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简要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简要综述

胡春宁 刘勇2

辽宁省军区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    辽宁省大连市    116013        辽宁省军区大连第十七干休所      辽宁省大连市     116100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往往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本文简要论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些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往往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因此,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对保护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

1.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1.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2.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2.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2.5高脂饮食

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导致体内 自由基 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 血管壁,久之使 毛细血管 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2.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2.1控制血压和血脂 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可下降90%。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2.2科学合理的运动

运动是有效提升身体机能的重要措施,运动则能够延年益寿,通过运动能够对进行心脏保护,提高睡眠质量,同时防治肥胖症的发生,使患者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因此当缺乏运动时会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然而我们在进行运动时也要通过科学设计,过量过急的运动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中患者在进行运动时结合白身体质按照 〝1357〞 原则进行,“1〞即每天进行1次运动,“3”则是指每次运动时间为30分钟,“5”则是指每周的运动数量不低于5天,“7”指在进行运动时进行心率监测,即不要超负荷运动,心率不要超过 〝170-自身年龄”数,这样能够更有效的保护心脏保障健康

2.3合理膳食:

除应控制膳食摄入总热量和减盐限酒外,还应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谷粒表皮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目前我国人均摄入的脂肪在总热量中的比例较高,粗制米面、水果蔬菜明显不足。

应建议每人每日摄入:奶类3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 g,禽蛋类120~200g,谷薯类250~400g。 合理的膳食可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钾等摄入量,降低血脂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2.4 定期体检

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豪乱、血液粘滞度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就达到期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等。只有全面关注自己的健康,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才能确保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