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杨晓飞1赵再龙2 陈浙3

                  大庆炼化公司储运部 

                    黑龙江大庆  163400

摘要:目前,由于炼油装置工艺限制及技术经济落后等的影响,我国炼油工业经一二次加工的油品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要求,对此,只能经油品调合来满足市场对油品质量要求,这对成品油市场发展极为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汽柴油;调和技术;应用现状

汽柴油调和技术是炼油行业中不可或缺技术,其发展能使油品满足市场与环境要求,适应国家相关标准,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较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汽柴油技术的改进能进一步挖掘经济效益,在不破坏生态及保护环境情况下有利于经济发展。

一、汽柴油调和基本原理

汽柴油调和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汽柴油比例来改善燃油燃烧特性,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及动力性能,从而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①改善燃油燃烧特性。通过调整汽柴油比例,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能更接近理想状态,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及动力性能。②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在改善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后,发动机能更有效地利用燃料,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从而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③调整混合比例。混合比例调整能根据发动机设计使用条件来实现最佳效果。不同发动机需不同混合比例,以实现最佳燃烧效果及性能。

二、炼油厂汽柴油调和目的

油品调和技术是一种实用的工艺,对炼油厂生产的油品进行深加工,以满足日益增长市场需求,在调整其成分比例后,生产出新油品。当前,炼油厂生产的汽柴油几乎都是经调和而成油品,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为:①根据使用需要,一些油品在使用时要求具有一定性质性能,为满足这些标准要求并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性,要对油品进行调和;②为提高油品质量,通过提高其质量与燃烧效率,其能满足更高标准消费者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不同油品有不同使用性能,通过调和技术,生产部门不同品种的油品可更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③在提高油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基础油应用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

三、油品调和原理

油品调和过程是将基础油组分间相互溶解以实现均质,向油品中添加添加剂也是组分间的溶解过程。溶解过程主要是扩散过程,有三种形式:分子、涡流和主体对流扩散。

  1、分子扩散。在汽柴油调和生产技术中,溶解过程是添加剂扩散过程。扩散形式有分子、涡流、主体对流扩散。分子扩散是由油品分子和其它添加剂分子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渗透与扩散运动。

2、涡流扩散。涡流扩散主要依赖于一定工具,在涡流局部进行,通过机械搅拌和泵循环,搅拌油产品,将搅拌动能传递到液体油品中,从而进一步加快液体分子运动速度,增加不同分子间渗透,大幅提高油品搅拌效率。

3、主体对流扩散。主体对流扩散的炼油调和是在一种大范围内对流扩散。一般来说,主体对流扩散在物料整个范围内进行,通过在混合液体内部制造强对流,加快石油液体在不同液体成分中的渗透。

四、汽柴油生产方法调和原料

先要去除原油中水和油等物质,然后人们可对其进行常压蒸馏操作,符合标准的汽柴油被分割为馏分,通常称为直流馏分,石脑油和常二线柴油属于直流馏分;然后将前一步骤生产的常压与减压重油为原料,通过使用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催化裂化和热裂化等进行二次加工,将高沸点馏分裂解成适合用作燃料的低分子烃,经分馏后,能使汽柴油焦化裂化、催化裂化和热裂化组分。若其中产生高辛烷值汽油,应使用烷基化及催化重整方法制造轻烷基化油与重整汽油组分;通过脱蜡、脱硫醇、加氢制精和电化学精制等方法,将上述两步中产生的馏分油及直流馏分油进一步从油中去除有害物质,以提高油品质量;最后基于不同汽柴油的不同要求,将生产的馏分油组分,根据每种油分要求用量,将其按预定比例调和,并添加添加剂,这将得到符合国家标准、客户要求和环境要求汽柴油。

从上述方法可看出,炼油厂也是先进性组分生产,然后将各种性组分调和,实现成品油制造。目前,我国制造汽柴油所用原料有凝析油、轻质石脑油、直馏汽油等,是调和汽油重要原料;C8-C15、重芳烃、200#以上溶剂油、焦化蜡油、蜡油、重柴油等是柴油常用调制原料。在实际操作中,上述原料一般经精制稳定、除臭、脱色处理后再加入添加剂,质检后,符合国家标准的即可出售。

五、国内外油品调和技术及相关工艺发展现状

当前,石油调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部门和渠道。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炼油厂就已开展油品调和生产与加工工艺的进行,通过科学计数和发展,石油调和技术不断优化升级,并迅速推广普及。我国许多石油公司都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线和加工线进行加工生产,特别是在自动调和技术的生产应用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进步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石油只能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出售,但价格低廉且不稳定,油品市场变动幅度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油品柴油调和技术的相关标准也在不断规范,相关程序也在不断科学化。

六、汽柴油生产技术调和成分

在目前汽柴油生产调和技术中,油品调和生产主要经原油的脱盐脱水处理。然后,通过蒸馏技术处理,有效去除原油中杂质,剩余油产品直接蒸馏,最后将将蒸馏后产生的重石油作为生产原料,通过加热裂解、催化裂解和延迟焦化进行加工。在石油加工中,重油被分解成低分子轻烃,其可直接用作能源油。若在石油生产加工中使用高辛烷值汽油,则采用催化重整技术和烷基化对成品油进行分离,以生产出高质量成品油,满足生产发展和市场需要。需注意的是,在石油生产加工中,由于生产要求不同和油品层次不同,要对原料油进行针对性加工处理,并通过调和比进行搅拌处理,以达到国家技术标准。

七、汽柴油调和技术方法

调合技术是用炼厂生产的一些国标或非标油品,油田生产中产生的轻烃(凝析油)及化工产品经精制装置精制处理后,辅以一些添加剂,调合成符合客户要求国标汽柴油,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节约石油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

1、管道调和。在汽柴油调和技术中,可使用手动调和,也称为半自动调和,这种调和技术只需将各部分石油分组,并根据不同比例添加剂添加调和比例。通过比例调和将液体涡流混合成极薄的薄片,并通过机器切割将液体切割成较薄薄皮。机器切割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加速分子扩散,进一步提高石油在调和中的搅拌效率。然后,根据机器切割的油品,将分罐装置沿管道或运装车直接装车运至各地使用。

2、罐式调和。在汽柴油调和技术中,罐式调和是指通过添加剂加入各种成分,然后使用一定量的输送泵直接输入或导入罐中,再经调和罐调和生产。在调和罐中经加快搅拌并均匀生产后,其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用油标准,然后分装输送至石油企业或消费者用油站点。罐式调和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搅拌效率,减少人力物力浪费,并且能灵活应用于各种调和设备上,有利于调和生产技术的进行。

八、汽柴油调和技术与应用的意义

汽柴油调和技术作为石油企业重要的油品生产加工技术,在我国工业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汽柴油调和技术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油品标准产品,对满足炼油厂的油品生产和提高石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各国汽柴油调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开发,加工技术的不断深化,应在探索汽柴油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基础上,做好保护环境、绿色生产准备。

参考文献:

[1]黄中伟.新型柴油调和组分生产技术和应用进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4,03(02):6-7.

[2]张富强.汽柴油调和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5,14(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