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3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探讨

周凌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为期2年收治的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牙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分析对比粘接前后作超薄瓷贴面修复体、粘接后复合体测色结果。结果 (1)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获取的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粘接前试戴瓷贴面、粘接后瓷贴面修复体的L*均无明显差异(P>0.05);粘接后瓷贴面修复体的a*、b*值与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粘接前试戴瓷贴面(P<0.05)。(2)本次90例患者,在牙瓷贴面修复满意情况方面,满意74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78%。结论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理想,有助于天然牙颜色恢复,修复牙体缺陷,粘接后修复体颜色和期望色匹配度高,患者可接受,值得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美学效果;牙体缺陷;匹配度

超薄瓷贴面,为新兴的美牙技术,在牙体缺陷修复、恢复牙体美观方面的作用显著。与传统贴面相比,超薄瓷贴面外观、功能优势突出,利用粘接技术、瓷修复材料粘结覆盖患牙表面,有助于牙体正常形态的恢复,改善牙体色泽等[1]。当然,为确保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符合患者预期,提高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必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比色方法及制作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为期2年收治的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牙患者纳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探讨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现对具体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将我院收治的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牙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为(38.29±1.21)岁,患牙192颗。因本次涉及同组患者粘接前后相关计量数据的比较,所以有可比的价值。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如下:

(1)纳入标准:①满足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指征条件;②均知情签署相关修复治疗干预同意书;③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2)排除标准:①中、重度四环素牙及中、重度生理性黄牙;②;牙体缺损>1/2③临床资料不全及抗拒本次实验者。

1.2方法

本次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牙患者,均采取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基牙预备、超薄瓷贴面制作、试戴、粘接、颜色匹配性检测方法如下:

(1)基牙准备以及制作超薄瓷贴面。结合患者的具体要求,同时患者基牙数量、位置为依据,把诊断蜡型制作出之后,参考临床操作规范、患者对美学的基本诉求等,由临床经验丰富的牙科医师,使用数字电脑比色仪对患牙唇面测色获得基牙颜色数据、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数据、患牙数码比色照片,采取开窗式或对接式微备牙,预备量为釉质层内0.2~0.5mm,对影响修复体就位的牙体进行预备、调磨、抛光处理。规范排龈之后,吹干牙体表面,做好隔湿处理,并使用TRIOS 2 Cart牙科三维扫描仪(丹麦3shape公司)进行扫描成像操作,主要对邻牙、对颌牙的光学影像展开扫描。将获取的数据资料处理之后,口内扫描仪获取的数据、传输到义齿加工厂中,基于计算机辅助条件下,参考数字电脑比色仪获得的颜色数据和患牙数码比色照片,齿科技师将超薄瓷贴面制作好。

(2)试戴。即进行超薄瓷贴面试戴,其间需详细、认真检查贴面边缘密合性、表面形态等,在患者对形态满意后,选用水溶性丙三醇试戴糊剂,进行试戴瓷贴面,进一步由患者自主选择满意的糊剂颜色,以此作为后续粘接树脂颜色。

(3)粘接。利用Proxyt抛光膏对基牙展开抛光处理,并上橡皮障进行隔湿处理。以光固化树脂粘接材料(列支敦士登Ivoclar Vivadent公司)具体粘接流程为依据,由临床医师对瓷贴面组织面、基牙釉质粘结面规范处理之后,然后将之前选择好的颜色树脂粘接剂,对于超薄瓷贴面组织面进行粘接处理修复体完全就位后,去除处理边缘多余的粘接剂并用丙三醇凝胶覆盖修复体边缘后光进行固化处理。完全固化后,采取三用水汽枪将三醇凝胶冲掉,并对修复体边缘多余粘接剂详细检查并除去,确保清除干净,然后调整咬合情况,最后确保抛光质量达标。

(4)颜色匹配性检测。在修复前阶段,利用VITA Easyshade compact数字电脑比色仪(德国VITA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对患牙唇面进行测色,并进行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通过数字化电脑比色仪的应用,针对预备后基牙、超薄瓷贴面、试戴(没有粘接、没有采用试戴糊剂)的瓷贴面修复体、粘贴之后的瓷贴面复合体,完成相应的测色操作。将各组L*、a*、b*数据获取出来,各修复体、牙齿均进行3次测量。在同一间诊室利用同一个比色仪,在患者口内进行瓷贴面修复体、粘接后瓷贴面修复体测色操作;超薄瓷贴面修复体需放置在同一暗盒当中的同一模型当中,然后采取同一比色仪进行测色操作。

1.3评价指标与标准

(1)对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获取的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粘接前试戴瓷贴面、粘接后瓷贴面修复体的色度系统值进行分析比较,包括:①明度值L*,代表光亮度; ②a*,代表色度坐标的红绿轴;③b*,代表色度坐标的黄蓝轴[2]

(2)分析评价患者对牙体修复的满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①满意:试戴感受良好、牙齿舒适,牙齿外观满意,牙齿色泽良好,患者对修复体色彩接受[3];②基本满意:试戴感受较好、牙齿较舒适,牙齿外观基本满意,牙齿色泽较好,患者对修复体色彩基本接受;③不满意:试戴感受不理想、牙齿不够舒适,牙齿外观不满意,牙齿色泽差,患者对修复体色彩不能接受;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4]

1.4统计数据处理

本次关系的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然后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则采取百分比(%)表示,然后采取χ2进行检验;数据处理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经计算P<0.05,代表修复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研究的价值。

2.结果

2.1患者各阶段色度系统值比较分析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获取的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粘接前试戴瓷贴面、粘接后修复体的L*均无明显差异(P>0.05);粘接后修复体的a*、b*值与基牙期望(比色片颜色)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粘接前试戴瓷贴面,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患者各阶段色度系统值比较情况表(+S)

项目

患牙(颗)

L*

a*

b*

基牙期望色

192

68.17±2.48

1.43±0.68

14.89±1.42

粘接前试戴瓷贴面

192

68.23±2.51

1.03±0.51

12.34±2.30

粘接后复合体

192

67.98±2.53

1.41±0.70

14.73±1.19

t

①0.743;②0.972;③0.236

①0.284;②6.0780;③6.521

①1.197;②12.788;③13.072

P

①0.229;②0.166③0.406

①0.388;②0.000;③0.000

①0.116;②0.000;③0.000

注:①代表粘接后修复体与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比较结果;②代表粘接后修复体与粘接前试戴瓷贴面比较结果;③代表粘接前试戴瓷贴面与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比较结果。

2.2患者对牙体修复的满意情况分析

本次90例患者,在牙体修复满意情况方面,满意74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78%。详细数据见下表2:

表2·患者对牙体修复的满意情况表(n=90)

满意情况

例数(例)

满意度(%)

满意

74

82.22

基本满意

14

15.56

不满意

2

2.22

总满意

88

97.78

3.讨论

针对存在修复牙体需求的患者,为确保修复牙体的美观性、舒适度,提高牙体修复效果,在超薄瓷贴面制作过程中,需合理使用比色方法。传统视觉分析法比色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患者对瓷贴面颜色的需求,难以达到患者所需的美观效果[5-6]。因此,需采取更为有效的比色方法。

对于本次提到的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基于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过程中,主要用于精确比色,保证瓷贴面颜色和相邻牙齿颜色相协调、匹配,进而使修复牙体的美观效果达标[7]。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需按照“基牙预备及超薄瓷贴面制作→试戴→粘接→颜色匹配性检测”流程进行操作。通过规范操作,在数字化电脑比色仪的辅助条件下,确保瓷贴面修复精确度及效率的协同提升,使修复效果自然、美观,提升牙体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国内有学者表示: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优良,且可提高患者对牙体修复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结果与之高度相似[8-9]

在本次研究中,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牙患者均采取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结果显示:其一,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获取的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粘接前试戴瓷贴面、粘接后修复体的L*均无明显差异(P>0.05);粘接后修复体的a*、b*值与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粘接前试戴瓷贴面(P<0.05);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能够确保粘接后修复体颜色与期望色之间的匹配度达标;其二,患者在牙体修复总满意度方面,高达97.78%,说明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患者满意,接受度高。

综上所述: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天然牙颜色恢复,修复牙体缺陷,粘接后修复体颜色和期望色匹配度高,患者可接受;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古秋华,刘雪梅.微创瓷贴面与树脂充填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9):4156-4158+4293.

[2]王浩,张曦丹,任薇,等.四维微笑设计辅助非对称面型前牙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区散在间隙1例及文献复习[J].口腔疾病防治,2022,30(01):51-56.

[3]赵鑫,杨志霞.微创瓷贴面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11):66-69.

[4]俞雪琴.超薄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运用和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5):12-14.

[5]柴梅,夏胜男,唐勇,等.超薄铸瓷贴面修复前牙的美学效果评价[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06):483-486.

[6]孙守凤.超薄瓷贴面修复双侧过小侧切牙1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2):146-147.

[7]刘静敏,吴少伟,杨宏海.超薄不备牙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及前磨牙的存留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10):58-61.

[8]张自安,史立娟.探讨超薄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3):32-33.

[9]杨士毅,唐媛媛.超薄瓷贴面在前牙微创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名医,2019(01):124.

基金信息:数字化比色仪在微创瓷贴面修复的应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合同号:Z201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