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动力工程中的新型热传导材料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热能动力工程中的新型热传导材料应用

王柏林

620403199102143334

摘要:热能动力工程是现代化社会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热能机械工程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生产提供动力。深入分析研究热能动力工程 , 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探讨热能动力工程燃烧控制技术的运用,希望能不断提高热能动力工程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新型;热传导材料应用

引言

火电厂作为我国发电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电力生产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但随着我国火电厂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其能耗也在不断上升。目前,火电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浪费严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国家能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要加强对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热能动力工程中广泛应用了许多节能技术,如热电联产技术、汽轮发电机组技术以及中压蒸汽驱动技术等。

1热能动力工程概述

热能动力工程是指利用燃烧或其他方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一门工程学科,包括热能和工程两个部分。热能是指物质内部的热运动,可以通过燃烧燃料、核能反应、太阳能等方式产生。热能被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以推动发电机或机械装置的运行。工程部分涉及设计、建造和操作与热能转换相关的设备或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器等,热能动力工程师负责设计和优化这些设备,以确保其高效运行并满足特定的能源需求。热能动力工程涉及的实体机械和工程包括发电厂、热电联供系统、工业加热设备等,它们在能源供应、工业生产、建筑供暖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2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中节能降耗的影响因素

2.1湿气损失过高

湿气损失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蒸汽系统中的管道、阀门、连接件等存在漏气和泄漏问题,导致湿气从系统中逸出。这些漏气和泄漏可能由于密封不良、老化、磨损或损坏等问题引起。高湿气损失会导致能量浪费,降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其次,火电厂中的锅炉烟气在排出后,应通过烟囱抽风系统将烟气排出,保持压力平衡。如果烟囱抽风不畅,可能会导致烟气回流到锅炉内部,造成湿气增加。这会影响燃烧效率、增加锅炉积灰和腐蚀的风险。最后,锅炉管道和设备未进行足够的绝热处理或冷却不当,烟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管道和设备表面冷凝,导致湿气损失。高湿气损失意味着热能的丧失,导致能源的浪费。这会增加火电厂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降低能源效率。

2.2吹灰技术有待调整

吹灰技术是在火电厂锅炉中清除烟气侧积灰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确保锅炉的高效运行。然而,吹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潜在危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传统的时间间隔吹灰技术通常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无法根据实际的灰积累情况进行调整。这导致了在某些情况下进行了不必要的吹灰操作,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增加了运行成本。其次,吹灰操作可能导致锅炉内部温度的波动,特别是在大型锅炉中。这些温度波动会对锅炉的热应力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热胀冷缩、裂纹甚至设备失效。最后,吹灰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会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对于老旧的火电厂,其吹灰系统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升高。

2.3锅炉设计亟需优化

锅炉是火电厂中关键的能源转换设备,其设计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火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运行。然而,目前锅炉设计较为传统,容易导致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危害,其危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锅炉设计不合理或落后可能导致排放污染物的水平超过环保标准。例如,燃烧系统设计不完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较高。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引发相关的环保问题和法律法规的制裁。第二,锅炉设计不合理或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3热能动力工程炉内燃烧控制技术的运用

3.1蒸汽压力控制

热能动力工程炉内燃烧控制技术中,蒸汽压力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常见的控制方法和策略如下。第一蒸汽调节阀控制。通过安装在蒸汽管道上的蒸汽调节阀可以调节蒸汽流量和降低蒸汽压力,根据需要自动或手动控制蒸汽调节阀开度,以维持所需的蒸汽压力水平。第二进气调节控制。合理控制空气进入燃烧系统的速率和量,以燃烧的强度和温度分布。通过调节进气量,可以控制燃烧过程中的蒸汽产生率,并间接影响蒸汽压力。

3.2燃料供应控制

热能动力工程炉内燃烧控制技术在燃料供应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采用精确的燃料供应系统、适当的燃料预处理、气体燃料混合控制、燃料供给速率控制等,以确保燃料的稳定供应和燃烧过程的高效性。第一精确的燃料供应系统。采用先进的燃料供应系统,如燃料喷射器、燃料流量计等设备,可以精确地测量和调节燃料的流量和压力,保证燃料供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第二适当的燃料预处理。对燃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破碎、干燥、筛选等,可以提高燃料的均匀性和可燃性,通过优化燃料的物理特性和组成,从而实现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燃烧过程。

3.3调整吹灰技术

传统的时间间隔吹灰技术无法根据实际的灰积累情况进行调整,导致在某些情况下进行了不必要的吹灰操作,浪费了大量能源。通过调整吹灰技术,根据实际的灰积累情况和锅炉运行状态,合理控制吹灰的时间和频率,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能源成本。要调整吹灰技术,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根据锅炉的运行状态和燃烧情况,合理确定吹灰的频率和时间。过于频繁的吹灰会增加能耗,而过少的吹灰则会导致灰尘堆积和热传导性能下降。通过实时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和灰渣情况,调整吹灰的频率和时间,使之达到最佳效果。(2)根据锅炉的结构和燃烧情况,选择合适的吹灰方式和位置。常见的吹灰方式包括蒸汽吹灰、压缩空气吹灰和高压水射流吹灰等。通过调整吹灰方式和位置,使得吹灰能够充分清除锅炉内部的灰尘和污垢,提高吹灰效果。

3.4优化飞灰含碳质量浓度

根据具体燃料特性、炉型和工况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控制飞灰含碳质量浓度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物质的污染,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有 3 种。第一燃料选择和预处理。选择适宜的燃料类型和质量,以降低含碳物质的含量。对于固体燃料,预处理如煤粉干燥、粉碎和筛分等可以改善燃烧特性,减少未燃碳的生成。第二增加燃烧时间和温度。延长燃烧时间和提高燃烧温度有助于更好地燃烧碳质物质,可以通过控制燃料供给速率、调整燃烧区域的温度分布和延长停留时间等方式实现。第三应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炉内温度、氧浓度和飞灰含碳质量浓度等参数,并根据数据进行智能调节和优化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各种能源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但是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了在能源使用中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和保护环境,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优化锅炉设计、创新燃烧控制技术、减少湿气损失,进一步提升其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 谷群远 , 刘木森 . 对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J]. 科技风 ,2022(14):1-3.

[2] 刘平 , 张媛 , 莫堃等 . 风力发电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J]. 中国重型装备 ,2022(4): 前插 1,1-6.

[3] 高晨 , 赵勇 , 汪德良等 . 海上风电机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J]. 电工技术学报 ,2022,37(z1):30-42.

[4] 殷 学 雷 . 风 力 发 电 设 备 安 装 管 理 研 究 [J]. 光 源 与 照 明,2022(6):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