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贲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 5.01-201 7.01我医院收治的 212例贲门患者,( A组, 112例),( B组, 110例)。记录两组住院时间、 肺部并发症等

  • 标签:  经左胸入路 经腹入路 贲门癌
  • 作者: 张林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歙县人民医院245200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生存率已经不是临床衡量慢性肾脏疾病治疗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如何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临床的研究重点。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肾脏疾病阶段,肾移植及血液净化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肾移植肾源有限,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风险较高,加上进行肾脏移植后排斥反应及抗排斥治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临床只有少数患者接受肾移植治疗。因此,血液透析是当前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该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其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患者在延续生命的同时忍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痛苦,承受心理压力较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合理护理措施,对患者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饮食管理 血透患者 提高 生存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卵巢上皮性(卵巢)类器官的建立方法及初步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2例卵巢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通过组织酶解、消化、基质凝胶包埋等流程建立卵巢类器官。采用HE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卵巢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分子标志物的表达,3D类器官细胞活性染色法检测卵巢类器官细胞的活性状态。在卵巢类器官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10、20、40、80 μmol/L)的卡铂,计算卵巢类器官对卡铂的50%抑制浓度(IC50)。结果(1)32份卵巢组织标本中,18份在体外产生可稳定传代的类器官,体外稳定扩增时间均>3个月,最长者达9个月;14份可短期传代的类器官,连续扩增时间均<2个月。(2)HE染色显示,卵巢类器官的细胞核呈明显的异型性,且局部可形成微乳头状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卵巢类器官表达与原代卵巢相似的分子标志物,如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p53、配对盒基因8(PAX8)、Wilms瘤基因1(WT1)。(3)3D类器官细胞活性染色法检测显示,卵巢类器官内部及类器官的周围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在体外可稳定扩增的18份类器官对卡铂的IC50为(29.5±15.8)μmol/L;其中,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后生成的4份类器官对卡铂的IC50为(48.7±11.3)μmol/L,高于14份未接收新辅助化疗者[(24.0±12.1)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22)。结论卵巢类器官能够在体外模拟卵巢的特征,并且能够稳定传代,新辅助化疗后卵巢组织产生的类器官对卡铂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 标签: 卵巢肿瘤 类器官 放化疗,辅助 抗药性,肿瘤 卡铂 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 简介:摘要:邻里中心模式是苏州工业园区特有的一种社区商业和社区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模式,邻里中心是苏州特有的一种社区商业建筑综合体。它有什么具体特点,在设计实践中要注意哪些方面?我们一起用实际案例来探讨。

  • 标签: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社区公共服务,商业动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收的85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衡贯序法分为参考组(n=42)和实验组(n=43)。参考组采用常规氧气治疗,实验组采用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后续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中应用HFNC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
  • 简介:摘要比较单纯血管翳清除与传统二次瓣膜置换手术在治疗主动脉机械瓣血管翳形成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差异。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共26例患者(女性18例)因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后血管翳形成导致瓣膜失功,根据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血管翳清除组(接受单纯血管翳清除)与瓣膜置换组(接受传统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本研究着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以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人工瓣膜血管翳上的疗效差异。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接受择期手术治疗,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8例,三尖瓣修补15例(置换3例,成形12例),主动脉根部手术2例,术后无早期不良事件发生。血管翳清除组患者中体外循环时间(128.7 min对179.7 min,P<0.05)及升主动脉断时间(74.2 min对132.7 min,P<0.05)均显著少于瓣膜置换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更低,两组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相比,单纯血管翳清除式能够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大幅降低转机过程带来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内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创新型手术方式,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调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肌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睑法切口,于上直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上睑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肌瓣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能有效地提高上睑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极弱的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瓣 check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和BRAFV600E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ERα蛋白和BRAFV600E蛋白在1 105例PT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Rα和BRAFV600E蛋白表达与PT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ERα与BRAFV600E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ERα蛋白阳性表达与男性(χ2=6.087,P=0.001)、年龄<45岁(χ2=5.197,P=0.023)及多灶性肿瘤(χ2=4.446,P=0.035)均有关;BRAFV600E蛋白阳性表达与ERα蛋白阳性(χ2=6.209,P=0.013)、非桥本甲状腺炎(χ2=29.388,P<0.001)、无侧方淋巴结转移(χ2=6.849,P=0.009)及多灶性肿瘤(χ2=9.596,P=0.035)均有关。结论男性、年龄<45岁、多灶性肿瘤及BRAFV600E蛋白阳性的PTC患者更容易出现ERα蛋白阳性表达;BRAFV600E蛋白可能抑制桥本甲状腺炎、肿瘤生长及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促进多灶性肿瘤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α 癌,乳头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老年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无张力修补治疗,同时采取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30例,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仅1例患者出现尿储留,对症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2±1.6)d。结论加强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嵌顿性腹股沟疝用无张力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嵌顿性腹股沟疝病患10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A组和B组均有50例,其中A组实施无张力修补治疗,B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为30.0%。A组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成人嵌顿性腹股沟疝中积极应用无张力修补,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疗效 成人嵌顿性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开展胸腔镜心脏手术早期连续100例二尖瓣成形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连续100例行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44例;年龄15~75岁,平均(49.2±14.7)岁。通过早期结果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二尖瓣修复技术包括瓣叶折叠5例,叶间裂缝合10例,交界缝合15例,缘对缘缝合1例,人工腱索76例[平均置入人工腱索(2.5±1.6)(1~4)根/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成形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中量及以上反流3例,均再次阻断重新修复成功,少量反流2例,无反流95例,二尖瓣前后叶对合高度均>5 mm。全组体外循环(164.4±51.0)min,主动脉阻断(119.7±39.1)min,最近10例分别为(140.2±45.3)min和(96.3±2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死亡1例,为术后4 h心房缝线撕脱。中转正中开止血2例,其中1例上腔静脉插管损伤无名动脉,1例Chitwood阻断钳损伤心耳。2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重度反流,予以正中开行二尖瓣替换。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在跨越学习曲线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重复性好,早期结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 二尖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于我院就诊的79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1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OWHTO)治疗合并膝内翻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科接受OWHTO治疗的9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髋膝踝角(HK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统计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所有患者的膝内翻畸形均获得矫正。手术时间(98±8)min、中出血量(278±58)ml、切口长度(7.2±1.8)cm;术后髋-膝-踝角(HKA)由术前的(186.2±1.5)°降至(180.4±1.2)°(t=5.19,P<0.05);术后1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由术前(2.8±1.3)分降低至术后(1.1±0.4)分(t=4.82,P<0.05);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由术前的(59.8±4.4)分增加至术后的(81.5±6.5)分(t=-13.17,P<0.05);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60.2±11.4)分增加至术后(82.7±7.7)分(t=-10.56,P<0.05);术后Caton-Deschamps指数(CDI)为(0.91±0.12),无低位髌骨发生;术后截骨处均愈合,术后并发症共5例(5.2%),其中切口感染2例、皮下血肿3例。结论对于合并有膝内翻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OWHT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选方案,临床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遵从操作规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胫骨 截骨术 关节炎,膝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关节镜探查清理联合OWHTO,对照组采取关节镜探查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下肢力线比率、胫骨平台后倾角、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血量与术后下地时间均显著增加(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股胫角均较术前降低、胫骨近端内侧角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股胫角高于对照组、胫骨近端内侧角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肢力线比率及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术前增大(均P<0.05),观察组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下肢力线比率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显著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联合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手术创伤虽然相对更大,但其力线矫正效果满意,膝关节功能改善幅度更大,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镜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腓骨近端截骨术 力线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