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刘丕舜 

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 

摘要:土地经营权流转既能够有效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重要的扶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工具。土地流转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以下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引言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中国农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对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然而,土地经营权流转究竟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成为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

1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个人或其他单位使用的过程。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承包经营权流转:即原本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的土地,可以通过租赁或其他形式转让给农民个人、家庭或其他经营主体,由其负责管理和经营。股份合作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土地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持有股份,共同参与经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土地托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托管给农民或专业合作社,出租土地使用权,但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类似于长期租赁。农民合作社承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签订承包协议,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农民参与劳动并分享收益。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可以持有土地合作社的股份,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流转后收益分配方式: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还包括不同的收益分配方式,如按租赁面积收取租金、按产量提取固定比例等。

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的影响

2.1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

尽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土地流转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非粮化趋势。随着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部分农民可能将土地用于种植高收益的经济作物,而非传统的粮食作物。这种非粮化趋势虽然短期内可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但长期来看,可能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权力寻租问题。由于土地流转市场尚不完善,农民在流转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难以获得公平的交易价格。同时,一些地方官员或中介机构可能利用权力进行寻租,损害农民的利益,也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民收入影响

土地流转可能导致农民的土地收益不稳定。随着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农民的土地收益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农民的土地收益出现波动,甚至面临损失的风险。这种不稳定性不仅会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能打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农民就业困难的问题。随着土地经营权的集中,一些农民可能失去原有的土地和就业机会,面临转岗就业的压力。然而,由于农民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和市场竞争能力,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可能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可能导致农民的收入来源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土地流转还可能加剧农村社会的贫富差距。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拥有较多土地资源的农民可能通过流转获得较高的收益,而一些土地较少的农民则可能面临收益减少的风险。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农村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加剧社会不公。

2.3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市场与制度障碍

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错配。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和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合理的交易价格。这可能导致土地流转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或闲置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可能引发权益纠纷和社会矛盾。当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例如,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缺乏有效监督,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遭受权益损失,引发社会不满和矛盾,对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3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3.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与制度

要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政策和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的顺利开展和效果。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保障各方权益,规范流转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土地产权流转登记制度,确保流转合同的有效执行和权益保护,防止出现纠纷。同时,可以适当降低土地流转的手续费用和税负,减轻农民和土地经营主体的经济负担,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不正当的流转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流转活动的有序进行。

3.2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也是优化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举措。需要建立并完善土地流转市场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市场价格及流转标的等信息,方便流转各方获取信息、对接需求。可以推动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引导农民通过参与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提高流转规模和效益。同时,还可以鼓励引入第三方机构,通过评估、撮合等服务,帮助农民和土地经营主体达成流转协议,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还可以探索发展土地流转市场的金融服务,为参与者提供融资支持,降低流转风险,激发流转活力。

3.3提升农民土地流转的参与度与获得感

在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至关重要。为此,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流转活动中来。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扶持,建立流转补贴和奖励机制,确保农民在流转中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此外,可以加强对流转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民的管理技能和经营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流转后的生产经营要求,享受流转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流转后的收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到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增收成果,增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获得感。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不断提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可度和参与热情,从而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具有双重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背后的机制和规律,为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当然,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阿米娜·斯依提.法律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4,34(03):83-87.

[2]彭科可,周孟亮.资产专用性对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J/OL].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1-10[2024-04-26].

[3]李开兵,顾国,王菊,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4,(05):104-106.

[4]周明星.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J].农村实用技术,2024,(02):9-11.

[5]李爱新.加快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23,42(0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