定性训练过程中,人体的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将接收到的信号传入神经中枢,中枢兴奋后,将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传导致各肌肉收缩,维持身体动作和平衡[3]

本研究通过对控制踝关节活动的主要肌肉力量,关节的本体感觉和平衡控制能力进行赤足功能性训练,探索赤足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

借助中文CNKI数据图书馆、万方资源、等资源,通过“踝关节功能性训练”、 “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损伤”等关键词进行国内相关文献检索;借助Pubmed等英文数据库“youth basketball players”ankle injury“ankle strength training”等为关键词进行国外相关文献检索。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记录整理涉及踝关节训练的方法和内容

1.2问卷调查法

鉴于研究的需要,本文特地为教练员运动员制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教练员问卷共发放一份,回收一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教练员问卷(附录1)主要以更好的了解俱乐部篮球队踝关节损伤的相关问题运动员问卷(附录2)主要以了解篮球队运动员的情况为主要内容。运动员问卷共发放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3实验法

1.3.1实验内容

将傲体汇俱乐部20名存在不同程度足踝关节损伤的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n=10)和功能性训练组(n=10)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常规训练组保持原有的训练模式,功能性训练组采用踝关节功能性训练,3040min/4/12周。对20名篮球运动员分别在常规训练和功能性训练进行12周后进行对比,看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常规训练组平均年龄(17.2±2.09),功能性训练组平均年龄为(18.1±1.52),在两组的年龄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3.2训练内容

常规训练组篮球运动员进行日常训练,如慢跑训练、折返跑、波比跳等常规训练方式,不对踝关节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组进行踝关节稳定性训练的内容分别从平衡、灵敏、力量、爆发力等方向出发,以12分为三个周期训练进行一套踝关节功能性训练计划。

1.3.3评价方法

选取了两个功能性训练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作为本次实验的评价标准,分别为: Y-平衡测试及CAIT评分量表。

Y-平衡测试方法(如图一所示):

1).记录受试者的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到同侧内踝中点的距离);

2). 对受试者进行YBT指导,熟悉测试流程,在进行6次测试练习,受试者单脚站在测试平台上,拇趾对准测试平台上的红色起始线,双手叉腰,另一只脚尽可能地向前方、后内侧、后外侧推动测试板.然后需要回到起始线上,保证身体平衡稳定后,再重复3次,并且记录3次的测试结果,分别记录不同方向推动测试板的最远距离(精确到0.5 cm).

3).注意事项

1)在测试时,支撑脚的足跟不能抬起或移动;

2)受试者测试脚在向各个方向进行测试时不能以测试板或测试杆作为支撑,也不能接触地面;

3) 移动脚在推动过程中应与测试板始终贴合,不能依靠惯性

4)测试完成后记录所有成绩,再根据公式计算测试者Y平衡测试的综合值。

1.4数理统计

研究所记录的相关数据,应用EXCEL软件录入并汇总,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常规训练组与功能性训练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而在同一组之间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检验标准。

2结果分析

2.2Y平衡测试评分对比

功能性训练组左脚向前的距离均值、后外侧的距离均值也有明显的增加,后内侧的距离均值明显提高。对于左腿支撑时,功能性训练组也表现出相似的提升趋势。功能性训练组的YBT综合评分与常规训练组相比,功能性训练组在Y平衡测试中展现了显著的提升,不仅是A、PL和PM方向上的距离均值,还包括Y平衡测试综合评分。 在向前、后内侧、后外侧这三个方向的测试成绩以及综合评分上,功能性训练组与常规训练组在测试前后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

2.2CAIT评分对比

训练前后常规训练CAIT评分比较的t值为-6.862,P值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功能性训练组训练前后CAIT评分比较的t值为-10.421,p值为0.000<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训练前两组CAIT评分比较t值为0.564,p值为0.57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平衡功能比较t值为-5.699,p值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整体看,功能性训练组的Y-平衡测试在通过功能性训练后具有明显的变化,而常规训练训练前后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常规训练左脚支撑右脚向前的前伸(A)动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在功能性训练12周后,功能性训练Y-平衡测试的综合评分以及在向前、后外侧、后内侧三个方向上的成绩均呈现出显著性的提升(P<0.05)

CAIT进行评分对比中,可以看出常规训练组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训练后踝关节仍存在大概率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在功能性训练组前后对比来看,具有明显的提高,但评分仍有个别低于27分,可能还存在踝关节不稳定的概率,是否由于训练强度的不足还是训练周期够短导致。

4结论

俱乐部篮球运动员经过12周不同形式的功能性训练后,在表现踝关节稳定性的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控制等方面,踝关节功能性训练效果均优于常规训练踝关节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其踝关节稳定性。

1


参 考 文 献

[1]彭琳晶,王心桐,干耀恺,李翊铭,孔康麟,姚怡飞.距腓前韧带影响踝关节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23,38(04):736-741.

[2]刘海霄.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问题的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36):1-4.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3.36.001.

[3]赵天成. 稳定性训练对于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康复效果研究[D]. 导师:李实. 天津体育学院, 20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