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张仁兰 豆子怀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与单独运动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和功能改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包括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和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揿针埋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治疗。评估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肩关节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和肩关节功能,远优于单独运动治疗。因此,建议在肩周炎治疗中,结合运动治疗和揿针埋针治疗,有望达到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治疗揿针埋针肩周炎;效果观察

引言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特征为肩关节疼痛、肩膀僵硬和功能受限。针对肩周炎的治疗,传统的运动治疗和中医揿针埋针治疗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对肩周炎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与单独运动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运动治疗是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系统的肩部运动、肌肉加强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平衡,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轻肩痛和僵硬感。揿针埋针治疗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在关键穴位插入细针并留置一段时间,可以调节气血循环,舒缓疼痛和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在肩周炎患者中的疼痛缓解效果、肩关节功能改善能力以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包括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和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揿针埋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运动治疗。观察组接受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运动治疗:1)个性化运动方案设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和身体状况定制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恰当的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时长。2)关节活动性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进行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训练,帮助缓解肩部僵硬、增加关节活动范围。3)肌肉加强训练:重点加强肩部周围肌肉群的力量,尤其是旋转袖肌和斜方肌,以支撑和稳定肩关节,减轻肩周炎疼痛。4)柔韧性训练:通过拉伸和柔韧性训练来改善肌肉和软组织的弹性,减少肩膀僵硬感,提高肩关节的灵活性。(2)揿针埋针治疗:1)穴位揿针: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揿针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肩井、肩髎、天宗等,以促进气血畅通、调整肌肉紧张度。2)艾灸治疗:在特定经络穴位或疼痛部位进行艾灸刺激,以温通经络、活血化淤,舒缓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不适。3)腧穴埋针:将细针埋入适当的穴位,长时间留置,促进热敷、调理经气,达到缓解疼痛、消肿止痛的效果。(3)辅助措施:1)冷热疗法:适时应用冷敷或热敷减轻肩关节疼痛和炎症。2)按摩理疗:通过指压、推拿、拨筋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减轻疼痛感。3)营养指导: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增加富含抗炎和营养物质的食物,帮助愈合和减轻疼痛。

1.3观察指标

评估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

2结果

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2.5,而对照组为4.8,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5,对照组为65,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观察组中有80%患者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肩关节功能明显提升;而对照组仅有45%患者疼痛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揿针埋针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5%患者出现运动后不适症状。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例数

平均疼痛评分

平均肩关节功能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50

2.5

85

0%

对照组

50

4.8

65

15%

3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诱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年龄是肩周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肩部关节的软组织和韧带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肩关节功能下降,易患肩周炎。肩部长期的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也是肩周炎的诱因之一。比如从事需要频繁抬举重物或需要高强度使用肩部的职业,长期姿势不正确或者工作错误的运动方式都会增加肩周炎的风险。肩部受伤或外伤也是引发肩周炎的常见原因,比如摔倒、车祸、扭伤等肩部的急性损伤会在愈合过程中留下影响,逐渐发展为肩周炎。缺乏运动或体育锻炼、肌肉无力、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肩周炎的发生。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也容易并发肩周炎。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的气候、生活作息不规律及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加重肩周炎的症状。所以,肩周炎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生理因素,也包括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认识有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肩周炎的发生。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每个患者可能有不同的肩部问题和需求,因此个体化方案是确保治疗有效的关键。运动治疗要从低强度、低频率、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强度、频率和时间。这样可以避免过度使用和进一步损伤肩部组织,同时也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适应和康复。教授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技巧对于肩周炎患者至关重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可减轻肩关节和周围组织的负荷,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肌肉的支持作用。适当的休息是运动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患者需要在锻炼后给予肩部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确保肌肉和组织得到适当的修复和增强。揿针埋针治疗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与运动治疗相结合,能够通过调整气血循环、缓解肩部疼痛和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这种综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水平。依从性和长期管理,患者需要理解并积极参与治疗计划,并且坚持长期管理,以保持肩部健康和功能。定期复查和康复评估对于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至关重要。所以,采取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肩周炎时,个体化定制方案、渐进式训练、注意姿势和技巧、运动与休息的平衡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等原则都非常重要。这些原则的遵循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在肩周炎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肩关节功能改善能力,且安全性较高。该综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霍煜廷.揿针结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000261.

[2]陈娟红,陆燕群,马培芳.穴位揿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4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03):414-415.

[3]段庆燕.揿针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0):143-144.

[4]吴元建,夏豪天,章一凡等.埋针治疗肩周炎疼痛3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02):42.

[5]李劲松,漆丽,王元利等.运动治疗配合揿针埋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