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临床诊疗技术与手术操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3

骨外科临床诊疗技术与手术操作

吕秀林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8161

摘要:骨外科作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骨骼疾病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还对整个医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骨外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和治疗骨骼相关疾病的医学领域,其中包括骨折、关节疾病、脊柱疾病、肿瘤等。本文将介绍骨外科临床诊疗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骨外科临床手术操作的类型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骨外科;临床诊疗技术;手术操作

中图分类号:R4


0 引言

骨外科,作为医学领域的核心部分,其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术技巧的进步,不仅与骨疾病患者的健康和福利紧密相连,而且对医学的整体框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外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技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还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患者资料,进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骨科医疗水平,必须加强对骨外科手术技术及术后护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以提高国骨科医生诊治技术水平。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骨外科临床诊疗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会介绍骨外科临床手术的各种类型以及常见的治疗手段。

1 骨外科临床诊疗技术的应用意义

开展骨科临床诊疗手段的研究,对于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现代骨科诊疗技术,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准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在手术中,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情轻重、体质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种诊治方式,可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提高生活品质。骨科诊疗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关系,同时也加深了患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理解与把握。对疑难杂症进行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对骨外科的诊治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骨外科临床手术操作类型

2.1骨折修复手术

骨折是由创伤、意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骨科常见病。骨折修补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修补,使其保持完整。具体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单纯的直线型骨折,医师可能会用石膏或者夹板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例如关节内或多个部位骨折,则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操作,例如钢板内固定、髓内钉或人工关节置换等。在做骨折修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术式。为了避免感染,操作时必须保持绝对的无菌。不仅要缓解病人的痛苦,还要缩短病人的恢复期,这需要很高的技术和经验。

2.2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置换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关节,另一类是自体。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是将病变的关节表面替换为人工合成的假体;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严重病变,如关节炎,磨损等。这类疾病可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不全,对病人的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是一种新的、健康的、平滑的表面替代损伤的关节表面,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减少痛苦,改善生存质量。人工关节置换术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保证手术成功及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术前,医师会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影像检查,如X光, CT, MRI等,以明确病灶的位置及范围。医师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状况,选用最适合的术式及假体。

2.3 脊柱手术

脊柱疾病在骨外科领域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疾病,涵盖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以及椎管狭窄等多个不同的分类。在国发病率较高,尤其以中老年人群居多,且多为慢性进行性发展。这类疾病会引发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多种症状,极大地削弱了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对于此类疾病可以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脊柱手术被视为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方法之一,涵盖了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和椎板切除等手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就是髓核摘除术与腰椎椎体成形联合术式。椎间盘切除手术主要是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等疾病,通过手术移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可以减轻疼痛并恢复神经功能。由于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临床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脊柱融合手术主要针对脊柱不稳和脊柱侧弯等问题进行治疗,通过手术手段将受损的脊柱部分进行固定和融合,以增强脊柱的稳固性和承重能力。随着微创理念在临床中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来处理各种嵴柱相关问题。为了加速脊柱功能的回复并预防感染,患者必须接受全方位的康复和药物治疗。在术后还需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使其达到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的工作状态。康复疗法涵盖了物理疗法、体育锻炼以及心理辅导等多个方面,其主要目标是协助患者逐步恢复其脊柱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力量,从而提升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生活品质。药物疗法涵盖了抗生素、止痛药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减轻疼痛、避免感染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2.4 肿瘤切除手术

骨肿瘤是一种常见于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可见于骨骼、关节及软组织。由于其种类及位置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一般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病理性骨折。目前临床上以外科治疗为主,主要有外科手术及保肢手术。癌症根治术是指将肿瘤全部或局部切除,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保肢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肿瘤切除,然后利用假体、自体组织、骨水泥等材料对其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及承载能力的目的。医生要结合肿瘤的种类、部位、大小以及病人的年龄、身体情况等来确定手术方法。对于骨软骨瘤、骨样骨瘤等良性肿瘤,医师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外科方法,例如:局部切除或刮削术。如果是骨肉瘤、尤因肉瘤等恶性骨肿瘤,就必须做更加复杂的肿瘤切除手术、保肢手术,并辅以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术后,病人需接受综合康复及药物治疗,以促进骨及软组织的愈合及防止感染。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及心理支持等方法,使病人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药物疗法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凝药等,以减轻疼痛,防止感染及血栓。骨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通过手术、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由于骨肿瘤对无菌环境及技术要求较高,为了取得最好的疗效,必须在术后接受综合康复及药物治疗。

3 常用的骨外科治疗方法 

3.1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一种不依赖药物的治疗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利用物理元素来达到治疗的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对物理因素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物理疗法被广泛地运用于许多领域。在医学上,理疗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中有各种疗法,如电疗,热疗,冷疗等等。临床上,积极的理疗能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目前,骨科疾病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电刺激、热冲击、磁场、激光照射、红外线辐射、微波、超声振动和超声波等技术。其中最常见且疗效最好的是以直流电为代表的非药物性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通常被用于缓解疼痛、优化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减轻肌肉紧张感等多个方面。这些治疗手段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副作用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随着大众对健康的了解逐渐加深和新技术、新材料的持续进步,各种创新的物理治疗药物也随之诞生。这些物理治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在骨科医学中,物理治疗手段已被广泛采纳,并在骨折愈合、关节炎症以及软组织损伤方面展示了出色的疗效。

3.2 药物治疗

3.2 药物治疗

在骨科手术中,药物是不可缺少的。这一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并发症,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医师可藉由服用或注射的方式,来缓解病人的痛苦、发炎、防止感染、以及加速伤口的愈合与复原。因其可减少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增强免疫功能,故可用于治疗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在骨科手术中, NSAIDs是最普通的药物。其中有三种主要的阿片类,非吗啡类以及抗组织胺。其主要作用是减轻疼痛及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病人的舒适度及关节功能。临床上也有非甾体消炎药物。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止痛药物的作用是缓解疼痛。由于其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用药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历过骨折,韧带损伤,或者是关节置换后,患者经常需要口服止痛药来减轻痛苦。在临床上,不同病因所致的恶心、呕吐,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这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而止痛的药物,也是骨科医生经常使用的。抗生素也是整形外科常用的药物。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后都要依靠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在选用抗菌药物时,们将根据病人的特定症状及细菌培养结果,以保证最佳疗效。

3.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一种借助高能射线进行肿瘤局部治疗的方法,它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功能和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这种纳米粒子具有穿透人体组织的能力,当它们进入肿瘤区域时,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杀伤、抑制其增长和转移。放疗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放射治疗被认为是对抗骨肿瘤的一种高效手段。它可以通过破坏骨髓和骨骼系统影响全身正常细胞,进而导致癌症复发或恶化,最终死亡。骨肿瘤是一种常见于骨骼的恶性肿瘤,分为良、恶性之分。骨肿瘤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手术切除,二是放疗。放疗因其精准靶向,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等相关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为了提高癌症病人的存活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全身放疗和局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时,病人一般都要躺在特制的放射仪器内,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放射治疗计划,从不同角度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因此,如何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辐照参数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病人的不同症状、不同的肿瘤,分别制定不同的疗程及给药剂量,以保证疗效及病人的安全。放射疗法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通常,为了逐渐消灭肿瘤细胞并限制其生长,放射治疗需要经历数个完整的治疗周期。如果一个治疗周期结束后发现肿瘤已基本控制或缩小至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应及时终止整个放射治疗过程,并根据需要调整照射参数,使之更加合理有效。治疗周期变短了,患者通常不会有疼痛或不适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放射治疗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有骨肿瘤的病人。临床上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放射剂量。

们也要考虑病人的身体条件,肿瘤类型及其分级。在一些病人中,因身体机能下降,无法承受更大的辐射剂量,从而引起局部的辐射损害,甚至出现系统的症状。对更严重的病人或者体质不好的病人来说,放疗会加重他们的身体负担。

3.4 康复治疗

康复疗法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的综合疗法,旨在最大限度地使病人的生理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从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该疗法不但注重病人的生理条件,而且注重病人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要。在骨科手术中,对于骨折愈合、置换及软组织损伤的病人来说,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对骨折愈合的病人,应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给予合适的理疗及运动训练,以加速骨折愈合及周边软组织的恢复。对置换病人,由复健医师帮助病人逐步重建关节运动及肌力,避免关节强直及肌萎缩。如果是软组织损伤,康复治疗师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冷敷、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减少疼痛、肿胀,加快组织的修复与愈合。除物理治疗外,复健也包括工作治疗及心理支援。职业治疗是指通过对病人进行再学习,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而心理支援的目的在于协助病人克服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增加他们面对治疗与恢复的自信与勇气。

4 结束语

骨外科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术技巧是每位骨外科医生都应当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骨科医院内开展的主要是传统骨科疾病诊治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这些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骨科器械与材料学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学科。对病人而言,挑选合适的骨科医生来进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为了获得更佳的治疗成果和更高的生活品质,患者应当与医生紧密合作,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生活习惯来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曾宁,范应方,杨剑,等.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16-19.

[2]王萌,沈艳,何宁宁,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外科教学系统在外科手术器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1):60-64.

[3]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复杂性肝脏肿瘤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指南(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8):76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