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性分析与关键过程控制监督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产品特性分析与关键过程控制监督方法探讨

王海瑞,沈 阳

陆军装备部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结合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实践,论述了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输出的特性分析报告、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关键过程明细表的相关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军事代表开展关键过程控制与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字】特性分析  关键过程  监督

一、引言

通过多年来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发现诸多承制单位对装备特性分析、识别关键件、重要件、确定关键过程(工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审查审核实践情况,开展武器装备特性分析、识别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确定关键过程及其过程控制等方面研讨,为军事代表开展日常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装备质量是装备固有特性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是指产品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永久特性,所以质量特性就是产品、过程或体系要求有关固有特性,对产品特性实施分类,有利于设计部门提高设计质量。所以本文所讨论的产品特性主要指质量特性。装备的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专用质量特性和通用质量特性两部分,是装备质量水平的直接体现。

二、特性分析与关键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尤其是按照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审核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特性分析不全面、不准确。主要表现在特性分析报告中只有专用质量特性分析,缺少通用质量特性分析的内容。设计输出的《关键件、重要件明细表》缺少通用质量特性确定的关键、重要特性项目。还有单位特性分析不准确,没有真正识别出关键、重要特性,把许多产品的一般特性识别为关键、重要特性。

二是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特性值不明确。在特性分析报告中,选定检验单元中有的只确定了关键件、重要件,未说明具体特性值,有的特性值引用相关标准,未说明具体指标。特性值不明确,后续质量控制就缺乏针对性。

三是确定的关键过程与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关联性不强。确定关键过程没有从《关键件、重要件明细表》确定的技术状态项中识别相关过程。

四是大多数单位对特性分析报告和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未进行评审。

五是关键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各类文件、记录标识不符合要求;外部供方提供的关键、重要件控制不符合要求;关键过程检验不符合要求等。

如何才能改善上述问题呢?需要承制单位设计和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和军事代表等监督机构理解相关概念的本质,同时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关键过程控制,以便更好地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三、概念及关联关系的理解

1.概念解释

GJB1405《装备质量管理术语》及相关国军标对这几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界定,以下逐一进行说明。

(1)特性分类:根据特性的重要程度,对其实施分类的过程。特性分三类,即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特性分析工作是适用性很广的一项设计活动,适用于系统、分系统、设备、组件、部件、零件等任何技术复杂的产品。特性分析工作是方案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正向设计、吃透技术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产品技术交底,利用有限资源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开展好技术指挥的有效手段。特性分析一般由产品技术负责人,按运行方案—技术要求分析—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见GJB/Z1391)—技术方案的逻辑关系开展分析,并在工程研制阶段动态更新。

系统级装备通过特性分析,分析新研装备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识别关键项目(含“六性”关键项目)和技术状态项,针对关键项目和技术状态项提出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按系统、分系统和技术状态项编制研制规范。通过质量保证大纲和技术协议书将管理的要求传达给全系统。 设备级产品通过特性分析,对材料、工艺、安全、裕度、互换等方面开展具体的分析,识别出设计关键特性,明确关、重件,对关、重件开展重点管理。

(2)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这里需要作以下两点说明:

第一点是如何准确区分三种特性。有两条标准:一是不能完成主要任务,二是危及人身安全,如果只包含前一条是重要特性,如果包含两条是关键特性,如果两者都不包含,则是一般特性。

第二点如何识别关重特性和关重件。既然关键件、重要件是零件、固定连接件和初级装配件,那么复杂设备、分系统就不能作为关键件和重要件了?这就导致一个问题,针对一个大系统的特性分析,可以分析出关键/重要特性(关键/重要特性也只能到系统特性或分系统特性级别),但无法明确出底层的关键/重要件(关键/重要件只能由供应链末端的设备厂家来明确)。因此,GJB9001C-2017的正文的8.3.5条款中,将“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放在一起来讲,而没有将两者严格分开,因为有些情况下我们只能明确到关键/重要特性而不能到关键/重要件层级。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大型武器系统观瞄系统与火炮(导弹)武器有镜炮轴线平行性精度的要求,这一指标又是相对而言的关联关系,而且是涉及武器系统、观瞄系统和火控系统分系统电器、安装精度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影响因素很多。把综合的平行性精度作为关键或重要特性,而很难确定其关键件或重要件单元。

(4)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关键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

2.关联关系的理解

图1从特性分析到最终确定关键过程明细表,给出了流程图。从图中明显看出,开展特性分析,识别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最终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控制,确保装备的质量水平。因而,设计和开发过程确定的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是工艺设计中确定关键过程明细表的主要输入之一。另外,在工艺设计中还需考虑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这些过程通过工艺性分析、质量分析和经济性分析,识别其产生决定性因素的制造过程,同样可列入关键过程。

四、军事代表监督关键过程应关注的环节

关键过程控制是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点,也是军事代表监督的重点。关键过程控制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失控、产品出具重大、严重质量事故等风险。因而,做好关键过程控制与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在方案阶段监督特性分析工作严格落实。切实按照GJB 190特性分类要求从技术指标分析、设计选定检验单元三个步骤分析产品的质量特性(如图2)。同时还要关注通用质量特性(“六性”)分析报告。

二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审查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明细表汇总的内容既要包括特性分析报告识别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又要包括通用质量特性分析报告中识别的相关特性。监督中要落实GJB909标准第5.1.3的要求:“在设计评审时应对特性分析报告和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进行评审,并保持记录”。另外,对每一个技术状态项要明确具体的特性指标,这个指标要量化且可检验。问题较多的有明细表中的特性与特性分析报告中的不一致,明细表未经质量会签,关键、重要特性不明确或太笼统,后续不知如何控制等问题。

三是在工艺设计阶段核查《关键过程明细表》是否覆盖了工程设计阶段的《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的相关特性。关键特性的形成过程是否明确在确定的工序中。在这里特别注意,有些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确定在外购的技术状态项中,或者确定在已定型的借用件中,而在汇总时将该部分内容遗漏。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不因生产供应关系的变化而改变,也不因为是借用定型的零部件而改变了其特性。这一点在技术状态审核中加强监督,最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工艺评审中,单独对关键过程及其相关的检验规范,试验规范进行扎实的评审。

四是在装备的生产周期中,严格按照GJB 909的要求加以控制(如图3),并实施严格监督。标准要求从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检验试验过程、不合格品处置过程、产品防护过程、记录过程和交付过程提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这方面出现问题较多的有:一是标识问题,尤其关注关键件、重要件的随工流程卡;二是在采购过程中不能给供方有效传递外购关键件、重要件相关要求。三是在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检验方面,不能落实100%检验,且未规定检验或验证方法,并征得顾客同意。这里特别强调的是GJB 909A中规定“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超差的产品办理让步接收时,应比一般件提高一级审批,并征得顾客代表的同意。”而在GJB9001C标准8.7.1明确要求“关键特性不允许让步使用”。

图3 关键件重要件控制要素图

五、结束语

装备特性分析关系到能否有效识别装备的关键、重要特性,关键过程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装备的质量水平,因而在质量监督和检验验收过程中,必须加以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