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参观人员健康教育与遵护现状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手术室参观人员健康教育与遵护现状分析及对策

李凌奚晓英(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30018)

摘要在现代社会,参观手术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医学教育形式,但是参观者对于卫生规范的遵守程度却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通过对参观人员健康教育对参观人员行为的影响、参观人员对卫生法规的了解程度、健康教育与遵守情况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参观人员对卫生法规的知晓度和遵从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提出健康教育提升策略及遵从性两项策略,以达到改善手术室参观人员健康教育及遵从性的目的。

关键词手术室参观;健康教育;遵守规定

作为医学教育的一种形式,手术室参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与资讯的普及,大众对于医疗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加,手术室参观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医学教育方式。手术室参观是一次难得的参观机会,使公众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医护人员的操作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医疗器械、手术流程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手术的信心。但是,参观手术室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手术室特殊的环境要求参观者必须遵守严格的卫生规范和行为规范,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与顺利。但是,由于参观人员的素质及医疗知识水平的不同,使得他们对于卫生规范的知晓与遵守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可能会影响到手术室的正常运作,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1 手术室参观人员健康教育与遵护的重要性

对参观手术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遵守卫生规范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室是医疗机构最重要、最敏感的部位,对工作环境及操作要求非常严格,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参观者的健康教育,让他们明白和遵守卫生条例。

对参观手术室的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能加深他们对手术室环境的认识与了解,使他们明白手术室的特殊环境需要高度洁净无菌,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他们将意识到他们在手术室里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们的医疗工作,因此他们会更加小心。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参观人员的健康素养,提高其卫生意识,同时也能使参观人员在参观过程中对自身及他人的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部卫生,穿着无菌手术服,以减少病菌传染的危险,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通过健康教育,使参观人员自觉遵守手术室卫生规范,保证手术室安全、整洁。只有在观众自觉遵守卫生规范,不随便触碰医疗器械,不越过隔离区等情况下,才能使手术室内的无菌状态得到有效的保证,减少手术感染的危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手术室参观人员健康教育与遵护的影响分析

2.1 健康教育对参观人员行为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手术室参观者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显著改变参观者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在手术室中的行为举止。通过健康教育,使参观者更加尊重、关注手术室环境,理解手术室的特殊性和严格的医疗操作,并能使参观者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方式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在手术过程中,会更加小心,尽量不去干扰医生的工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以保证手术室的安全与顺畅。

健康教育能提高参观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参观人员的责任感,让参观人员了解手术室的卫生规范及操作流程,从而使参观人员更清楚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并且积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他们会自觉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例如洗手,穿上手术衣,这样可以降低被感染的危险,也可以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另外,健康教育也能提升参观人员的医疗素养和应急处理技能,学习到医疗知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办法,能够更从容地处理突发事件,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2.2 手术室参观人员对卫生规定的了解程度

参观手术室人员的卫生法规知识水平对其行为有显著影响。参观人员对于卫生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是否合理、规范。如果参观者对手术室卫生规范不了解或不了解,就很容易发生触摸医疗设备、跨越隔离区等违规行为,从而造成交叉感染,影响手术室无菌环境。

此外,参观人员对于卫生条例之知识了解程度,亦会影响他们对医疗服务之理解与尊重。如果观众对卫生条例有了清楚的了解,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进而对医护人员更加尊敬、配合,不会随意干涉医疗作业,也不会扰乱手术室的环境秩序[2]

此外,参观人员的卫生法规知识与他们在手术室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有直接关系。当参观者对手术室的特殊环境要求及卫生规定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他们将对个人防护更加重视,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例如正确穿着手术服,勤洗手等,降低感染风险,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2.3 健康教育与参观人员对卫生规定的遵守程度关联性分析

健康教育可藉由将正确的医疗及卫生常识传递给观众,提升其对手术室环境之认识与了解,进而影响其遵守卫生规范之程度。健康教育能加强参观人员对卫生法规的认识与了解,将手术室环境要求及卫生规范等方面的知识传达给参观人员,使参观人员认识手术室的特殊性与严肃性,并了解自身在此环境下的行为对于医疗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参观人员可自觉遵守卫生条例,确保手术室内无菌及医疗安全。

健康教育能增强参观人员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学习医疗卫生知识,使参观人员对自己在手术室里的行为对医疗操作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对个人卫生和行为规范更加关注,降低可能对手术室造成的污染和干扰,增强他们遵守卫生规范的意识和自觉性。健康教育也能为观众提供切实可行的行为指导与应对策略,教给观众正确的卫生行为与紧急处置技巧,让他们能有效地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安全,减少感染与意外的危险,进而更自觉地遵守卫生条例。

3 手术室参观人员健康教育与遵护优化策略

3.1 增强参观人员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利用

优化参观手术室人员健康教育和遵医行为,首先,要进行健康教育的推广。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增强参观者健康意识,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的特殊性及卫生规范之重要性。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将相关的医学知识及卫生常识传递给参观者,使参观者认识到手术室是一种高洁净、无菌的环境,如有不当,均会影响到医疗工作。同时,也可藉由个案分析与互动探讨,让参观者深刻反省自己在手术室中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自我防卫意识与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加强卫生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也是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一环。将医疗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健康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更好地整合,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健康教育培训班等方式,为参观者提供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健康教育内容数字化,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使更多的参观者接受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遵守卫生法规的意识。

3.2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机制

为了鼓励参观手术室的人遵守规定,必须执行规范宣传策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关键。医疗机构应建立清楚的参观流程,明确参观人员之行为准则及守则,包括不准触碰医疗器械及穿戴无菌衣物。规章制度应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清楚地将手术室的卫生规范和行为规范传达给参观者,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手术室里应该遵守什么规则[3]

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是保证制度实施的重要保证。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督导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督导参观活动的开展,并监督、引导参观者的行为。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手段,监测、评价参观者行为,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同时,也可设立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医务人员及参观者举报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气氛和行为规范,促使参观手术室的员工更好地遵守卫生规范。

结语

在手术室参观活动中,健康教育与遵守卫生规范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健康教育和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影响分析及优化策略的讨论,深入理解健康教育对参观者行为的影响,并从制度、制度、监督机制等方面对规范遵从性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因此,医疗单位在开展手术室参观活动时,除了要注重健康教育,提高参观者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参观人员行为的监管和引导,保证手术室内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期望藉由本研究之结果,为相关医疗单位在健康教育实务与管理决策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雪娇,周爱建. 健康教育联合正性暗示对手术室患者身心舒适度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23, 39 (06): 571-575.

[2]储雯雯,潘亚娟,张维娜,. 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效果[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 17 (05): 532-533+544.

[3]苏红娟,陈绘. 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46):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