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李奕菲  2. 马景怡3.杨林灵 4.杨姣姣 5.李娴雅 6.李晓伟(通信作者)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  712046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为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健康需求、促进其心理健康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选取咸阳兴平市及乾县农村,随机抽取3个村镇,共6个村镇。在6个村镇中随机抽取208名空巢老人,采取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焦虑情绪自评量表(GAD-7)、失眠程度指数量表(ISI)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19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7.0软件对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单因素分析,分析对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生率分别为58.86%、52.08%、56.2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患有新冠病毒)、子女是否支付生活费、子女关系、见面频率、联系频率是影响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空巢老人焦虑和失眠状况较为严重,抑郁状况存在较轻,应采取具有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缓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较长期失眠的状况。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1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选取咸阳兴平市及乾县农村,随机抽取3个村镇,共6个村镇。在6个村镇中随机抽取208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纳入对象标准:(1)家中无子女陪伴者;(2)连续无陪伴时间在6个月以上;(3)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出标准:(1)不愿合作者。本研究已通过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入户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一对一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8份问卷,回收19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2.31%。

1.2.2  调查工具

1.2.2.1 焦虑情绪自评量表(GAD-7) 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07,内容由7个问题组成,每题选分0~3分4个等级,将7项问题答案相加得到总分。总分在0~4分属于正常,5~9分属于轻度焦虑,10~14分属于中度焦虑,15~21分属于重度焦虑。

1.2.2.2  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  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34,内容由9个问题组成,每题选分0~3分4个等级, 将9项问题答案相加得到总分。抑郁总分在0~4为没有抑郁症,5~9分为可能有轻度抑郁症,10~14分为可能有中度抑郁症,15~19分为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症,20~27分可能有重度抑郁症。

1.2.2.3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主要评估过去一周患者主管失眠的严重程度, 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30,内容由7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选分0~4分5个等级,将7个条目答案相加得到总分。总分在0~7分为无临床意义的失眠,8`14分亚临床意义失眠,15`21分为临床中度失眠,22~28分为临床重度失眠。

1.3   资料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7.0软件对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失眠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失眠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失眠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的192名农村空巢老人中有113例农村空巢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轻度焦虑73例,中度焦虑35例,重度焦虑5例,平均分为5.92±17.54;有100例农村空巢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轻度抑郁74例,中度抑郁23例,中重度抑郁3例,平均分为5.53±13.85;有108例农村空巢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轻度失眠76例,中度失眠30例,重度失眠4例,平均分8.71±28.00。

2.2  不同特征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失眠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患有新冠病毒)、子女支付生活费、与子女关系、见面频率、联系频率会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的焦虑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患有新冠病毒)、子女支付生活费、与子女关系、见面频率、联系频率会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的抑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患有新冠病毒)、子女支付生活费、与子女关系、见面频率、联系频率会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的失眠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抑郁、失眠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前本研究发现,在产生焦虑、抑郁和失眠的人群中主要是与其患有慢性疾病并感染新冠病毒,文化水平不高因素影响较高。空巢老人们子女不在身边,对外界信息接收不敏感或应用网络工具的能力有限,独自面对自身已有疾病和新冠感染病毒并且农村中大部分医疗设备不完善,子女所支付的生活费用少或无增加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1】。在农村空巢老人中,女性群体的健康状况较差,抑郁情况较重、人数较多,这可能女性在传统教育思想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家庭孩子的联系过于紧密,从而导致在孩子离开,配偶离世后容易造成心理问题【2】。通过分析得到农村空巢老人主要影响因素时,我们可以在之后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这类群体心理预防【3】和心理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可以更好的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本研究受人力资源、经费限制,仅对咸阳市附近少数村镇的农村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性。另一方面调查时期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薛文星,段爱旭,左红梅等.COVID-19疫情初期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应激反应的调查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7):79-82.      DOI:10.14033/j.cnki.cfmr.2021.27.024.

【2】郭燕青,郑晓,潘晓洁等.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  (04):  967-970.

【3】李娟,王欣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应对策略研究[J].黑河学刊,2023,(05):116-121.          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23.05.020.

【4】郭颖,刘泓灏.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34(05):219-222. 

项目基金:

本文系: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项目名称:新冠疫情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

项目编号:S202210716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