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

郭丹洁 宣文

诸暨市人民医院 浙江 311800

摘要:目的 探究会阴缝合中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2月间,本院内产后需会阴缝合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分娩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对照组(单号日期分娩,250例)、观察组(双号日期分娩,2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间断缝合技术,观察组应用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比较两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会阴伤口线结反应、产后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甲级率、会阴伤口线结0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性生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会阴缝合中,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可有效减少会阴线结反应,减轻产后会阴疼痛感,促进会阴伤口愈合,还可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会阴缝合;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会阴疼痛;伤口愈合;伤口线结反应;产后性生活质量

前言:阴道分娩是一种正常、健康、自然的分娩方式,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能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但自然分娩中,约53%~79%的产妇会出现会阴撕裂伤,且需要进行产后缝合[1]。而产后会阴损伤缝合又会导致产妇产后疼痛感明显,降低产后性生活质量,从而降低产妇自然分娩依从性。有研究表明,因疼痛、会阴损伤恐惧感导致的放弃阴道分娩的无指征剖宫产率高达11.60%[2]。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改善产妇会阴撕裂不适,促进会阴伤口良好愈合,具有重要意义。本院即于产后会阴缝合中应用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患者会阴愈合效果,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2月间,本院内产后需会阴缝合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分娩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对照组(单号日期分娩,250例)、观察组(双号日期分娩,250例)。分组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6.02±3.16)岁,最高37岁,最低20岁;孕周(39.08±1.02)周,最长41周,最短36周;裂伤程度:Ⅰ度148例、Ⅱ度102例。

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6.05±3.14)岁,最高37岁,最低20岁;孕周(39.10±0.98)周,最长41周,最短36周;裂伤程度:Ⅰ度145例、Ⅱ度105例。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2)单胎头位;(3)临床资料完整;(4)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2)有精神疾病的产妇;(3)妊娠合并有糖尿病;(4)分娩后会阴完整、会阴Ⅲ-Ⅳ度裂伤产妇;(5)分娩前有会阴阴道炎症的产妇;(6)中转剖腹产产妇;(7)阴道助产产妇。

剔除标准:(1)失访产妇;(2)中途主动退出研究样本产妇。

1.3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间断缝合技术。观察组应用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具体:以2—0可吸收线自阴道黏膜伤口顶端左侧基底部进针绕过创口、创口右侧,并穿过基底部出针、打结,而后断掉游离端多余缝线。缝针从左侧创口基底向创口上0.5 cm 处阴道黏膜出针,而后进行连续缝合,如此连续缝合至处女膜环内侧缘(注意缝合时充分暴露创口,不穿透肠壁黏膜)。自处女膜环右侧内侧缘进针,至环下外侧缘出针,绕至左侧处女膜环外侧缘进针,右侧处女膜环外侧缘出针,对齐处女膜环。继续连续缝合会阴部皮下组织至会阴创口顶端对合牢固,缝针穿至外侧创口顶端折返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缝合皮肤至处女膜外缘后打结,然后穿入处女膜内环,把结包埋在黏膜下,剪断外露缝线。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会阴伤口线结反应、产后性生活质量。

(1)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会阴疼痛,于产后2小时、产后1天、产后2天、产后3天统计,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强。

(2)纳入甲、乙、丙三个等级评估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甲:伤口愈合较为良好,外观呈一条直线,表皮整齐对合,无硬结、红肿。乙:伤口愈合有欠缺,外观可见较明显瘢痕,表皮未对合整齐,出现硬结。丙:会阴伤口全层或者部分裂开。于产后3、7、14天进行评估。

(3)纳入0~Ⅲ度四个等级评估伤口线结反应。0度:完全无线结反应。I度:可触摸硬结。Ⅱ度:可见明显硬结,局部轻微疼痛感。Ⅲ度:伤口处明显红肿,部分小脓包,伴明显疼痛感。于产后3、7、14天进行评估。

(4)纳入优、良、差三个等级评估产后性生活质量。优:产后6~8周,性交无痛。良:产后8~12周,性交顺利。差:12周后,性交仍有不适感,不满意性生活。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产后会阴疼痛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产后2小时

产后1天

产后2天

产后3天

对照组(n=250)

5.64±0.86

4.55±0.76

3.16±0.58

2.12±0.48

观察组(n=250)

4.89±0.74

3.72±0.68

2.02±0.46

1.05±0.33

T

10.4522

12.8686

24.3492

29.044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会阴伤口线结反应比较

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甲级率、会阴伤口线结0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会阴伤口线结反应比较[n(%)]

组别

会阴伤口愈合情况

会阴伤口线结反应

0度

I度

Ⅱ度

Ⅲ度

对照组(n=250)

220(88.00)

25(10.00)

5(2.00)

203(81.20)

35(14.00)

7(2.80)

5(2.00)

观察组(n=250)

244(97.60)

6(2.40)

0(0.00)

232(92.80)

18(7.20)

0(0.00)

0(0.00)

X2

17.2414

12.4149

5.0505

14.8718

6.0994

7.0994

5.0505

P

0.0000

0.0004

0.0246

0.0001

0.0135

0.0077

0.0246

2.3两组产后性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性生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产后性生活质量比较[n(%)]

组别

总优良率

对照组(n=250)

102(40.80)

128(51.20)

20(8.00)

230(92.00)

观察组(n=250)

120(48.00)

125(50.00)

5(2.00)

245(98.00)

X2

-

-

-

9.4737

P

-

-

-

0.0021

3.讨论

会阴缝合是促进会阴损伤愈合的有效措施。但传统间断缝合法线结多,且多暴露在组织外,对患者会阴组织刺激大,组织移行包埋困难,很容易引起会阴组织线结反应、息肉、水肿,使得会阴部疼痛明显,影响产后生活,还会降低产后性生活质量。此外,间断缝合会阴,患者损伤组织承受牵拉、张力不一,也会影响血液循环,迟缓伤口愈合。因此,寻求更高质量的会阴伤口缝合技术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本文中,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甲级率、会阴伤口线结0级率高于对照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可有效促进会阴伤口愈合,减轻会阴疼痛感,减少线结反应。分析原因: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全程只需要2个线结,并将所有线结包埋在组织或皮下,使得创口部位无缝线线结残留,从而保障了会阴部血液循环不受线结影响,利于组织修复,促进切口愈合速度及质量。

而观察组产后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还进一步凸显了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优势,可提高患者产后幸福感,减轻其对自然分娩的恐惧。

综上所述,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可有效减少会阴缝合患者会阴的线结反应,减轻其产后会阴疼痛感,促进伤口愈合,还可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课题题目:《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
课题编号:2023YW006
 

参考文献

[1]邓开丽.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法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5):63-65

[2]李艳敏.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对顺产孕妇产后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时间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8):31-32.

[3]王鹏,王岩,墙燕.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