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76设备制造技术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C-276设备制造技术规定

李树仓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苏州设计院

  1. 总则

由于设备材料的特殊性,制造厂应根据设备结构和材料编写设备质量控制计划,在质量计划流程中应注明记录点(R),停止点(H)以及见证点(W)。质量计划经校核、批准送需方审查后方可按此质量计划进行产品制造。

设备加工制造场地设在专门的清洁工作厂房,与一般钢制容器制造场地严格分开。工作厂房应清洁,地面应有光滑覆盖,墙壁和天花板本身不得产生灰尘,厂房应能良好地防止来自外界的污染。

所有切割、成型的设备和工具(滚轮、压力机、起吊装置等)均应擦洗干净并采用保护装置,确保没有氧化皮、油污、铁屑等有可能污染特材材的杂物。

洁净场地的工作人员每天必须认真清扫灰尘和杂物,保证装备/工具和场地的清洁,并设专人检查和监督。

洁净场地内及周围10m内严禁打磨施工,不允许黑色金属进入洁净场地。进入洁净场地的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换鞋,操作者要穿着洁净工作服和戴洁净手套。

N10276材料设备吊运时,应用软索、套有橡皮管的钢丝绳或尼龙带;用夹具吊运时,接触N10276材料部位应垫非金属软物;小型零件应用专用不锈钢器具盛放。

划线、下料及开孔加工:

在特材上画线使用金属记号笔,只有在后续的加工工序中能够去除的部分才允许打冲眼。能用剪切下料的全部在剪板机上进行;坡口加工在刨边机或铣边机上进行,坡口尺寸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并保证坡口的成形质量,为后续的焊接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对于无法进行机械加工下料的,采用高压水刀切割或水下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前应在割缝近两侧采取措施避免飞溅影响,切割后非机加工割缝表面必需彻底打磨干净。

打磨只能使用不含铁离子的尼龙渗合氧化铝的砂轮(或奥氏体组织的特材丝刷)打磨,并不得有过热现象。

切割完毕对坡口表面进行着色检验,以检查是否分层、裂纹等缺陷。

接管开孔应采用车床、镗床机加工,无法进行机械加工应采用等离子切割。

2. 封头

封头压制工艺必需由制造厂确认,并派专人全过程质量监控。

N10276材料成型时须采取如下措施:

压型前对N10276材料表面进行检查,不允许板材表面有划、刻痕,展开料边缘应车削加工。

成形时应加无污染润滑剂,封头压形胎(上下模)的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

N10276封头采用整体冷压成型。若需热成型,其制造工艺需得到最终用户确认,并需产品试板复验其力学性能和腐蚀试验。

封头成型后用相当于封头内径弦长样板检查封头内表面的形状公差,其最大间隙要求:外凸不得大于封头内径Di的1.25%,内凹不得大于封头内径Di的0.625%。其他尺寸公差按相应的技术规定执行。

封头压型24小时后内外表面作100%PT检查,按JB4730-2005 I级合格,以确保成品封头没有裂纹产生。封头成型后进行超声波测厚检查,其最小厚度不小于图纸要求最小值。

并对封头成型后进行超声波测厚检查,其最小厚度不小于图纸要求最小值。3.2.6利用车床、镗床机加工各接管孔及坡口。

基本工艺流程:下料   刨拼接坡口   拼焊    焊缝检验    车坯料外圆   板材表面检查    成型    焊缝成型复验、尺寸检查、封头测厚检查   车高度及坡口    镗孔   清洁。

3.筒体成型和组对

筒节确定原则是优化焊缝布置,避免开孔、垫板等覆盖焊缝和大的拘束度处。筒体在卷制成型时,卷板机辊筒表面应清理干净,C-276板表面应贴上保护层(薄膜),以防特材表面受污染。筒体成型前需对压头胎及卷板机滚轮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并在成型设备上或N10276材料表面铺垫隔离层,滚轮架辊子均应采用橡胶轮,压头胎上部垫保护层,或其它有效措施。筒体下料应保证主焊缝错开开孔边缘一定距离。

筒体下料时必须按上下封头尺寸配作。筒体展开长按封头实测尺寸配做,要求筒节同一端面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之差不大于内径的1%。

为了保证筒体成型时不出现调角及错边,在加工筒体时须保证两对边平行,相邻边垂直,测量方法为用以弹簧称测量筒体板的两对角线,要求两对角线差小于3mm。

筒体经成型、组焊后镗孔:

筒体成型、组焊后对焊缝进行射线探伤(A、B类焊缝100%)和100%渗透检查,分别按NB/T47013.2-2015 Ⅱ级、NB/T47013.5-2015 I级合格执行。

无损检测合格后进行机加镗孔。

基本工艺流程:下展开料    刨纵环缝坡口   成型、组焊、校圆   检验   划线    镗孔及坡口    修磨坡口    清洁。

  1. 焊接

焊材所使用的焊丝ERNiCrMo-3、ERNiCrMo-4或ERNiCrMo-10必须满足SFA5.14《镍和镍合金光填充丝和焊丝标准》;焊条ENiCrMo-3、ENiCrMo-4或ENiCrMo-10必须满足SFA5.11《手工电弧焊用镍和镍合焊条标准》。

焊工必须经过C276材料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该设备的焊接。

施焊前应按NB/T 47014-2011进行焊接工艺评定。采用电源应为直流电源且具有陡降外特性. 并具有陡降外特性,且应具有高频引弧、电流衰减、提前送气及滞后断气等功能。

车间应清洁、干燥、无灰尘。无黑色金属的切割、焊接、打磨工作。

坡口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焊前坡口两侧70mm范围内母材内外表面必须用丙酮彻底清洗去除油脂等污物。焊接采用手工(自动)钨极氩弧焊+手工(自动)电弧焊。C276的焊接建议全部采用手工(自动)钨极氩弧焊。有条件宜采用等离子焊。

为防止空气污染,焊接时焊缝应采用有效的惰性气体(为高纯氩气99.99%)保护措施,当焊肉厚度达到6mm以上时方可撤销背面保护。焊缝表面不应出现蓝色。

焊接时层间温度小于93℃。焊前焊丝去氧化皮和焊条头去头,在每次焊接停顿再焊前也必须去头。双面焊时应采用机械方法清根并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对不合格的焊缝返修按照返修工艺执行,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镍基合金的焊接接头应按照ASTM G28-A法进行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合格指标为不超过6.5mm/年腐蚀率。

焊缝无损探伤要求应符合施工图(工程图)、本制造技术规定及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4.2.5条相关规定执行,探伤标准及方法按符合     NB/T 47013中有关规定执行。

5.设备总装通用要求

清查核对零部件是否符合其图样及工艺要求。按排版图、管口方位图组对。环焊缝组对利用胀圈工装控制筒体圆度及直线度。设备划线开孔要严格检查,并经责任人员认可。开孔时,内表面进行防污染保护处理,组对焊接各人孔、接管组件时,控制法兰面距离偏差。

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为验证设备的强度、致密性、密封性、确保设备在生产中安全可靠运行,按《容规》及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设备卧置进行水压试验,由于设备壁厚较薄、长度较长,为保证塔器卧式水压试验时筒体不变形,采用多支座支撑,支座使用时为了保证材料表面不被划伤,垫板表面衬橡胶板。

按图样要求对设备作总体检查,合格后进行水压试验。换热器的耐压试验一般应按先壳程、后管程的顺序进行。压力试验必须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保证不大于25mg/l。

水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值后保压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整个试验过程设备本身应无渗漏,无可见的异常变形,无异常的响声。水压试验后内部水份排净,并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记录并出试验报告。

水压试验合格后按图纸及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经检查无泄漏,保压不少于30分钟即为合格。

以上试验和检验要求与需方图纸要求不一致时,以需方图纸为准。

试压前清洗设备表面,试压合格后,对设备内表面进行铁离子污染试验。所有试验合格后,先阴干并用热吹风机进行内部干燥,严禁采用压缩空气吹扫。

压力试验合格后镍基合金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并进行蓝点法检查,无蓝点为合格。检验必须有检验责任人员到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