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对基层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干预和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运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对基层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干预和影响

王萍  张煌燕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835000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对基层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干预和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历史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2021年1—12月全院留置导尿管的7102例(对照组),总导尿管留置天数为28109;2022年1—12月全院留置导尿管的8485例(干预组),总导尿管留置天数为33940,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CAUTI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技术及治疗手段,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CAUTI)是留置导尿管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运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方式可指引目标方向和降低基层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基层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据有关研究显示,CAUTI占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30%-40%,且70%-80%的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有关[1]。但在基层医院中,临床护士对CAUTI的防控措施依然存在认知不足及依从性较低[2],未能对留置导尿管进行早期拔管评估等现状,造成CAUTI发生率持续升高,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国家护理数据平台获取数据,利用数据监测指标作为指标改善指引,我科研究团队在查阅有关文献[4-8]和书籍[9]、咨询相关专家(包括医院感染科医生、护理部)等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在现有CAUTI防控措施基础上,制订《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单》[10],在全院护理单元推广应用,并进行精准化CAUTI质量改进,降低CAUTI发病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全院护理单元住院患者中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并参考国家护理数据平台获取数据,以2021年1—12月全院留置导尿管的7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总导尿管留置天数为28109;以2022年1—12月全院留置导尿管的8485例患者为干预组,总导尿管留置天数为33940。由于患者的所属科室类别对CAUTI有显著影响[3]。

1.2方法

采用历史前后对照的方法,对照组实施我院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单》[10]。并参考国家护理数据平台获取本院数据,掌握我院CAUTI发生率在我省及全国的分位数,从而确定改进目标值。

1.2.1对照组

2021年1—12月期间对全院护理单元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实施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包括安置及更换尿管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留置尿管期间,避免导尿管牵拉、扭曲、受压,引流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保持外阴及床单元清洁、每日尿道口护理;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普通尿袋每3日更换,抗逆流尿袋每7日更换;每周更换普通橡胶导尿管,每月更换硅胶导尿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多饮水,2000ml-3000ml/天等,并做好护理记录和交接班。

1.2.2干预组

2022年1—12月期间对全院护理单元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实施基于循证基础的《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方案及《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单》[10],实施过程如下。

1.2.2.1《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方案的落实

(1)人员培训:为落实本研究制定的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由护理部牵头发布具体培训计划,全院各管理部分协作开展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包括CAUTI的定义、CAUTI防控集束化护理措施循证依据、表单使用培训、更换尿袋流程、日常清洁操作流程、健康宣教途径等等,以及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利用护理晨会,每周2次进行培训,同时将相关理论内容及操作视频发布至微信群,做到全员覆盖。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理论考试总分100分,90分视为合格。操作考核采取逐级监考的模式(护士长考核N4级护士、N4级护士考核N0-N3级护士),确保人人掌握并考试合格[11]

(2)具体实施方法

根据本研究制定的《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设立查检表,查检表表主要内容包括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及各项具体措施。以及设立《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单》。每日晨接班后,责任护士对当日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对照《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单》进行评估,符合拔管指征的患者,由医生开出“拔除导尿管”的医嘱,责任护士具体落实拔管医嘱,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对经评估后,仍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责任护士按照《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集束化护理方案》,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由当日责任组长督导落实情况。按照国家护理敏感指标平台要求,全院各科室每日统计本科室留置导尿管患者情况,统计时间确定为夜班0:00,当班护士统计病区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人数、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天数、及其中确诊发生CAUTI的患者人数,每月由病区敏感指标专管员进行信息的统计和汇总并上报护理部。由研究团队对全院护理单元每月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分析。

(3)护理部、医院感染科定期督导检查:每个月由护理部三级、二级质控组及医院感染科随机抽取不同科室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查房督查,询问责任护士对导尿管的护理情况,到床边查看《留置导尿管必要性评估单》评估是否准确,各项护理措施是否落实,以及是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等;通过护理部三、二级质控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的督导检查,整体把握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确保方案的严格执行。

(3)数据收集:研究组负责人根据全院各科室每个月、每季度上报的数据,分别在2021年末和2022年末统计CAUTI发病例数、导尿管留置天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

1.3评价指标

1.3.1记录CAUTI发病例数、导尿管留置天数。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CAUTI发病率

对照国家敏感指标平台,2021年CAUTI为0.712‰,接近全国上四分位数。2022年CAUTI为0.354‰,居于全国中位数水平。干预组CAUTI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但P>0.05,见表5。

1CAUTI发病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CAUTI发病率

对照组

28109

20(0.712‰)

干预组

33940

12(0.354‰)

x2

0.7852

P

0.375

3.讨论

对照国家护理敏感指标平台数据,掌握本院护理质量的真实状态,并分析问题,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推动质量持续改进。“没有测量就没有改善”[9],只有通过科学且合适的测量,才能对护理质量做出直接且精确的评估。CAUTI是医院一种普遍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其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包括:未严格无菌操作、导尿物品、病人的身体状况、放置管道的时间等。此外,如果导尿管被长期放置,可能会使得膀胱的抗菌功能下降,无法精确和有效地控制细菌,这也是CAUTI的主要因素。此外,这项研究也适合作为对同等水平的医疗机构的纵向对照,以便对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治和质量管理进行评估。同时,降低CAUTI发生率,需要一个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推动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综上,运用国家护理敏感指标平台数据,对本院CAUTI发生率进行监测,可有效的降低基层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ClarkeK,CaseyL,ZanthiaW,etal.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sinAdults:Diagnosis,Treatment,andPrevention[J].JHospMed,2020.15(9):552-556.

[2]李蓉,官昕,谢金红,等留置尿管致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6):1463-1465.

[3]阮春红,石双姣,沈志莹等,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精准化管理方案对降低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中南大学学报,2023,48(9):1333-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