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优化策略

滕步冉

江苏吉安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是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安全生产要点,规避安全风险因素。下面文章对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 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安全生产管理优化措施,旨在通过开展有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石油化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生产问题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化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化工事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同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理念、技术装备和管理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应急预案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防范和应对化工安全事故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石油化工类企业多属于高风险、高危型的企业,其对于化工安全生产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来看,在化工生产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是推进化工企业加速运行的重要保障,相关工作需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此,需要不断降低化工生产安全隐患发生概率,促进化工企业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基于现代化发展需要,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作为主流形式之一,需要加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力度,提升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理念,促进员工安全操作技术不断提升。通过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可以对生产活动进行规范,保证生产的质量,并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使行业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这样石油化工行业才能持续、蓬勃地发展。

2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2.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大部分化工企业已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并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但随着生产任务的加重,部分化工企业为追求短期效益,往往忽视了安全管理体系,甚至将安全管理体系当作摆设,单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的工具,致使安全管理人员、生产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随意性较大。

2.2安全生产意识较为薄弱

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是对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比较弱。部分石化企业的一线生产员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生产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尽管部分石化企业不定时地开展安全生产讲座,但流于形式,还未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贯彻进生产工人的脑海中,更没有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防范。另外,一些企业的管理层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石化行业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设备投入高,但是管理层为了扩大利润削减这部分开支,将生产工人置于危险环境中,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威胁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应急管理预案有待完善

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及所生产的产品多具备危险性,因此,出于安全性考虑,一般在正式投入生产前都应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处理机制,以便在事故突发时能快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负面效应。虽说近年来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意识方面有了长足提升,但仍存在不少化工企业缺乏生产管理的应急预案机制或者从业人员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和自保意识,在事故发生的初期阶段无法及时遏制,既往的事故经验也无法成为企业预防同类事故的经验,做不到“举一反三”和“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这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对于化工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切忌简单套用其他企业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根据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对现有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客观分析,不断健全完善。同时,化工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科学、高效的工作环境,根据分层分级规范,明确分工,细化责任,让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作人员敬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3.2树立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

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化技术,以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首先,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理论知识进行培训。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了解程度,划分班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对了解程度较高的班组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巩固;对了解程度较低的班组进行课堂讲解、专业知识考核,倘若考核不合格就继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直至考核合格为止。其次,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操训练。依据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实际操作演练,熟悉先进技术和工艺,摒弃以往靠经验操作的错误理念,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依托以往的安全事故案例展开演习,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经济损失。最后,做好日常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企业可以在厂区内设置宣传栏目、张贴安全生产的标语和横幅,利用企业公众号做好网络宣传,使员工时刻都受到安全生产思想的影响。只有当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制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预案能确保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企业可以根据预案内容开展有计划、有目标的救援应对,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控制事故规模,减少事故损失的意义重大。各化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技术、危险化学品MSDS和既有事故原因等发展实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高度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预案优化机制和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预案与实际生产情况始终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发挥其应用价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化工企业应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在上下半年各完成一次全部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演练可考虑进行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不同类型生产活动的特征,根据年初制定的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开展无脚本形式的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了解化工人员面对安全事故的真实反应,并据此予以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更能检验日常配合和演练的真实效果。针对涉及到“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企业,还需组织开展员工紧急疏散演练,尤其是与外部救援力量进行联合应急演练,并据此自查、改进管理漏洞,确保形成更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3.4加强生产设备管理

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设备的使用进行记录。为保证生产安全,企业应当确保设备记录更新的及时性,并全面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要积极做好设备的养护工作,并在日常工作当中,随时对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带有危险介质的设备,更要加强维护工作,防止滴漏等问题的发生。另外,石油管架和管道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应对其加强检查和维护工作。最后,加大对高技术含量化工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力度,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推动化工产业向高附加值和高效益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有效对策来提升企业这方面能力,企业需要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养盐工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制定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生产设备管理,结合石油化工生产特点,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杜少波.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8):61-62.

[2]顾昱煜,王静.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37-38.

[3]茅琪,刘春峰.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3):1-3.

[4]周明辉.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23):39-41.

[5]黄建华,马宏生.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172-173.

[6]唐路路.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的关键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20):21-23.

[7]赵国静,王东坡,旷文敏,等.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J].化工管理,2022(13):121-124.

[8]史秀敏,于海洋.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0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