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中的困难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中的困难与策略

                      孙   军

连云港市科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现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关键词: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策略

引言

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是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水平,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市政施工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要点

1.1项目准备阶段安全管理

(1)加强施工人员资质条件审核如该项目施工中涉及到起重机等重型设备,需在准备阶段进行人员资质、资格审核,严格按照持证上岗机制来配置人员。避免因人员素质不达标影响到市政施工的顺利进行。(2)加强机械设备与施工环境审查、评估。总监理工程师需在准备环节开展机械设备验收工作,并联动监理团队评估施工环境。尤其是对于重型设备而言,因其具有零件精密、结构复杂等特性,若设备存在故障问题,将极易增大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鉴于此,需在施工前做好设备检查、检测工作。另外,为避免地质条件对该项目施工造成影响,应提前开展施工环境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施工计划的科学编制,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3)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制定。为保证市政项目始终处于安全施工状态,需在准备环节优化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依据评估结果科学制定预防措施,以保证市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得以显著提升。监理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因素。

1.2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1)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开展符合预期要求,需重视在施工期间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2)安全巡视。以合同规定为基准,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以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和施工活动的安全性。在项目实际施工期间,强调其巡视范围囊括各区域和环节,具体涉及到:①工作区域。检查各个工作区域的安全情况,包括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场地的整洁、材料的储存等。②设备和机械。以相关标准为参照,对施工所用的设备和机械进行安全性检查,包括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经过维护保养、是否正确使用等。③工人的个人防护装备。核查工人是否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

2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中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完善。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当前,部分市政工程监理现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权责不分明,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例如,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不足,施工单位存在违规操作,政府部门对监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2)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人员是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监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难以胜任现场监理工作。这导致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控制。(3)监理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监理设备和技术手段在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部分监理单位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市政工程监理的需求。这导致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效果不佳,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监理制度不健全。监理制度是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当前,我国部分市政工程监理制度不健全,如监理计划制定不科学、监理过程记录不完善、监理验收标准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导致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缺乏制度保障,不利于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5)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市政工程监理单位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导致监理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不及时,难以实现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

3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提高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监理单位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理管理制度,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监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需注重监理现场的实际操作规范。这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监理工作手册、监理日志、工程质量控制记录等文件的制定和执行。这些文件应当详细规定监理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如现场巡查、材料验收、工序检查等,从而确保监理工作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监理单位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理效率和质量。例如,引入监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监理资料的电子化存储、查询和管理,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3.2强化现场巡查与检查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与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强化现场巡查与检查是监理单位的重要职责之一。施工现场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场所,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会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与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监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巡查与检查计划,明确巡查的频率、内容和方法。巡查计划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进度和风险因素进行制定,以确保巡查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其次,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现场巡查和检查,监理单位可以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并提出整改要求。

3.3加强沟通协调

市政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是确保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监理单位应积极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进行沟通,明确工程要求、进度、质量等方面的信息,确保各方对工程目标的一致性。同时,监理单位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沟通协调,确保监理工作顺利进行。实际操作中,沟通协调工作需要有一套明确的流程和机制。监理单位应当制定沟通计划,明确沟通的内容、频率和方式,确保与各方的沟通顺畅、高效。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当注重沟通的效果,对于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沟通策略。加强沟通协调还需要监理单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监理单位应当了解市政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各方的需求和关切,以便在沟通中能够准确传达信息,解答疑问,处理矛盾。

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理单位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同时,监理单位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策略,提高监理工作效率,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振宇.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2018,10(2):98-102.

[2]张建华.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探讨[J].建筑技艺,2016,(4):56-58.

[3]王志刚.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7,5(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