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路桥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路桥设计分析

李池

中鼎华创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市政路桥的设计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这一创新性的策略,能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与改造。海绵城市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将其应用于市政路桥设计中,不仅能够提高路桥的服务水平,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城市的水资源配置现状。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路桥设计,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路桥;设计要点

引言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已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范围的降水事件不仅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还造成了居民伤亡等社会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忧虑。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为城市水管理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这一理念借鉴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意图将城市塑造成一个像海绵一样的系统,从而增强城市在面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的“弹性”。

1.市政路桥中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要素

1.1海绵城市作用原理

海绵城市,这一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以灵活应对环境变化为核心,尤其关注雨水对城市环境的潜在影响。它的核心目标是强化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及净水能力,从而在减轻城市内涝压力的同时,最大化地利用城市水资源。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从城市的基础设施入手,确保在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与改造。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需更加注重绿化布局,通过巧妙种植鸢尾、干屈菜等水生植物,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增强了地表的吸水能力。同时,对排水系统的优化也至关重要,设置合理的溢水口,确保在极端天气下能够及时排水,防止城市内涝。然而,仅仅依靠地表的改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土壤层下部设置透水土工布,以增强土壤的渗水性能。在碎石灌砂层,透水管与雨水管的布局与规划同样关键,它们需要与市政管网实现有效连接,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入管网,避免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过大的压力。

1.2路桥设计方式的改进

在市政路桥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成为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路桥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提升城市蓄水、排水等方面的要求。这意味着,传统的集中排水模式将逐渐被分散吸水的模式所取代,以有效增强市政路桥的滞水和蓄水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应以加强地面污染源控制和削减地表径流为主要目标,制定市政路桥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可以确保路桥结构在应对雨水冲击时具有更强的吸收和储存能力,从而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1.3提升城市绿地空间对雨水的吸收和滞留能力

在城市绿地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市政路桥工程的设计应更加注重生态与功能的融合。在路桥设计之初,就必须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确保它们能够和谐地融入整个工程之中。特别是在绿化隔离带的设计上,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生物滞留地和下沉式绿地等绿色设施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生态效益,还能有效地缓解雨水排放问题。此外,通过设置开孔侧石等装置,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引导路面雨水的流向,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能够提升路桥的景观效果,更能在雨水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路桥中的设计要点

2.1市政路桥的总体规划

市政路桥,作为城市建设的动脉,其规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我们需重新审视市政路桥的排水系统设计,以确保其融入城市的水循环体系。传统路桥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了避开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我们需要在路桥的总体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布局与建设路线。这不仅仅是对路桥功能的完善,更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此外,市政路桥建设的天然绿化带和人行道等优势,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海绵功能的可能。通过巧妙的设计,我们可以使路桥在承担交通功能的同时,也具备吸收、储存、净化雨水的能力。

2.2市政路桥路面施工设计

在市政路桥的路面施工设计中,一个常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便是行车道的倾斜角度。通常,为了有效排水,这一角度被严格控制在2%以内。这意味着,在雨水降临时,它们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向预设的排水口,从而满足路桥的排水需求。而当我们进一步关注路桥的绿化带设计时,会发现其与行车道之间的高度差异同样承载着重要的排水功能。为了确保路桥积水能够顺利排放,绿化带通常会被设计得略高于行车道。这样一来,雨水便能顺着路面的坡度,轻松流入到低洼处的水沟中。然而,排水并非仅仅是将雨水排出那么简单。在绿化带下方设置的排水管,除了起到排放作用外,还承载着更为复杂的使命。这些管道不仅是雨水流动的通道,更是土壤湿度调节的关键。雨水通过排水管渗入土壤,提升了土壤的湿度,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当土壤湿度达到饱和时,多余的径流雨水便会通过排水管排出,避免了积水问题的发生。

2.3市政路桥结构层次施工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市政路桥的结构层次施工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其中,积水排放成为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确保路桥表面的积水得以有效排放,设计者们巧妙地运用了两种形式。一方面,利用路桥间的微小间隙,使积水能够自然流淌,避免了积水滞留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积水渗透到基质层后,通过排水盲管的强大推动力,将积水迅速排出,从而保证了路桥的通行安全。而在城市的人行道上,预支混凝土和花岗岩等建材被广泛采用。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更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而备受青睐。预支混凝土和花岗岩能够有效地散发城市地表的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它们的透水性也相当出色,能够迅速吸收和渗透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有利于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

2.4路桥排水系统施工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市政路桥的排水系统亟需进行一场深刻的革新。为了实现排水建设的崭新目标,我们需要在施工设计阶段便精心谋划,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绿化带的设计在这场革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确保雨水能够自然流入并得到有效利用,绿化带的施工设计必须尽可能低于周边地面。这样一来,路面积水在经过绿化带的初步吸收后,剩余的雨水便能顺利流入雨水排水口,从而实现雨水的有序排放。然而,仅仅依靠绿化带和雨水排水口是远远不够的。排水沟的设计同样需要细致入微。在生态环保理念的指引下,排水沟的施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使之既能够高效排水,又能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同时,排水沟的结构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对水源的循环利用需求,为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随着城市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市政路桥系统的施工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满足城市对环保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优化现有的路桥施工设计方案。特别是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引下,市政路桥的建设更是需要与时俱进,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邱学敏.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路桥设计的路径[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0):57-59.

[2]林朝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路桥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23

,(04):126-127+132.

[3]黎婧.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路桥设计中的渗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2):46-48.

[4]张绪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路桥设计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09):58-60.

[5]管文中.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路桥设计中的渗透[J].中华建设,20

22,(0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