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我科对6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Ⅳ期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三组均采用掌指纹横行切口,A组从A1滑车正中切开,B组从A1滑车最桡侧切开,C组将A1滑车切除。分别记录术前(D0)和术后第1天(D1)、第3天(D3)、第7天(D7)、第14天(D14)、第28天(D28)的患指活动时局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耐受情况下指间关节活动范围(ROM)和正常活动范围时疼痛消失时间。结果D1、D3、D7、D14、D28与前一时间点VAS、ROM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1和D28的VAS、ROM较术前变化的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3、D7和D14的VAS、ROM较术前变化的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正常活动范围时疼痛消失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从最桡侧切开A1滑车治疗Ⅳ期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可以有效加快术后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减少肌腱弓弦状改变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 标签: 腱鞘炎 手术治疗 嵌顿 A1滑车
  • 简介:摘要目的解剖观察经椎体前路C7神经移位术中C7神经的定位、走行及长度等相关解剖特征;探讨椎体前路健侧C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4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其中男2具、女2具,年龄46~72岁(平均59岁)。模拟椎体前路C7神经移位术,显微镜下游离C7神经近端椎间孔处至远端神经分叉处,测量C7神经与锁骨内侧缘垂直距离、C7神经长度以及椎体前路C7神经移位的最短距离。(2)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例脑出血术后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51岁,患侧上肢瘫痪,肌力分别为0级和1级,肌张力均较高。2例患者均采用椎体前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上肢感觉与运动功能、上肢肌力和肌张力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1)经椎体前路可充分显露和定位两侧C7神经,C7神经走行于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C7神经与锁骨内侧缘垂直距离1.7~2.5(2.1±0.3)cm,C7神经长度5.6~6.8(6.4±0.5)cm,椎体前路C7神经移位的最短距离4.8~5.7(5.3±0.4 cm)。(2)2例中枢性上肢瘫痪患者均顺利完成椎体前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2例患者术后健侧上肢运动功能均正常,健侧上肢出现疼痛和麻木感,均在1个月恢复。2例患者患侧上肢痉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1例患者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上肢感觉正常,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另1例患者随访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上肢感觉正常,近端肌力1级、远端肌力0级。2例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健侧上肢肌力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经椎体前路健侧C7神经移位术治疗安全、可行,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神经移位 颈7神经 椎体前路 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 应用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的解剖特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其中男3具、女2具,年龄56~72岁、平均66岁。模拟经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和显露左侧C7神经至末端分叉处,测量左侧C7神经末端与锁骨内缘的直线最短距离,测量颈椎后路引出的左侧C7神经长度与C7神经移位的最短距离,测量椎间孔后壁磨除的最小宽度以及椎间孔后壁关节突关节的长度,计算最小宽度与关节突关节长度的比例。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1例应用经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治疗的脑出血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年龄45岁,右上肢肌痉挛伴右侧肢体偏瘫,右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3级,右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1级。观察患者术后健侧和患侧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肌力、肌张力情况。结果C7神经的远端定位于锁骨中点深部,C7神经末端与锁骨内侧缘的直线最短距离为1.8~2.5(2.1±0.4)cm,颈椎后路引出C7神经长度为6.6~7.4(7.1±0.4)cm,C7神经移位的最短距离为3.9~4.3(4.0±0.2)cm,椎间孔后壁磨开的最小宽度为4.6~5.3(4.8±0.3)mm,椎间孔后壁关节突关节的长度为12.0~15.8(13.6±0.5)mm,椎间孔后壁磨开的最小宽度与关节突关节的比例为33.6%~38.2%(35.8%±0.4%)。1例中枢性上肢瘫痪患者顺利完成颈椎后路健侧C7神经移位手术,术后健侧(左侧)上肢肌力正常,伴有左示指及中指麻木感,1个月后完全恢复,患侧(右侧)上肢痉挛症状明显缓解,肌力0级、肌张力1级。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健侧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患侧上肢肌力恢复至I级,肌张力1级,感觉正常,运动功能在康复中。结论C7神经位置相对恒定,颈椎后路解剖相对简单,具备治疗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条件,且神经移位距离较短。

  • 标签: 神经移位 颈7神经 颈椎后路 中枢性上肢痉挛性瘫痪 应用解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肢损伤是手外科常见病,术后需将患者手臂抬高,以减轻肢体肿胀,便于恢复。临床上常用衣物或枕头垫在患肢下方以达到抬高患肢的目的,但此种方法抬高效果不理想,同时手臂固定不佳,容易滑落,因此本科特设计了一种用于协助患肢抬高的手外科上肢抬高垫。该装置由壳体、置板、支柱、弹性带及弹簧等装置组成。使用时,通过挤压或抬升弹簧以调整支柱位置,从而带动置板倾斜角度变化,调节患肢抬高高度;待高度确定后,将患肢放置舒适并应用弹性带加以固定。该装置可随意调节患肢的抬高高度,同时能有效固定患肢,减轻肿胀,从而加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上肢肿胀 抬高垫 抬高角度 固定
  • 简介:课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事的主体活动,它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为宗旨,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阐述课外阅读的作用和意义及其重要性,以便于使课外阅读有效而充满活力。为了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向学生传授课外阅读技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有效她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 标签: 课外阅读 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