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基于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研究

王丁丁

乐陵市顺达建筑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36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工程中。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全面优化与提升。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引言

住宅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存在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为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概述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是现代建筑行业的革新力量,集成了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尖端科技,为住宅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通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能够迅速分析并处理这些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实时的工程进展和安全状况。在住宅建筑工程中,该技术不仅能够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还能够通过预警预测功能,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估系统,能够深入剖析工程数据,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优化安全管理策略。

3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实时监控系统

3.1.1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系统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首要任务是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通过在施工现场精心布置传感器、摄像头等先进设备,系统能够实时、精确地捕获并采集现场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温度、湿度、风速、噪音等关键环境参数,以及人员、设备、材料等的实时状态信息。这些数据的实时采集对于了解施工现场的即时状况至关重要。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工程的进展状态,更能够揭示出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以迅速掌握施工现场的实时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这种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能力,极大地提升了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3.1.2预警预测与决策支持

实时监控系统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着多重关键功能,除了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外,预警预测和决策支持同样不可忽视。系统通过先进的算法和预设的预警阈值,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这些数据可能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噪音等环境参数,以及人员、设备、材料等的状态信息。一旦任何一项数据超过安全阈值,系统会立即触发警报机制,通过声音、图像或文字等多种形式向管理人员发出警示。这种及时的预警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察觉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了宝贵的反应时间。更重要的是,实时监控系统不仅关注当前的安全状况,还能够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比对,系统可以识别出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管理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议。这种预测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够提前制定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3.2智能巡检系统

3.2.1自动化与智能化巡检

智能巡检系统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系统融合了移动终端和RFID等尖端技术,实现了巡检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彻底革新了传统巡检依赖纸质记录和人工输入的局限。在智能巡检系统中,巡检人员无需再手动填写巡检记录或依赖记忆,而是通过配备的移动终端,轻松接收系统预设的详细巡检任务和路线。这不仅保证了巡检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系统设计的巡检路线和检查点确保了巡检过程的有序性和针对性,避免了遗漏和疏忽。更值得一提的是,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材料等的状态信息能够被快速、准确地识别并自动上传至系统。这不仅节省了巡检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巡检情况,包括巡检人员的行进轨迹、停留时间、检查点的状态等,从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有全面而即时的了解。

3.2.2实时记录与报告生成

智能巡检系统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不仅仅实现了巡检工作的自动化,还极大地提升了数据记录和分析的精确性和效率。通过该系统,巡检人员能够按照预设的巡检路线进行作业,同时,系统实时记录着巡检轨迹、时间和结果。这些数据经过系统的自动整理,可以生成详尽的巡检报告,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查看巡检情况,包括巡检人员的行进路线、在关键检查点的停留时间以及各检查点的实时状态等。这种即时的数据反馈确保了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全面掌握,从而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和响应。此外,智能巡检系统还支持对巡检数据的深度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趋势,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这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还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3大数据分析技术

3.3.1规律挖掘与预防措施

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这些规律可能涉及事故发生的频率、时间、地点、类型等多个维度,通过对这些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潜在趋势。基于这些分析结果,管理人员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例如,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某一时间段内某种类型的事故频发,那么就可以在该时间段内加强相关安全措施,如增加巡检频次、加强安全培训等。同样,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某一区域或某一环节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那么就可以对该区域或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和防护,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2实时数据分析与隐患预警

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关注历史数据,更对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管理能力。实时数据涵盖了各种传感器收集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设备运行状态(如机器的运行效率、磨损情况等)以及人员活动情况(如工人的工作位置、活动轨迹等)。这些数据的实时更新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施工现场的即时“快照”。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这些实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够迅速发现任何异常或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当某个区域的环境参数突然超出正常范围,或者某台设备出现运行异常时,系统能够立即识别并触发预警机制。一旦系统识别出异常数据或达到预警阈值,会立即发出预警信号,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通知。这种及时的预警功能使得管理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转化为实际的安全事故。

4结语

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智能巡检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监控和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然而,目前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技术成熟度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等。因此,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推动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华、赵建斌、王晓红.(2019).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建筑技术,50(8),689-693.

[2]李勇、王娜.(202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工程资源管理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37(2),82-88.

[3]张晓磊、吴丽娟.(2018).大数据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建筑管理现代化,30(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