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产科护理中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周盼 岑伟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产科 436000

摘要:目的:评价产科护理中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衡贯序法将其分为参考组(n=40)和试验组(n=40)。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负面情绪。结果: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产妇负面情绪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效率,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乳喂养指导路径;负面情绪

目前,母乳喂养被广泛认为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方式。原因在于母乳包含完整营养成分和多种免疫成分,有助于婴儿抵抗疾病,促进健康成长。此外,母乳喂养还能增强母婴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产妇更快恢复产后体型,降低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1-2]。但是,临床虽然重视母乳喂养,但常规产科护理中支持措施普遍缺乏系统性和个性化,未能充分解决产妇在哺乳期间遇到的具体困难。而相关研究显示母乳喂养指导路径通过采取专业化、系统化的支持教育,能够帮助产妇克服哺乳过程中的障碍,提高母乳喂养的实际执行率[3]。为此,本文选择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产科护理中实施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效果及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衡贯序法将其分为参考组(n=40)和试验组(n=40)。参考组:年龄21~36岁,均值(27.80±2.05)岁;分娩方式:29例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试验组:年龄21~35岁,均值(27.46±2.08)岁;分娩方式:30例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两组产妇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清楚本次研究内容;均为单胎妊娠;具备语言沟通能力,排除标准:确诊羊水过多等严重产科并发症;合并乳腺疾病;病例资料不全。

1.2方法

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基本健康监测、饮食护理、运动指导、产后恢复指导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干预:(1)心理护理:产前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初次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分析焦虑抑郁情绪成因,针对性提供一对一情绪疏导,指导练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等放松技巧,帮助调整负面心理。同时,鼓励患者参与产后抑郁症预防讲座和新手母亲支持小组,使其能在群体中寻找共鸣,增强心理支持网络。(2)健康教育:入院提供健康教育课程,初步讲解产后恢复、婴儿护理和营养补充等知识;产后2h教育产妇观察处理恶露、伤口渗血等常见产后症状;产后一周内通过日常护理互动,巩固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3)母乳喂养护理:产后1h,指导产妇通过亲子皮肤接触促进母乳分泌;产后2h,训练产妇掌握正确哺乳姿势和婴儿吸吮方法;产后72h内,每日进行三次的母乳喂养观察与指导,及时调整产妇哺乳技术,确保乳房得到充分排空,防止乳腺炎发生。此外,教育产妇识别新生儿饮食信号,以及通过观察婴儿排泄来评估母乳质量。(4)乳腺护理:产后即刻为产妇进行适当乳房按摩,促进乳汁流通;产后每天指导产妇学习乳腺按摩技巧、热敷等方法,以便应对产后涨奶等情况。同时,对于存在乳腺不适问题产妇提供相应药物。(5)出院指导:在产妇即将出院前一天,为其详细讲解出院后的生活和哺乳注意事项,同时,为其提供营养补充方案和活动建议,确保产妇在出院后能够维持良好身体和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和负面情绪。

(1)母乳喂养成功率=(混合喂养+母乳喂养)产妇数/总产妇数*100%。

(2)负面情绪:焦虑、抑郁,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混合喂养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成功率

参考组

40

9(22.50)

21(52.50)

10(25.00)

30(75.00)

试验组

40

2(5.00)

35(87.50)

3(7.50)

37(92.50)

x2

4.500

P

<0.05

2.2两组负面情绪比较

试验组产妇负面情绪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负面情绪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参考组

40

46.23±1.05

44.96±1.47

试验组

40

23.56±1.74

33.29±1.07

t

70.551

40.594

P

<0.05

<0.05

3讨论

母乳中含有完美比例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水,是婴儿初生后几天内的理想食物,能帮助新生儿建立初期的免疫防御系统,保护婴儿免受多种疾病侵袭[4]。在心理情感角度,母乳喂养时的肌肤接触可增强母婴之间的亲密感和婴儿的安全感[5]。为此,临床需要通过科学的产科护理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概率,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上显著高于参考组,这一差异形成可以归因以下因素:母乳喂养指导路径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情感支持,这不仅增强产妇的哺乳技能,也提升其对母乳喂养的信心和持续性。而通过定期评估和个性化指导,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妇在哺乳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有效防止哺乳中断的发生。此外,系统教育课程确保产妇能够获得关于母乳喂养的正确知识,减少由于信息不足或错误而导致的哺乳失败。此外,试验组产妇负面情绪低于参考组,这一结果反映心理支持在母乳喂养中的重要作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产妇有效管理产后情绪波动,降低产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效率,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郭志芬,邬俏璇,龙云,等.母乳喂养门诊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9):3457-3463.

[2]徐丽华,吴黎黎.母乳喂养指导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产后开始泌乳时间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6):1050-1053.

[3]涂丽.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5):25-26.

[4]莫敏,陈星红,张远.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应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J].中外医疗,2021,40(17):117-119,123.

[5]林桂英.产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