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夏红梅

甘肃省临洮县太石镇卫生院,730514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5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评价分析。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对基层卫生院患者展开护理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更可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优质护理主要强调的是服务的个体差异性与全面性,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需求,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整体性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列入实验的150例对象均为院内收治的患者,时间在2022年12月~2023年11月之间,因本次实验采取对比方式,对此还需构建对照与观察组两个组别,同时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应保证每组患者的人数处于均等状态,并随机选出。随后做好患者各项资料的收集整合工作,患者年龄均在25~63岁之间,其中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47.28±4.56)岁,观察组以上数据分别为39、36例(48.74±5.02)岁。纳入标准:各项资料完整,对此次实验知情并表示同意配合;排除标准:交流不畅、精神障碍、依从性较差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线性资料相比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遵医嘱在用药、饮食方面给予指导,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切实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入院接待,在患者入院后应热情接待,为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环境与相关制度,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将其安排在合适的病房,为其详细讲解病房内各项设施的应用方法,使得患者对医院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切实减轻其陌生感。②环境干预,在候诊区还应当设置指引牌,为患者诊疗提供便利,同时增加座椅数量,放置饮水机、轮椅等设施,确保可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在走廊、卫生间铺设防滑垫、安装栏杆扶手,防止患者跌倒。对于住院患者,应注意调节病房温湿度,温度建议在25℃、湿度在55%左右最佳,做好病房消毒清洁工作,保持洁净性,定期开窗通风,确保空气处于时刻流通状态。而且还需控制病房人员出入频次,尽量将治疗与护理操作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减少对患者的打扰,为其创设安静且舒适的治疗环境[1]。③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甚微,这也大大降低其依从性,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及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制定宣教方案,为其详细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包括治疗方式方法、相关注意及配合事项等方面,可通过一对一讲解、播放视频、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展开,切实强化患者认知,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应认真且详细的回复,为其答疑解惑,在未知转为已知情况下患者整体配合度会得到显著提升[2]。同时在疾病影响下患者的生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这也导致其情绪发生较大变化,所以还需对其展开心理疏导,着重强调医院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以此来消除患者顾虑,并多给患者鼓励,叮嘱患者需陪伴与关心患者,给予其家庭支持,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使其以积极心理状态面对治疗。④饮食指导,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询问患者饮食习惯,结合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方案,保持营养充足性的同时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防止便秘问题的发生[3]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护理质量时可应用科室所制定的量表,在此为保证其全面性,可从操作技术、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以及护理文书书写等多维度展开,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水平越优,反之则为差。②以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满意度,包含护理全过程的各项操作表现,如服务态度、心理支持、病房环境、沟通交流等,不同分值区间分别表示的满意度也有一定差异,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为一般、≤59分为不满意,在患者评分后需做好整合工作,计算总满意率时用以下公式(≥80分人数之和)÷小组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

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根据两组护理情况展开评价后可见,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将其对比后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格1所示。

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n/%),x±s)

组别

n

操作技术

病房管理

消毒隔离

健康宣教

护理文书书写

对照组

75

84.55±3.67

82.99±3.54

87.83±4.19

80.23±3.61

83.59±3.12

观察组

75

93.26±4.91

91.72±3.56

95.21±3.45

92.17±3.99

94.77±3.78

t

10.983

7.259

9.012

11.455

6.83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通过将两组患者整体满意度评分整合后可见,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x±s)

组别

n

90~100

80~89

60~79

≤59

总满意率(%)

对照组

75

39

23

7

6

62(82.67)

观察组

75

56

15

4

0

71(94.67)

X2

12.519

9.518

6.346

10.983

14.5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情况下,对各项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然在护理服务中亦是如此。但常规护理多集中在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对此应不断优化完善。优质护理时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在符合标准前提下尽量满足其各项需求,使得护理更加的人性化,通过入院接待、环境干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方面展开护理服务,在满足治疗需求的情况下给予其心理支持,切实提高护理的整体性与条理性,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4]。此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P<0.05)。

综上所述,在基层卫生院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丽容. 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观察 [J]. 智慧健康, 2023, 9 (08): 228-232.

[2]李云香. 浅谈基层卫生院综合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J]. 中国农村卫生, 2021, 13 (14): 73-74.

[3]高海娟.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51): 127-128.

[4]董翠玲. 在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究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 (08): 162-163.

作者简介:夏红梅,女,1983年10月,甘肃临洮人,汉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