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预防

尹鹏   王可智

安徽省淮南市淮河能源集团朱集东煤矿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近些年来,煤矿工业飞速发展。在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矿井工人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很可能会受到资源开采时释放出来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干扰,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煤矿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应强调通过安全管理和通风控制,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维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通过探究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预防的措施,希望能够在文明开采资源的前提之下,促进煤炭工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预防

近些年来,煤炭工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促进了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煤矿生产作业效率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当前通风设备起到向井下输送氧气的任务,它也是维护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通过强化在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构建详细的管理制度,在安全管控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也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避免在资源开采中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一、矿井通风管理的意义分析

1.1可以为采矿人员提供必要的氧气

在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如果工人在缺少通风设备支持的前提之下进行相关操作,会面对极大的危险,很可能会导致休克、死亡等情况的出现。而且随着资源开采的深度增加,氧气通常也越来越少。一旦出现缺氧的情况,则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在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通过进行矿井通风管理,也可保证相关区域有充足的氧气含量,供工人所需[1]

1.2可改善井下空气质量

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矿区大气环境质量相对较差,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所以煤矿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将悬浮于空气中的煤尘颗粒排出,利用煤矿通风设备来提升井下环境中空气的流通性,从而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1.3实现对矿井的自动化管理

安全生产作业是进行煤矿资源开采和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未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很可能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近些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相关智能化技术在煤矿工程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构建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对煤矿资源生产和开采的水平,也更能实现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二、矿井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人为因素

在对煤矿资源展开开采和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如果出现了不安全的行为,或者在资源开采中未能注重对安全问题的分析,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很可能会加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再者,煤矿工人的通风安全观念也会影响到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若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控制意识不足,能力不够,在进行各项生产作业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在使用相关技术手段时不能达到要求。这些都会影响到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和通风事故的控制效果。

2.2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也是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煤矿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矿井机械设备进行通风、散热处理。如果相关设备老化和破损问题十分严重,整个通风系统无法达到功能要求,就会影响到矿井内的通风水平。再者,在矿井通风之前,应由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若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要求进行设备管理,一旦设备出现突发性的故障,造成井下缺氧、风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很可能会加大通风事故的发生概率。管理因素也是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通风事故预防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的经营模式存在问题,无法实现对煤矿资源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在数据采集分析方面,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内容来发现安全问题。在企业内部的管理职工职责分工方面,未能明确职责内容,加强对通风事故的预防工作。这些都会导致矿井内的通风安全管理水平不足,容易引发各种突发性的事件[2]

2.3环境因素

矿井的大气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如果环境中本身存在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就很可能会发生通风事故。所以相关企业在煤矿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井下瓦斯的实时监测和风量的控制,如果未能达到要求,环境因素控制不到位,则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三、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的措施

3.1加强对人为因素的预防

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通风安全的控制力度。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其中也要包含应急预案,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上的细致划分,强调在进行安全管理时,能够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使管理工作者能够有效展开相关工作。在团队内部,需要建立每月一次的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机制,让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潜在危险的预测和分析,来加强安全管理水平。在开展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时,还应将相关工作成效纳入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警惕意识。为进一步避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通风安全问题,还需加强对团队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要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通风事故预防时,才能够提升管理成效,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各种问题

[3]

3.2完善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管理

为了能够提升煤矿通风水平和安全管理的效率,还需在团队内部加大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力度。计算机可以在数据储存、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帮助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矿井通风安全信息以及通风事故预防的水平。工作人员可以在系统当中构建煤矿通风安全仿真体系,来了解矿井内的通风情况。在各项硬件设施的构建方面,需要加大管理力度,由专人负责相关设施和系统的检查与养护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移除老旧设备,避免通风系统出现突发性的故障,而产生安全事故。在引入智能化管理模式之后,管理人员也能够全面了解煤矿安全生产作业的情况,实时掌握管理数据,制定科学决策。信息化管理人员也应在电脑当中安装安全管理软件,避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导致档案信息的丢失和信息系统的瘫痪,从而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和通风事故的预防效果

3.3有效预防和控制环境因素

在环境因素控制方面,煤矿企业需要优选先进通风系统,借助各项硬件设施和监控手段,控制好矿井内的风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区域分成不同的大小分区,并设置回风巷。通过分区域的通风,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也可提高井下空气的流动性。在矿体内部,也需加大监控设备和通风设施的投资力度,全面监测环境因素。通过对各项参数的有效控制,来达到提升通风事故预防水平的目的。在环境因素控制的过程中,也应强调因地制宜,要尽可能的为煤矿工人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对井下不同设备加强养护管理和日常的风险防范,才能全方位控制环境因素,避免出现突发事件,而带来损失和伤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通风事故的预防是维护相关企业形象和保证基本利益的关键,同时相关工作也能够为采购人员输送必要的氧气,可以提升井下空气的质量,实现对矿井自动化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应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物质因素,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来提升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秋燕,刘爽.关于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思考[C]/ /.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937-939.

[2]刘浩川,赖长友.通风在线监测系统在韦家沟煤矿的推广应用[C]/ /.川、渝、滇、黔、桂煤炭学会 2018 年度学术年会( 重庆部分) 论文集,2018: 115-119.

[3]李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对策[J].能源与节能,2022( 05) :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