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费用与工资支付的税收筹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社保费用与工资支付的税收筹划

刘灿灿

 徐矿集团人才培训中心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在现代经济体系当中,无论是对于企业而言,还是对于个人而言,税收筹划都非常重要。社保费用和工资支付是企业和员工之间最为密切的财务关系,而针对这方面的税收筹划不仅和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还和员工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从企业角度来说,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帮助其缩减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从员工角度来说,有效的税收筹划可以让其获得更多流动资金。基于此,本文对社保费用和工资支付的税收筹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税收筹划策略,旨在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并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社保费用;工资支付;税收筹划

引言

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社保费用和工资支付至关重要,但即便是社保费用还有工资支付也需进行税收筹划,但如何才能在不违法法律法规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降低企业税费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针对社保费用和工资支付税收筹划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其他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参考。

一、社保费用税收筹划策略

(一)了解并合理运用社保政策

社保政策是企业缴纳社保费用的主要依据,其包括缴费比例、基数调整、优惠政策等多个方面,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参考。因此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这些政策内容,以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降低社保费用支出。社保缴费比例是税收筹划基础,对其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企业需要关注不同险种的缴费比例规定,估计可能出现的调整趋势,并对未来社保费用支出情况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预算和财务计划。再者应用优惠政策也是降低社保费用的重要途径。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为了提升员工福利往往会出台一些社保相关优惠政策。对于这些政策,企业一定要注意关注,并及时了解政策变化情况,如果企业情况符合政策要求,就要及时运用这些优惠政策,以便减轻社保费用缴纳金额。

(二)合规调整社保基数

企业应根据员工实际工资水平在不违法相关规定的同时适当调整社保基数,这是降低社保费用的一种有效手段。社保基数的调整不仅关系到企业财务支出,更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在进行调整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资情况,确保基数的设定既符合政策规定,又能体现公平与合理。对于企业而言,过高的社保基数会导致其负担加重,从而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而过低的基数则会影响到员工利益,使得其未来养老、医疗等保障受到影响[2]。基于此,企业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结合员工实际工资水平,谨慎的确定社保基数,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基数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企业还应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社保问题。通过和他们的有效沟通,企业可以了解他们对社保的认识,可以明了他们的社保期望,从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和员工一起讨论社保费用优化方案,寻找共赢的方法,共同维护社保公平性和员工切身利益。

(三)调整薪资结构

薪资结构调整也是合法降低社保费用是一个有效策略,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应对现有薪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各项福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司财务情况、市场薪酬水平和员工实际需求,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薪资结构调整方案。其次,企业可以优化薪资结构,例如,将职工薪酬的一部分转化为福利费,如,增加医保、增加企业年金等,而这些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不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这样就可以适当缩减社保费用,另一方面还能让员工对企业更加认可,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更加认真的工作[3]。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调整薪资结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操作的合法、合规性,如果做出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会让企业面临法律风险,还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工资支付税收筹划策略

(一)个人所得税筹划

对于工资支付税收筹划而言,个人所得税筹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而且其还能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同时降低纳税人的需要缴纳的税费,使得其可支配收入获得增长。具体筹划方法包括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煤炭企业为例,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该行业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还有年终奖个税单独计税优惠政策等。对于这些行业的员工而言,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运用,以便降低自己需要缴纳的税费[1]。再者企业还可通过福利化筹划来减少员工个人所得税缴纳。简单来说就是将现金性工资转为福利形式提供,如,补充医疗保险、补充退休养老保险、增加企业年金等。因为这些福利收入并不会纳入个人所得税计税基数当中,所以员工的税收压力就会有所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福利化筹划税务部门有着严格监管,如果企业的做法和相关规定不符,就可能会被当做逃税处理。另外,企业员工还可对公积金进行巧妙利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不纳入税收范围,这些资金需要税前扣除的,因此员工可以通过提高公积金缴存额的方式来降低应纳税额。

(二)工资分摊

工资支付其实就是企业因为员工任职或受雇而给他们发放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等。员工的工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越高需要加纳的税负也会越多。依据税法规定,一些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缴纳可以按年计算,或是分月预缴,如,运输业、采掘业等,这些行业就可以通过工资分摊的方式来进行税收筹划,降低个人税税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行业的工资波动比较大,对于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而言,也可以通过每月收入平均分摊来降低税款,从而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例如,小王是一名职员,他每个月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提成组成,所以他的月工资并不固定,如,2020年小王每个月的工资数额分别是3500元、2000元、3500元、1100元、4000元、1900元、1800元、3200元、2800元、1200元、4500元和6300元,如果不进行工资分摊他需要缴纳1730元的税额,如果他能够和公司沟通根据估算的月平均工资数额给他发放月工资,并在年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发放其余额度。按照每月给其发放2700元的工资标准计算,年底需要给其发放6100元,那么他需要缴纳的税额就是1485元,这就实现了减少税款缴纳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需要纳税人到税务机关进行申请,并不是自己随意就可实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保费用和工资都和企业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确保员工可以平稳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吸引员工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这两者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这两者也需要缴纳相应的税费,也需要进行税收筹划,以便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员工税费负担,节省企业财政资源和成本支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连诗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J].纳税,2023,17(24):22-24.

[2]杨明辉.社会保险缴费压力与企业税收规避的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2.

[3]丰艺僖.“社保转税”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