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风貌打造与节庆文化重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市街历史街区保护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3

通过风貌打造与节庆文化重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市街历史街区保护提升》

张超

310225198811162837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当地居民生活娱乐的场所,不仅要满足街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保留了历史的信息,记录了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街区的风貌体现了当地的特色与性格,挖掘、再现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和功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建筑设计引导控制,处理好保护和提升的关系,重塑街区形象,实现街区的活力复苏和文化传承,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

关键词:风貌街区;节庆文化;保护规划;川沙西市街;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随着10年迪士尼园区落地浦东川沙,川沙作为文化名镇建设的古镇旅游计划也同步提上日程,作为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补充。在这个大背景下,川沙镇西市街历史街区的改造作为整个古镇旅游计划的一环也列入了建设范畴,并与2014年完成了初步设计,在随后的建造施工中,挖掘出了城隍庙、仰德祠、天后宫和关帝庙等明中晚期以来的古建筑群,除天后宫外,其余建筑均大致存留或部分存留,令人惊喜。因此项目提出了对于祠祀建筑群的风貌,以期待重现历史记忆,重塑城镇历史文化的联系性。

1 概念解读

1.1 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

历史街区的传统庙宇、祠堂是传达历史文化信息的场所,具有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承载历史街区居民日常生活及民俗集会活动。在我国传统概念中,城隍庙是道教宫馆,包涵丰富的道教思想,通过如建筑、雕刻、绘画、庙会活动等形式记录着当地的生活记忆,保存着当地的场地和文化特征,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继承。本文从研究历史街区风貌传承保护和人文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角度,阐述历史街区的文化及生活传承。

1.2 城隍文化的特点

   最早的“城隍”二字并不是神的含义,“城”是指城墙、门楼,“隍”是指城墙外包围的护城壕、护城河,其作用是保护城内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特定时节,人们都会到城隍庙祭拜城隍,祈求平安喜乐,因此形成了丰富的节庆活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上海城隍庙-豫园这一文化品牌,上海城隍庙是长江流城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风雨沧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庙也历经兴褒。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神,多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呈现出长江城隍庙的文化底蕴。上海城隍庙从清末民初以来,和周边的园林、市场以及老街里巷融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区域的代名词。上海开埠以前,城隍庙是上海民众唯一的游乐之处。它代表了上海的历史与传统,是上海本土文化的一个载体。多年来由庙市发展形成的庙会文化,几乎囊括了宗教、商业、民俗等民众物质、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被誉为上海滩旅游的名片。

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区概况

西市街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城厢区,东至北市街,西至护城河,东西长400米,宽5~14米,是传统的城厢区的商业中心,所处区域位置是川沙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核心之一。

西市街是传统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西市街在历史的形成中离不开集市的推动作用。明代中后期,江南棉作与桑蚕经济日益发达,与之相配套的织造手工业也相继发展。如与织造有关的“毛巾业”、“缝纫业”、“三绣业”更是被认为是川沙的传统经济特色。

这种因商品经济而催生的固定交易场所,顺理成章的命名为“市街”。川沙城区在2000年形成了川黄路-北市街、西市街、新源路、临园路为主要构成的小商品零售业态,以川沙城区为中心,辐射了周边大片区域,发展到2004年前后,为了规范化经营业态、改善街道形象,对街道进行了整改,在临园路南侧利用原本的临园小学迁移之后的场地,集中设立小商品市场,繁荣一时,但是也造成了西市街跟川黄路-北市街、西市街这种原来老街的逐步衰落。后来到2010年,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人们通往市区的快速交通建立,消费场所逐渐往市区转移,并且由于网络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购物的兴起,加上手工业小商品产业的转移,兴盛一时的川沙小商品市场迅速的没落,街道商铺大量的空置,同时老街巷原本落后的居住条件也导致住户也纷纷外置房产,搬迁到居住条件更好的新小区,致使西市街、北市街这样的老街区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而后时间来到2016年,迪士尼旅游度假区开园,带来了几百万的旅游人次,也带动了浦东地区的旅游配套发展,迪士尼南部形成了以连民村为模板的乡村旅游及民宿度假产业区。北部形成了以川沙城区为主的古镇旅游以及相关酒店配套产业群。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格局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生活需求,古镇改造,除了加大对市政设施的投入外,还应充分发掘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改造建筑进行功能业态的恢复和置换,让传统建筑重焕新生。

2.2 研究区现状分析

西市街在70年代街道铺设清水泥路面,街道路面上很多阴井盖,路面坑坑洼洼,西段保留了原有的街道尺度7.2米,东段街道尺度为12.9米宽度。街道狭窄且缺少公共活动的空间,整个街区缺乏活力。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原本作为社会生活中心的关帝庙、城隍庙、天后宫等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公共功能的缺失,导致外来游客无法近距离感知精美的建筑风貌。

为更好的保存于利用西市街的历史资源,延续川沙历史文化脉络,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本次针对西市街及其相应附属重要节点场所实施风貌保护与整治工程。

3 风貌提升及重点实施评价

3.1西市街街区改造定位

西市街的建筑现状特征是“历史发展痕迹显著,建筑风貌界限突出”,西市街北侧建筑风貌以清末民初建筑风貌为主,重点突出浦东川沙地区传统商业民居建筑风格,整体设计以统一街区风貌为原则,增加传统的设计元素。

多样的人口、多元的文化和丰富的民俗生活是西市街历史街区的主要文化特色,围绕“民俗庙会街”的定位,采取以主题文化活动为特色,以民俗文化活动为主线,以传统居住商业为支撑的策略,塑造多元的街区生活,恢复街道活力。

针对西市街的现状情况,原本设计仅针对街面做一轮修旧如故的更新,保证风貌,随着现场调研以及前期拆除工作的进行,城隍庙、仰德祠以及关帝庙三座历史建筑深厚的历史浮出水面,让人们回想起当面街道的繁荣,因此项目的整体设计方向发生了改变,植根于古街传统文化,借助于城隍庙,关帝庙等场所的宗教节庆活动,发展当地的传统民俗商业,将其打造成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庙市街”,突出群众性、娱乐性的旅游集市商业特征。与迪士尼形成一中一西,一古一今的川沙新镇综合旅游休闲区。

3.2民俗活动(西市街祠祀建筑群)功能提升

城隍庙是西市街上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整治城隍庙右侧空地,形成内围广场,为城隍庙有提供一个充分的展示界面,也为以后的宗教节庆活动预留一个比较充分的场所。仰德祠位于城隍庙东侧,根据古地图,仰德祠又名同善堂、龙神祠,仰德祠。关帝庙,旧为元刹崇福庵址,明嘉靖年间里人乔晟重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其孙楠,曾孙拱薇改建成关帝庙。同治五年(1866年),由同知何光纶主持重修旋圮。光绪三年(1877年)由同知陈方瀛进行较大修建,把正殿向前移了五尺,还修了后楼,并添配岳武穆神主。庙内曾有咸丰七年(1857年)所颁御书“万世人极”匾额。

在设计团队及同济大学朱宇晖教授团队的实地勘察过程中,根据现存建筑的构件及结构做法推断:城隍庙主体基本为史料记载的明嘉靖年间原建、清乾隆年间修整;仰德祠内金柱及柱础可能为明万历年间原件,其余基本为清道光年间重建;关帝庙为清中晚期建筑。三座建筑均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尤其是城隍庙,是目前上海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城隍庙木构建筑。

针对这三座古建筑,提出了修旧如故,传统与现代协调统一的原则:把握“修旧如故”整体思路,明确以传统布局为基底,协调旧建筑改造及新建筑材料的点缀,延续现有空间风貌。

1)根据史料片断记载,扩大研究范围,寻找临近地域可资借鉴的相近时代、相同类型建筑蓝本,参照风土样式,同时较多参考(中晚清)《营造法原》样式修复仰德祠与关帝庙;较多参考(宋)《营造法式》样式修复城隍庙大殿。

2)严格保护现存古建结构及历史痕迹构件,被损构件尽量修补粘结,尽可能不做替换,遗失构件按原样制作补齐,且在最后的面层色彩上予以区分,做到大场景统一,新构件可辨,历史变迁可读。新恢复构件适当采用现代材料,取“和而不同”的方式,从更高层次体现对原有古建历史遗存的尊重。

3)古建筑周边进行保护性挖掘,寻找历史建筑及场地遗迹信息,为古建筑格局增补及场地设计提供引导及支持。

处理好旧建筑改造中新材料、新形式的运用与协调,通过建筑与环境、空间、材料、结构、景观雕塑、装饰、室内、构造细部等一体化设计,视线新旧在质感和形式上的对比统一,传承传统语汇,承而不乱。

综合考虑西市街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历史遗存和人文特色,以城隍庙、仰德祠节点和关帝庙为核心梳理街区的传统空间肌理,结合文化活动和生活行为模式研究,构建与文化延续、活力重塑相适宜的街区空间格局,重现传统街区风貌,兼顾物质环境条件和人文活动特色,以营造有代表性的活力场景,展现街区人文内涵,带动街区活力复苏。

3.3西市街街区建筑单体改造方案

上海地区诸县城隍庙及其行祠,作为阳间官署建筑的阴间投影,多与其他地域城隍庙建筑具有如下相似布局特征:1沿中轴线布置庙门、仪门(即二门,背面向北通常为戏台或戏楼,此建筑也可与庙门合为一体)、大殿、寝宫;2在中轴两侧厢廊布置各司;3在中轴院落东西两侧再分列轴线,杂糅奉祀财神、痘神等其他泛道教神祇,以最大限度增加香火收入。

经过现场测绘,城隍庙正殿三楹,后为寝宫,前为戏台,两廊为十司殿。正殿之东西各建厅事,东厅南叠石为山,有古银杏树,大10围。南有阁3楹,阁东为放生池。另有西花厅、库书厅,外有围墙。光绪二十五年,杨斯盛捐木重建。文庙一度设于庙内。现存庙屋为县供销社所用。

城隍庙——推测复原总平面图

3.3.1 城隍庙

城隍庙大殿的屋顶的升高模数符合宋代《营造法式》屋面的“举折”法,而与清式屋面的举架式有所区别,表明城隍庙主体为明代建筑。

首先,大木作主体梁架体系维持不动,参考嘉定城隍庙大殿,将局部丢失的部件补齐,予以恢复。梁架主体构架适当归安,抱厦主体构架归安并保持现状的杂糅风格。抱厦檐口加飞椽,发戗部位需重做为嫩戗发戗。主体构架后部经探测发掘,尚有一已毁单步,修缮并保持适当识别性,用作辅助功能。

其次在小木作部分,尽量恢复大殿正面整排落地长窗,包裹抱厦在内,形式参考松江方塔园兰瑞堂,如格眼部位用满天星,裙板用如意头等,绦环板部分用夔龙纹,以展现其雅隽的明中晚期时代特征。

最后在瓦石部分,在充分挖掘室内外历史地坪的基础上,厘清历史布局、历史标高、历史铺地材料与方式,参照现存遗迹还原大殿室内地面与室外台基、月台、勾栏状况。大殿正脊修复时采用普通的雉毛脊,以展现其流畅利落的时代风格。大殿两山清水砖细搏风、墀头按明风处理为宽大厚重形式。

3.3.2 仰德祠

整体型制尊重其明草两套体系现状,对整体构架进行拨正归安,对朽烂严重的柱脚进行墩接。对严重损毁的南北船篷轩荷包梁进行补配。对东西鹤颈一枝香轩的上层轩梁也补配完整,突出轩梁出头部位的浑厚饱满。对四周残损斗拱(牌科)要用粘结材料复原,并用钢构件补强。重做祠堂核心部位“鸡笼顶”梁架,并因地制宜改为长方形。明草两套体系间的覆水望砖做透明处理,同时展现两套体系的魅力。发戗仍采用水戗发戗,以持纪念性建筑所应有的庄严与厚重感。

同时仰德祠内步柱顶部的藻井以及顶部有着保存完好的草架,重点还原出此处原有的华丽的鸡笼顶,草架位于吊顶上部,周圈轩梁雕刻华丽。

H:\西市街城隍庙,关帝庙专篇\照片-城隍庙\资料\城隍庙\4a.jpg

3.3.2 关帝庙

型制上对整体构架进行拨正归安,对朽烂严重的柱脚进行墩接。对严重损毁的大殿前轩进行补配,并保持识别性。厢房、庙门部位梁架统一按东厢房现存梁架形式处理,并补齐缺失各柱。从现存的轩梁、坐斗孔及轩孔,及屋架椽子的角度,推测出原有的轩顶为“扁作船篷轩”,因轩廊的柱距为1260mm,因此杆廊只有一套坐斗及轩桁。

其余如大殿、厢房、庙门门窗均按清中晚期建筑风格补配,适当简洁化处理,格眼处按柳条窗,裙板处用如意头。

4 西市街历史街区功能提升

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类交流的空间,是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聚集地,以及可以进行计划和自发的社会互动之地。以庙而兴的西市街,如今由于整个川沙新镇旅游度假区的打造,结合民宿,节庆活动,加上连接了现代商业地段,重新注入了街区活力。

2015 年,关帝庙又率先重修开放接待香客,每逢初一、十五就有大量香客前来朝拜。庙门的匾额是“义薄云天”,庙内曾有过咸丰七年(1857年)皇上颁的御书“万世人极”,现在 在没见到。关帝庙还设有财神殿,武财赵公明元帅,塑得龙精虎猛,栩栩如生。

2020年3月,西市街城隍庙重建后也接待香客,城隍庙被称为 “川沙灵根,祈福圣地”。 东厝西南角的 400年古银杏一片葱茏,树冠硕大。每逢传统节日来临,川沙城隍庙都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公益、 慈善和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社区居民、社会大众认识和参与 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实践。当年10月25日重阳节,即举办了“爱老孝亲、川沙灵根”的主题敬老活动。除此之外,其他前来游览,特别是来迪士尼游玩以后客居于西市街民宿中的游客,称赞西市街是一条接地气的、闹中取静的小街,白天热闹非凡,夜间宁静。

除了外来游客观光以及节庆期间的丰富活动,西市街也并没有丢失他作为传统商业街巷的功能,仍旧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早上起来不想自己烧早饭,西市街上众多的烧饼铺、生煎馒头铺、包子铺;传统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粢饭)”、一如以往,应有尽有。 一条小街上,刺绣店、旗袍店、羊绒店,各式衣铺各种款式任你挑选。那些“老掉牙”的理发店,修眉、刮胡子、掏耳朵,这些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5 结论

西市街改造开放以来,形成了良好的业态循环,成为了川沙城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整体的设计既恢复了历史传统文化,也满足了当代的生活需求,是传统庙宇建筑跟现代生活相结合的一次探索跟实践,同时迪士尼每年引入的大量的游客、地铁2号线的贯通为川沙带来张江园区乃至陆家嘴地区的高素质人才租房跟落户,这才能够持续为整个街区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常青,朱宇晖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编写.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祠庙建筑与园林建筑 上海庙园THE CITY TEMPLES AND ITS GARDENS IN SHANGHAI: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04.

[2]  朱宇晖, 路秉杰; 上海传统园林研究,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9.12.

[3] 赵永浩,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到历史街区活力复兴[D],天津,天津大学,2006

[4]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25(10):107-113.

[5] 张传勇.省城隍庙考[J].清史研究,2004(03):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