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转型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产业数字化转型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探究

颜世宇  胡丹  李维康 李雪 梁月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30000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创新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学者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及企业如何在新工业背景下抓住数字化机遇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本文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中心,“企业管理创新路径”为研究目的,梳理数字化时代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从企业实际出发,研判企业针对数字化管理的现状及短板,探究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创新路径,旨在帮助读者厘清发展脉络,了解转型后果,最后本文提出对未来企业数字化管理创新的一些期许。

关键词: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创新;创新路径

一、企业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不同阶段、规模、性质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在数字化时代,需要结合本企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先要挖掘数字化管理难点,再对症下药,开辟数字化管理创新路径。

1.1缺乏数据治理能力,频发数据风险

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数据是数字化的关键词,精准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会在数字化转型这场战役中赢得先机。首先,企业在数据治理方面没有统一、规范、科学的数据治理体系,导致数据无法在日常业务中体现。其次,未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导致企业无法对数据资产进行统一处理,由此内部数据无法共享,极大地阻碍了信息的有效利用,“信息孤岛”现象多见。

1.2管理思维延迟,缺乏数字化管理意识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走访一些传统企业的管理人员,询问其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他们会普遍将数字化与电子商务划等号,有些甚至对数字化毫无概念,老套地认为发展好实体才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

1.3数字化管理人才短缺

数字经济作为近年席卷而来的新风向,与传统实体经济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企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数字化管理的能力,遇到数字化问题不能正确识别判断,导致无法针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企业内没有兼具数字化管理与数字化应用的人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一是管理人员没有数字化思想,但是传统管理能力强;二是部分新入管理人员虽然有数字化思想,但是只浮于理论层面,并没有实战经验;三是兼具传统管理能力与数字化思维,但并未使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数字化管理人才的缺口应尽快补足。

1.4数字化管理技术

设施落后,资金短缺。受到以上难点及一些外在因素的困扰,我国数字化管理技术一直停留在网络办公。首先,这些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跟不上运行,更不能顾及数字化的资金投入,这些企业没有数字化的资本,就无法紧跟时代掌握生存法则。其次,企业数字化管理还未形成普及所有项目的信息化平台,导致业务交互性差,极大影响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质量。

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管理学的五大职能之一,企业管理顺应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有了多方面的蜕变。

2.1有效进行资源识别,促进资源流通

数字技术帮助企业管理者在短时间内、低成本有效获取企业内外资源的动态情况,增强了资源的流动性,相较传统企业的局限性,可以更快识别对企业发展有用的资源。除此之外,企业通过快速获取资源的能力,跟随情境变化,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快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强大的市场地位。

2.2企业管理成本显著降低

如今,我国许多传统产业依然需要依靠大量劳动力生产经营,无法跟上数字化的时代潮流,生产的产品也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依靠数字技术,比如财务机器人,可以替代基本财务人员的工作,且效率更高。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生产经营,降低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帮助企业留住顾客群体、稳住自身的经济利润,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业经济的融合,贯彻党的二十大思想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赋予的内涵,还帮助企业节约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

2.3企业管理流程得到优化

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企业计划、决策、审核、反馈、售后等按部就班似的多环节的管理流程,部门间的界线划分被模糊化处理,管理者做出决策之后,通过数字技术将信息传递到企业各个层级,不需要逐级通知,有力地提高了部门间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结构扁平化发展,缩短了企业管理流程的距离,不断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2.4企业组织弹性化,管理模式更具灵活性

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最新的管理要素,影响了传统组织结构、流程,改变了传统的交易、交流方式,企业组织为了适应复杂化的供应链体系,实行极小化的自由组织,自由组织的生产模式更柔性,决策更分散,管理实现平台化。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下,企业管理有很多需要创新的地方,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机器更替,其涉及的工程非常宽泛,组织架构需要适时调整,工艺流程需要与时俱进,人与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企业需要不断自我评估,在不断试错、动态优化的进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3.1统一思想,丰富企业文化

就企业而言,转型相当于一次重大变革,面对变革,企业要有走出舒适圈,拥抱新事物的勇气,平常应注重对有排斥心理的员工给予耐心疏导,企业管理者必须对老旧、错误的观点给予指正,及时给员工灌输数字化思维,争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将数字化管理理念传输给企业员工。

3.2推进资金注入,统筹资源分配

就转型成本来说,许多中小企业可能无法承担数字化所需负担的成本,比如前期高端数字技术设备的引进更换、新旧员工的数字化培训费用、生产流程更改、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后期可能要面对数据错误、信息流失等潜在风险成本,这些成本预算是企业直面数字化转型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3.3制定数字化战略,勇于求新

优质的数字化战略如虎添翼,在数字化转型成为主流的今天,企业应思考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内容如何求新求变,再根据管理内容制定数字化战略。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抓住产业数字化转型机遇,更多地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研讨制定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利用数字资源构建企业优势。其次,更新企业的管理规定,确保企业制度能与外界环境有关联性,不能闭门造车。企业管理制度执行方面,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搜集消费者购买偏好,找到消费者偏好异质性,针对性地给消费者进行线上推送宣传,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留住消费者。

3.4强化数字化安全管理,严防数据风险

数字技术给企业日常管理带来了明显变化,企业数据的信息和价值属性一旦被非法窃取、不当利用,就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损失,数据安全问题成为数字化的巨大挑战。从技术层面来说,企业本身应注重系统安全管理,及时进行服务器维护,设置网络防火墙,对日常传输的数据进行权限、加密设置,还应进行数据的安全备份、风险评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诱发产业数字化转型下,给传统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数字化人才短缺、传统管理思维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企业资金跟不上运营,技术、设备老旧。面对新时代发起的挑战,企业管理需要适时变革创新来迎合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寻求生存之路。首先,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树立变革的信心,统一企业要进行变革的决心,用坚定的企业文化感染每一个员工。其次,企业需要制定变革的战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推进转型过程的资金运作。最后,企业需要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数据风险带来的副作用会导致功亏一篑。所以,探究企业管理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下的创新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周而复始,不断地实践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蒋樟生,徐承浩.城市5G技术试点建设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实验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23(2):1-14.

[2]张楠.工业互联网成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N].中国工业报,2022-09-20(3);

[3]段非平.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J].中国报道,2023(2):61-63.

[4]余畅,马路遥,曾贤刚,等.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节能减排?[J].中国环境科学,202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