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谢宜

身份证号码:422202199212252491

摘要:企业应正视传统成本管理体系的漏洞,科学评价全过程成本管理在增强自身发展动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的作用,通过调整管理目标,创新管理手段,注重人员培养来提升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从而在确保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建筑企业与国家经济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建设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全过程

1、引言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涵盖了决策,设计和施工几个环节,在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合理控制的同时,也能够为有关企业建立起竞争优势。为此,从重视成本管理和建设完善监督制度两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本项目全寿命周期内造价动态管理,确保整个项目圆满完成的同时,还推动了每个企业经营利润提升,帮助每个企业持久发展,使整个建设工程实现共赢。

2、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范围

(1)项目规划阶段的造价管理。建筑企业将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施工难度,盈利情况,规模大小等几个层次的科学评价,并通过历史资料查阅,实地考察和综合探讨,制定出初步施工方案和设想,指出了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难点及突发情况,在综合考虑企业总体实力的基础上,制定出经济、科学的对策,需要各个部门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进行具体建设,才能确保工程有序、优质地建设。

(2)具体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到大量的部门和人员,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建筑企业投标时应全面综合考察承包商资质,信誉等情况,努力挑选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承包商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建筑企业允许专业人员编制标底,以免标底过高导致成本提高或者标底过低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具体建设中,建筑企业应通过对不同建筑材料价格、品质等进行比较,筛选出物美价廉的材料,并根据运输成本、保管费用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筛选出建筑材料供应商和采购计划,以降低建筑材料的总体成本。

(3)竣工后的造价管理。建筑公司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检查,并组织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数据材料,如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登记表,并对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进行保管,明确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破坏的部位,如管道漏水等,制定针对性维修方案。

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现状

3.1、细节把控不严

目前,全过程造价往往忽略了与工程成本波动相关的其他因素,如进度、质量等。因此,很难从细节入手,推动全过程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将所有成本相关要素整合到控制中,并可能影响控制效果,甚至与其他管理要素发生冲突,导致进度较慢,不能有效制约服务支出。

3.2、控制力度不足

全过程造价需要将控制工作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能忽视任何环节发生的成本消耗情况,不能够忽略可能会导致费用增加的任何一因素。当前的实际控制、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仍存在薄弱环节,控制措施较少,针对性较弱,难以加大控制力度。

3.3、预算考量不到位

预算准确性对造价管理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确保预算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开始工作之前,有必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并形成可靠的数据基础,以便做出准确的预算。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太多的因素和干扰。如果预算人员没有充分考虑,预算的准确性将难以保证。

4、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及其控制

4.1、前期决策阶段科学进行造价管理

为了提高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有必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技术和经济的双重角度,选择科学可行的项目建设方案并不断优化,以制定高质量的投资估算。此外,经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项目构想、项目识别和初步可行性分析,还应做以下工作:①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聘请专业顾问或专家,贯穿项目全过程,签订服务合同,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并提供专业建议;②分析项目的具体位置和设计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审计计划估算。通过方案比较和优化确定最佳方案,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目标。

4.2、设计阶段科学进行造价管理

它是设计阶段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关键控制节点。主要涉及投资定额分配、设计方案优化与优化、设计预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三个关键控制内容。

在对投资额的分配进行管控的过程中要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分析,对设计专业的投资限额进行分配这两个要点进行研究。以定额设计为基础,以价值工程为手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参照以往类似的工程技术指标体系,确保定额得到合理分配。

在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和控制时,既要着眼于价值管理的角度来完成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又要着眼于可施工性来完成方案优化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法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规划方案等方面进行。

编制和审查设计预算和施工图预算时,控制人员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预算定额、相关收费标准、区域材料价格、可行性研究文件等。设计任务书、设计图纸和说明书、地质勘察资料、初步设计和生产意见、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应采用预算定额法和指标法进行计算,并采用综合单价法和综合审查法完成工程量、定价依据和供应价格制定工作。同时,应根据投资限额对各设计专业进行检查。审查中发现设计未按规定进行,并进行了合理调整。

4.3、招投标阶段科学进行造价管理

首先,主要问题确保招投标全过程公平公正,以避免围标,串标和其他违法违纪现象。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具有专业能力的监理及审查人员严格监督招投标现场,才能筛选出资质等级较高,施工技术过硬,成本合理的施工企业,才能将每笔投资资金发挥到极致。

其次,要根据不同路段的施工要求,科学选择有效的评分策略,加强评分方法和标准的科学准确制定,继而提升评标工作完成效率,从而能够显着提升相关项目综合效益。

最后,需科学编制招标文件,逐一注明工程概况,工程款支付方式和合同条款等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索赔事件的可能性,以防止投资资金超出预期。

4.4、施工阶段科学进行造价管理

首先,有必要关注施工阶段产生超出预期费用的部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各阶段建设的资金支出达到预期范围。

其次,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计划,成本管理也不能例外。因此,有必要注意成本管理与设计计划之间的密切联系。

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展开有关工作,当遭遇不可抗拒因素造成设计方案不得不修改,应及时与相关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并根据新的设计方案开展新一轮成本计算和详细审查工作,努力将设计变更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企业的综合收益。

然后,按照有关要求精确地记录了施工过程的重要内容,完整地保存了施工图纸,有关文件及其他重要材料,为以后在施工环节中发生相应争议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4.5、竣工结算阶段科学进行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做好现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一是要严格按照既定合同有关条款,认真全面地分析考察项目各环节。具体而言,包括安排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成本人员逐一核算项目所涉及的材料、人工成本和其他财务支出,以保证账本中的数据与真实情况保持一致。二是建设健全监督制度并安排专人严格把关工程量,着重检查有无重复计量和数字格式错误,以保证工程量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5、结束语

造价管理工作完成的好坏关系到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成效,它既决定项目整体建设成本又关系到施工计划能否有序开展。有鉴于此,造价管理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有关企业在开展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通过科学地管理好工程中各个环节,合理地开展投资估算和限额设计,以保证项目综合投资总是小于核定造价限额,以合理降低不必要资金花费,还确保了施工任务可以如期进行,推动了企业高效率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钰.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No.496(08):233-234.

[2]高延生,徐楠.建筑工程管理及其全过程造价控制路径[J].砖瓦,2021,No.408(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