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质量中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食品工程质量中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紫璞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市场监督管理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017200

摘要:食品安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性。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其中主要贯彻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8%以上,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食品工业化发展背景,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指导,探讨当前食品工程质量中食品安全管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夯实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根本。

关键词:食品工程质量;食品安全管理

1食品安全概述

1972-1974年,发生世界性粮食危机,特别是是最贫穷的非洲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粮食短缺,为此联合国于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并首次提出了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安全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随着时间的推进,食品安全被重新赋予全新的含义,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其中食品卫生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而食品安全则被解释为:“对食品安全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食品安全这一概念,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而本文所提到的食品安全参考GB/T22000的定义: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或(和)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2食品工程质量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①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部分民众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缺乏防范意识,不能主动监督与举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要联合电视、报纸、微博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如食品添加剂的常见类型、主要危害等,引导民众充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宣传过程中,采取图文、视频等形式,利用民众易懂的语言宣传晦涩专业的理论术语和政策法规,充分考虑民众的接受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的宣传效果。同时,要积极开辟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居民通过电话、邮箱等渠道举报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工作人员要及时反馈调查并反馈处理进展,从物质、精神等方面为热心群众提供奖励,有效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②集中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活动。针对当前部分食品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专门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引导种植户、养殖户深入学习种植、养殖技术,详细讲解种植、养殖方面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指导种植户、养殖户改变种植、养殖的理念和模式,如减少化肥使用量,禁止喷洒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同时,集中培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督促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政策制度,禁止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主动发现与处理当前食品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2.2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①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②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也应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产品。③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不仅要加强监管和合作,还应将宣传教育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氛围的有效途径。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政府可以帮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食品选择和消费知识,从而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选择优质健康的产品。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制作并播放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在社区和学校开设食品安全讲座、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旨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食品安全信息,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政府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和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政府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公众需求,不断完善宣传教育策略,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2.3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非常重要。食品安全检测是对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而食品安全标准则是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基准,其规定了食品中各类有害物质的安全限量等指标,依此判定食品是否安全,从而为监督、管理、控制食品质量提供核心的科学依据。对农贸市场进行日常巡查,检查农贸市场内各类食品经营者是否亮证经营、明码标价,并查看市场内的肉菜销售摊位是否存在销售不合格或超过保质期的肉类、蔬菜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立即要求经营户进行整改,并现场督促经营户加强对肉类、蔬菜等产品的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对食品市场内的商户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各经营主体是否有过期食品、“三无”产品等,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检查农贸市场内是否存在出售活禽情况,防止市场内出现活禽宰杀行为。对经营不合格或超过保质期食品、蔬菜等农产品的商户进行行政处罚,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各经营户立即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4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

针对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不力问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应结合行业特点,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并提高食品安全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以进一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①搭建食品安全供应链联动式预警机制。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不能忽视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应建立涵盖供应链上、中、下各个节点的预警机制,实现及时预警,并采取针对性应对举措。为了避免出现“木桶效应”,还需要形成食品安全供应链联动式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牵头各个节点,统一节点数据接口,实现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互通共享,形成集群式的协同效应,降低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②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食品安全供应链联动式预警机制的运行还需要引入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针对各个节点、各个主体建立多层级的风险评估体系,实时进行动态风险评估,一旦风险值超出警戒值,就会发出警告,确定食品安全警情,并寻求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③加强食品安全企业风险管理培训。为了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还应加强对食品安全企业的培训,并利用宣传标语、视频推广、定期培训等方式,让食品企业经营者及管理者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增强食品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承担着关键的责任,只有通过协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的挑战,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在食品安全的维护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构建起一张坚实的安全网,形成了相互支撑、协同作战的良性局面。只有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密切协作,才能够共同实现食品安全的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加安心、健康的食品环境。

参考文献

[1]章琳华,于阿立,董华,邵树楷,闫军剑.新版HACCP认证在粮油加工企业中的应用探究[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2(02):35-37+46.

[2]尚立成,高生宾,刘兰霞,寇宗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2(08):22-24.

[3]张玲,隋秀芬,密叶.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