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张昭

身份证:370102198902140036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对于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全面总结、细致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采取上述措施,需要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者及全体建设者共同努力,并持续关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意义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项目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方面,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详细介绍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是首要的考虑因素。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设备,并加强技术监督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标准。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避免质量隐患的产生,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使用,协调施工各个环节的交叉配合,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照预定进度进行,避免误工浪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风险,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安全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2剖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评估问题

2.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层级不明确

管理层级不清晰可能导致责任模糊和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决策效率及准确性。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机制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进一步恶化风险。管理混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机制不完善,容易造成人员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散漫等问题,影响整个施工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增加工程风险。施工标准不统一和落实不到位可能导致质量风险。管理层对质量控制要求不高,监督不力,施工方对施工标准的遵守也比较随意,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增加工程安全隐患,管理层对安全环保法律法规重视不够,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2水利工程施工监督团队素质不高,经验少

监督不到位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风险。监督队伍的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或者监督手段落后、监督手段不到位,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的品质和耐久性。未能有效控制现场安全风险可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在没有严格的安全规范和措施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意外,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若现场材料管理混乱、环境污染控制不力,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工程和周边社区带来更多的风险和压力。

2.3水利工程施工应急处理不完善

应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事故扩大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若没有健全的应急预案和专业的处理团队,将无法迅速应对,造成事故蔓延和损失扩大,极大增加工程风险。人员素质低下可能导致质量和安全风险。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可能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管理人员素质也存在不足,对人员进行管理不力,可能导致人员纪律松散,劳动秩序混乱,增加安全隐患。应急与人员风险还涉及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导致施工人员产生疲劳和情绪波动,降低工作效率和注意力集中,容易造成施工事故和误操作,对工程安全和工作质量构成威胁。

3制定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3.1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标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权责关系。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明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落实科学、民主、法治的管理方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养和能力。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组织、指导和监督施工工作。通过持续地培训学习,及时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工程技术,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强化信息管理与交流,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数据共享和及时反馈以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施工进展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加强内外部沟通和协作,提高各方之间的工作配合和共享,增强管理的统一性和协同性。

3.2优化监督制度,预防安全事故

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监督源头到位。加大对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重点关注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安全隐患不断积累。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制定明确的监督标准和评估指标,对施工企业和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符合相关

的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加强监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监督团队,提高他们的监督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监督施工过程,发现并处理问题。

3.3合理使用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措施是防范和控制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方案的科学制定、施工设备的安全选用、作业环境的安全改善等,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安全风险,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所有施工设备和材料都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如高空作业、深基坑、临水临深作业等,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护栏、警示标志等,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如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控系统等,提高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3.4完善应急措施,提升人员素养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和流程。根据不同的风险和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展开应急响应。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施工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程序,并提供相应的培训,提升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的能力。加强人员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组织培训和交流,促使施工人员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过程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加,施工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水利工程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是每个项目的首要任务,而安全风险评估和科学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评估和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工程施工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祥梅, 王萍. 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J]. 水上安全, 2023, (14): 172-174.

[2]王晓飞.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 47 (06): 172-175.

[3]袁有衡.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及改进建议[J]. 河南农业, 2019, (02):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