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值、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老年糖尿性白内障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糖尿病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值、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老年糖尿性白内障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糖尿病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对糖尿肾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探究应用强化自能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在研究中选取了60例糖尿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干预组,两组都进行了常规性的护理,但是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又采取了强化自能护理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就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容量负荷状况、糖代谢指标变化加以观察。结果  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运动、饮食、血糖监测评分要比干预前有所增加,但是在体质量、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透析液超滤量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对对照组相比时,干预组各个评分更优一些;3个月的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要比干预前更低一些,并且干预组降低幅度会更加明显。结论  通过对糖尿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强化自能护理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容量中的负荷状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强化自能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肾病患者透析中的负性情绪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80例糖尿肾病透析患者,抽签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肾病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 透析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血脂、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测,其中糖尿患者(DM)30例,冠心病患者(CHD)30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DM+CHD)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血脂和心脏功能变化。结果DM+CHD组LVEF水平显著改善(P<0.05);针对LDL和ApoB水平,治疗前DM+CHD组高于CHD、DM组,治疗后低于CHD、DM组,对于HDL、ApoA1水平,治疗前DM+CHD组低于CHD、DM组,治疗后高于CHD、DM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同时能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患者 辛伐他汀 血脂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在 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对照组患者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和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结果 干预组血压和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 2 型糖尿及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具有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2 型糖尿病 高血压 个体化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5至2019年单中心儿童1型糖尿(T1DM)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和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糖尿门诊复诊的病程>3个月的18岁以下确诊T1DM患者。患者每3个月接受1次随访,同一患者每年留取1次随访数据,选择原则为每年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位数的访视数据,并收集同期资料,包括年龄、诊断日期、病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注射次数、方式、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SMBG)、是否使用CGM和(或)FGM等信息。按照就诊年份进行分组,并按照HbA1c控制目标(7.0%)将患者二分为达标组(HbA1c<7.0%)和未达标组(HbA1c≥7.0%),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三组(<5岁组,5~10岁组和>10岁组)。比较2015至2019年的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并采用线性回归及二水平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 976例T1DM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5年组、2016年组、2017年组、2018年组和2019年组分别为362、410、415、384和405例;年龄10.09(7.18,12.85)岁,糖尿病程1.94(0.88,3.86)年,49.5%(978/1 976)是男性。不同年度分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HbA1c从2015年时的7.4%(6.7%,8.3%)下降到2019年组的6.8%(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达标率逐年升高,2015年组至2019年组达标率分别为34.5%(125/362)、42.0%(172/410)、47.0%(195/415)、55.2%(212/384)和56.3%(228/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2,P<0.01)。HbA1c与年龄、病程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095及0.170,P<0.01)。年龄大、病程长、血糖监测次数少是导致HbA1c不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2015至2019年儿童T1DM患者HbA1c逐年下降,达标率逐年增加,CGM和(或)FGM使用率增加是改善血糖控制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糖尿病,1型 儿童 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糖尿酮症酸中毒(DKA)合并胰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转归,为避免过度诊断急性胰腺炎(AP)和过度的长期禁食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年龄小于18岁的DKA合并胰酶升高的患儿,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胰腺影像学资料、治疗及临床转归等,总结治疗经验。数据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结果4年共收治330例DKA患儿,38例(11.5%)合并胰酶升高,升高3倍以上的有22例(6.7%)。16例(4.8%)无胰腺影像学改变为疑诊AP,其中14例无腹痛症状,未经AP相关治疗,预后良好;1例有腹痛症状,常规进行DKA治疗,第2天腹痛症状缓解;另外1例合并腹痛症状的患者按照AP治疗12 d,在第14天开始尝试经口喂养,虽有胰酶复升高,但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营养治疗病情无反复。6例(1.8%)合并胰酶升高患儿有影像学改变为确诊AP,4例有腹痛,6例均按照AP常规治疗,腹痛症状2~19 d缓解,胰酶2~15 d降至3倍以下,禁食时间3~60 d,随访5~32个月均无AP复发。结论DKA患儿胰酶增高并不少见,但AP发生率低,且预后好,是一个相对良性的过程,尚需更多数据证明。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腺炎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2型糖尿肾病蛋白尿运用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糖尿肾病蛋白尿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较比常规组患者的7.69%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6.36%,较比常规组患者的80.77%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2型糖尿肾病蛋白尿在前列地尔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肾病患者在血透期间接受责任制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之间接受的糖尿肾病(DN)患者中,随机选出32例作为实验探究的对象。这些患者在实验期间均要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疾病治疗,同时基于随机数字法将这些患者平均规划到两组之中。16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一般性护理;16例患者归入研究组,行责任制护理。从综合性的角度对两组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加以分析讨论。结果:从生活质量状态、SAS及SDS量表评分等角度加以分析,护理干预前,两个小组在这几方面的表现并无较大的区别(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这几方面的对比差距增大,且研究组患者的整体表现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DN患者而言,在其治疗期间,选用责任制护理方案,不仅可以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还能使其心理状态得到良性转化,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较为良好的心态,以便于提升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 健康教育在社区 老年糖尿患者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择某社区登记的 老年糖尿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均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观察组 ,每组 40 例 。对照组患者不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 糖尿知识知晓率及糖尿足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糖尿知识知晓率明显升高,糖尿足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健康教育可 控制社区 老年糖尿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知识知晓率,降低糖尿足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社区 老年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饮食干预方案对于缓解糖尿患者血糖问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挑选100例适合接受日常饮食干预的患者康复数据作为观察目标,分别按照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指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50例患者需要接受日常饮食干预辅助康复,最终康复结果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数据;另外50例患者需要接受常规糖尿症康复护理干预,最终结果作为此次研究的参照组数据,并且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判断饮食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患者群体在护理干预后出现部分患者营养不良的现象,但接受过饮食干预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仅有少数出现护理后营养不良的情况,干预效果优于参照组的干预方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加显著,患者血糖更加接近标准数值,结论:饮食干预确实能够在糖尿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控制患者血糖的作用,在糖尿患者的康复护理与治疗过程中,饮食干预方案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糖尿病康复 血糖控制 饮食干预效果 控制营养摄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参加研究的147例重度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医嘱用药,只跟踪观察无其他护理方式;干预组除按医嘱用药外,同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每周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次血压测量,2年后汇总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2年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高血压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100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另外,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879±12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2±123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