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3

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张金平

湖南水总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我国属于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占地面积是比较广泛的,并且农村人口数量比较大。在农村发展时期,对于农田的灌溉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也和农业经济综合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增快,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开始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问题。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联系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总结各项管理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各项管理我呢提,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促进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完成。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业水利工程;农村发展

引言:在国民经济建设时期,农业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要想促进农业的显著发展,就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充分地显示出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给农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如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增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需要积极地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乡村新发展。

1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会限制到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农业水利工程包括较多的内容,对于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过通过大量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农村水利工程数量的持续增多,要想更好地满足管理人员数量需求,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会选择降低门槛,因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这个时期,由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无法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难以联系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因此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和价值。由于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因此会严重影响到农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

1.2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地应对各项问题

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时候,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加充分地掌握各项工作流程,选择合理的措施来应对存在的各项问题。不过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些农村水利工程单位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因此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过于随意,没有选择合理的措施来处理各个细节问题,水利工程施工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部分工作人员在遇到问题之后,难以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整体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因为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之间没有一个正确的交流,业务管理难度较大,而且会影响到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

1.3管理水平不足,难以充分地发挥管理效能

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农村水利工程项目涉及到的管理内容比较复杂,所以会给管理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在这个时期,一些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还是会选择传统的管理措施来管理控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果较差,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和价值。传统的管理方式会受到管理人员个人能力和工作经历的影响,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比较差,难以有效地针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开展动态管理,也无法及时地调整各项数据信息,难以充分地显示出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不仅如此,要是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员仅仅是重视眼前的管理工作,没有和农民群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因此农民群众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过程中,也不愿意提供更多的配合,进而会严重限制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1.4管理工作监管力度不足,无法有效地应对潜在的隐患

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时候,一些施工单位没有设置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因此管理人员在管理时期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对于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也无法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如此,在进行实践的时候,由于缺少监督管理的环节,工作人员不愿意积极地调整和完善各项工作方法,管理工作的开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后续施工的时期也会遇到较多的问题。

2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法

农田水利工程属于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能够给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解决农业生产灌溉问题和排水问题,保障农村地区处于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正确进行施工管理工作,使其发挥更加良好的使用效果,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这样几种:

2.1土地流转,充分地发挥规模效应

如今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浇灌规模化经济效益比较低,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能够选择借助土地流转或者是集中管理的措施来消除存在的各项问题,充分地显示出规模效应,要想更好地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完成,显示出规模效应的作用和价值,可以选择这样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设置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到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把土地流转给新型的经营主体。而且需要设置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第二种就是改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可以选择设置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制度的方式,给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可靠的流转平台,保障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配置;第三种是增加资金制度力度和技术支持力度,政府部门需要增强对于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给予更多的资金帮助和技术帮助,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落实这些方法,能够更好地配置土地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而且可以显著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2.2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第一点是设置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出台响应的政策,知道有关部门设置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时期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需求。通过设置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可以更加有效地评估和监督工程质量。第二点是增强项目管理力度,有关部门需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项目设计以及项目施工等环节,而且需要增强对于施工单位的监管,使其严格地按照相关的需求来开展施工;第三点是设置质量信息平台,有关部门需要设置质量信息平台,积极地交流和共享相关的质量信息,实现增强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第四点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设置质量终身责任制度,各个主体需要终身负责自己建设的水利工程,在这个时期,要是水利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就需要及时地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五点是增强社会监督管理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地参与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可以选择聘请第三方来开展质量评估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体系,有效地应对存在的各项质量问题,实现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设置科学的建设规划

第一点需要去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该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气候条件,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各项需求,在进行调研的时候,需要掌握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明确土地使用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之后以这些信息数据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设置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第二点是正确设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在设置建设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而且需要联系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全面的考虑。部分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要积极地使用节水灌溉技术。部分地区比较贫瘠,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改良扥工作。在设置建设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第三点需要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这个时期,需要全面地收集各项数据信息,开展全面的研究分析,评估规划设计的操作性,促进规划方案可以更加顺利地落实。不仅如此,在落实施工规划的时候,需要参考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持续地调整和完善施工方案,如此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设计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4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改进建设标准

第一点需要设置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个部门积极地进行配合的投入制度,政府部门需要增加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持力度,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选择设置专项资金来开展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积极地指导各级政府来不断增加支持力度。其中政府部门也需要设置完善的 协调配合制度,鼓励各个部门共同开展项目规划,保障各项资金得到更加充分地使用;第二点需要丰富资金的来源,积极地引进社会资本来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设置更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够选择借助银行贷款和外资合作等方式来增加社会资本,也能够选择借助公私合作的形式来减少建设成本。不仅如此,也可以选择设置完善的激励制度,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第三点设置健全的建设标准,需要按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建设标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可以满足相应的标准规范。在设置建设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各项影响因素,保障工程项目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在实施工程项目的时候,需要增强对于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保障项目可以严格地按照标准规范来完成施工,如此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强工程质量。

2.5持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农田质量

第一点是需要增强技术培训力度,对于有关部门来说需要按时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帮助工作人员可以熟练地使用各项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而且需要设置完善的交流平台,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交流工作经验,总结工作时期存在的各项问题,实现有效地增强整体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二点需要增强施工队伍建设和管理力度,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工程效益。因此需要增强对于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力度,正确开展动态管理工作,使其可以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有关部门需要按时评估施工队伍,按照评估的结果来进行奖惩,实现提升施工队伍的积极性;第三点需要积极地使用各项先进的技术,各个机构需要积极地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研发工作和推广工作,重视对于先进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引进,积极地进行推广和使用。如此可以有效地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第四点需要设置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借助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在施工时期可以具备更加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保障工程质量可以满足规范要求。而且需要设置质量责任制度,掌握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具体的职责,要是产生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2.6积极推广农业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在这个时期需要按照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管理需求,持续地改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基础建设,增加信息主干网的覆盖范围,打造更加完善的三级信息骨干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如此也可以设置更加健全的网络信息平台。在这个时期需要参考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和管理需求,积极地引进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持续地提升水利信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提升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整体的安全水平。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时候,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队伍,如今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始广泛的使用各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要是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进行负责,就容易产生安全风险。不仅如此,需要重视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地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增强教育培训力度,可以打造更加专业的施工队伍。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时期,农业水利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需要持续地增强管理力度,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可以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和价值,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增亭.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9):85-86.

[2]袁劲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52(09):116-117.

[3]张荣庆,何兴民.论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投入机制问题与效率对策[J].云南水力发电,2023,39(09):332-335.

[4]郑如鹏.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路径之思考[J].山西农经,2023(17):145-147.

[5]王雨杰,邱昕恺,胡荣祥等.浙江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三化”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机,2023(05):13-15.

[6]孙建娃.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6):99-101.

[7]蒲兰.新时期农村水利服务和建设管理路径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5):81-83+105.

[8]王建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及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2,13(15):156-158.

[9]戴成根,张平,王正.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质量控制研究[J].居舍,2022(21):56-59.

[10]冉金斗.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及管理探究[J].南方农业,2022,16(14):217-2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