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上结膜肿物切除做病理检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眼睛上结膜肿物切除做病理检查

侯文娜

唐山市眼科医院病理科 河北唐山 063000

眼睛上结膜出现肿物,刚开始可能不痛不痒,所以很多患者未重视,但是随着肿物的增大不但会影响视力,而且还可能会伴随着剧烈瘙痒,久治不愈的情况,当出现恶性病变对于患者的眼部健康危害巨大。所以出现结膜肿物患者必须进行病理检查,查明肿物的性质,并且进行完整切除。

一、眼睛上结膜肿物的分类和病理检查特征

(一)良性肿物

1.上皮包裹性囊肿

上皮包裹性囊肿主要是继发性,主要是由于眼部外伤,眼睛手术或者眼部炎症导致。囊肿通常位于结膜以下,呈现半透明的外观。由于囊肿异位在基质内的上皮包绕成中空的腔构成,在囊肿腔内含有上皮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

2.结膜皮样瘤

结膜皮样瘤主要是容易产生在颞侧角膜缘的迷芽瘤,肿瘤整体呈现白色结节状态,主要是由复层的鳞状上皮覆盖,肿物在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其中含有皮脂腺、毛囊或者是汗腺等,出现软骨的情况比较少。

3.皮样脂肪瘤

皮样脂肪瘤是一种迷芽瘤,主要是由于肿物内含有脂肪组织,所以外观呈现黄色,眼角膜边缘产生皮样瘤和皮样脂肪瘤能够用于判断耳脊柱发育障碍综合征。肿物包块能够向上和向外延伸,处于直肌之间,甚至还能够向后长入眼眶,多为双眼疾病。

4.结膜血管瘤

结膜血管瘤多数是先天性,通常在人出生时或者出生后不久出现,此类肿物应该注意和结膜血管扩张进行鉴别。结膜血管瘤外观可以为孤立的、团块状,或弥漫性扩张的海绵血管瘤。

5.结膜囊肿

形状比较小的结膜囊肿,可能是由于结膜褶皱会影响成的,比较大的囊肿通常是由于眼部外伤手术或者炎症导致的结膜上皮细胞移植到结膜上下皮的基质中,从而导致异常增生。经检查结膜囊肿边界比较清晰,周围是正常的。如果单纯将囊肿切开进行引流,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比较高,所以进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根治方案。在切除手术以后,对于损伤比较大的眼部可以进行羊膜移植。

在治疗时对于结膜良性肿物如果不影响外观以及视力,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不予切除。但是一定要注意对肿物进行严密监测,以防产生恶性病变。如果肿物影响外观,并且干扰视力,就需要进行切除,但是需要彻底切除,切除时必须要进行常规的病理检查,一旦出现恶变,需要进行更为广泛的切除病变,术后复发。

(二)恶性肿物

1.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非典型细胞穿透基底膜进入结膜基质中。临床上在角膜缘周围、球结膜的睑裂区生长的肿瘤可无蒂状或呈乳头状生长。组织学上癌细胞呈巢状或团块状生长,病灶内可见角化珠。病变可向穹窿部及眼睑皮肤侵犯,但较少向眶内及眼内侵犯,发生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是耳前和下颌下淋巴结。

2.结膜恶性黑色素瘤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通常情况下比较少见,大部分为单侧发病,患者眼部会出现不规则、扁平的弥漫性色素沉着。大部分患者都是由于后天原发性的黑色素瘤产生,一部分是由于结膜色素痣产生的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能够侵犯角膜,当黑色素颜色变淡时,有恶变可能。对于眼球表面的可疑性色素病变,进行科学的切除活检并不会增加色素瘤转移的风险。而且大多数结膜黑色素瘤能够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切除的范围需要包括肿瘤边界外4毫米处的角膜,以及肿瘤下方比较薄的巩膜瓣,手术区域的巩膜需要使用无水酒精进行处理,结膜创伤处需要进行冷冻治疗。如果结膜清除的范围比较大,可以进行羊膜移植。对于进行性黑色素病变,不能只进行局部切除,可以考虑将眼球摘除或者是剜除眶内容物。

3.结膜上皮内新生物

结膜上皮内新生物和眼睑皮肤的光化性角化病比较类似,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中度三种程度。如果仅仅是上皮产生病变,被称为鳞状细胞发育不良;如果是肿物发展到整个上皮层时,就是原位癌。肿物诱发因素与过度接受日光照射、人乳头状瘤病毒等息息相关,长期进行户外作业的人群、吸烟者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结膜上皮内新生物多生长于睑裂暴露区,接近角膜边缘处。会呈现乳头状或者凝胶状外观,而且生长比较缓慢,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炎症和血管异常。如果病灶部位血管粗大,那么肿物可能向其他部位进行进入甚至突破基底膜。进行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的方法,但是手术后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在手术切除以后,还需要在肿物边缘临界组织进行冷冻以及药物治疗,减少肿物复发的可能。

二、病理检查的主要方法

对于眼睛上结膜进行病理检查,不仅能够避免眼睛肿物的误诊,而且也能够使手术治疗方法更加精确,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手术切除方案,最大限度地优化治疗方法,病理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术中快速冰冻检查

在手术中快速建立冰冻病理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确定具体的手术范围,需要明确眼睛上结膜肿物的致病和损伤机制,然后对这些肿物进行手术切除。进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还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眼部肿物的边缘进行监测,尽可能将边缘切除干净,而且还能够保证患者的眼部外观,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同时也能够避免二次手术。

(二)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

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眼部肿物的准确方法,应用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以及遗传病理学等方法促进病理诊断准确性大幅提高。进行病理学检查,必须关注病理学检查对于眼部转移肿瘤发现原病灶的作用,为手术切除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

小结

在进行眼睛上结膜肿物检查时,可以综合性运用多种病理学检查方法,判断肿物的性质,为切除手术治疗提供信息依据和比较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水分需要来选择病理检查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简介:侯文娜 ,性别女,出生年198605,毕业院校河北联合大学,民族汉,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科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