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护理以及饮食干预联合应用于口腔溃疡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7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设置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38例单纯选择双氧水进行口腔治疗和护理,研究组38例借助自制的漱口液对口腔内部溃疡进行涂擦,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展饮食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恢复正常进食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t=14.4,p<0.05);研究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口腔愈合速度对比上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10.97,p<0.05)。结论针对口腔溃疡患者,在选择自制漱口水进行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饮食护理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加速患者口腔溃疡的愈合,同时,促使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进食,应用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研究和应用高职口腔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策略时,分析课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以及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等特点,发现一些问题包括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学生缺乏实践动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如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期为改进高职口腔教育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建议。

  • 标签: 高职口腔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素质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教育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蓬勃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将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高校内的教育理念,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因此对于学校而言,要想获得更高的教育成果,就要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分析高职业院校内口腔修复学当中应用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虽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口腔修复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无论从着力点上还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必须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基于此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口腔修复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提高口腔修复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效能给予相应途径,以供读者参考。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口腔修复学 重要性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有效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云南白药联合西咪替丁局部用药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科诊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使用云南白药联合西咪替丁和研粉沫调糊状,在溃疡病损面涂抹,早,中,晚,睡前各一次。3天为一疗程。对照组50例,口服甲硝唑每次0.4g,3次/天,维生素C0.2g,3次/天,维生素B2每次10mg,3次/天。华素片含化,,同时用洗必泰漱口液含漱,3次/天。3天为1疗程。结果第二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痊愈50例,治愈率100%,对照组痊愈38例,治愈率76%。结论用云南白药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临床疗效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云南白药 西咪替丁 口腔溃疡 漱口
  • 简介:摘要:在当下高职教育中,强调课程思政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如何构建起有效的“课程思政”平台仍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口腔医学修复工艺专业“课程思政”平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水平和临床专业能力。如何将思政元素更好的融入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口腔修复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口腔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口腔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入方案进行研究,阐明其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详述优化方案,以期借鉴。

  • 标签: 协同育人 高职 口腔修复 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病人则接受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麻醉前的不良心理反应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以及关爱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满意率,同时降低麻醉之前的不良反应,可以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关爱护理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本院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采用本院特制调查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0%和84.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41±2.3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5.23±3.12)分,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 100例脑出血患者,时间在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 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n=50)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 P< 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出血 急诊急救 预见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是一种重要的干预措施,该方法可针对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量身定制的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以及改善患者的健康结果。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成果,探讨了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各项研究表明,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以及改善妇科患者的健康结果。同时,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也为进一步提高其效果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妇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发作的次数,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情况、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呼吸功能训练 肺炎患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总结在护理领域实施性研究中RE-AIM框架的应用主题、评价维度、数据来源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为今后护理领域实施性研究的结局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取Levac版的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3日。纳入护理领域实施科学中采用RE-AIM框架进行评价的文献,由2名课题组成员独立提取资料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研究主题各不相同;均采用了有效性、采用率及实施性3个维度;均收集了定量与定性数据;可及性为23.8%~100.0%,采用率为35.7%~100.0%,持续性维度缺少远期评价。结论护理研究者在采用RE-AIM框架时,应选择重要且合适的维度及评价内容,收集定量与定性数据;在报告结果时应做到如实、详细、全面。

  • 标签: 循证护理 RE-AIM框架 实施科学 实施性研究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救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 52例,抽签法分为观察组(院前急救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26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 P< 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脑出血昏迷 院前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间我院收入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与入院时间。结果:经数据分析,研究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与入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上述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态化过程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实施性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roquest、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及CINAHL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6月18日,搜集护理领域所有与常态化过程理论相关的研究,提取文献发表年份、文献来源国家或地区、文献研究机构、基金项目资助情况、研究类型及文献主题等内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发表年限为2010 —2021年,其中61.69%(95/154)的文献来源于英国,研究学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有62.34%(96/154)的研究为定性/质性研究;临床病症谱共包括18个病症,分布于9个病症系统;文献频次10次以上的病症共有3个,分别是精神和行为障碍性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研究关键主题包括11类,主要分布在慢性病管理,心理护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多方面。结论常态化过程理论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护士理解与评估促进或阻碍医疗保健干预措施被纳入常规实践的因素,我国护理学者可基于本理论特征,立足研究问题,开展定性研究、混合性研究等,尝试常态化过程理论的本土化。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常态化过程理论 实施性研究 护理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制订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延续护理指标,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整群抽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及余数分组法分成三组(各50例),分别实施基于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试验组)、普通延续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三组患者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PD-NMS)、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39)评分。结果试验组PDSS评分高于普通延续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而SDS、PD-NMS、PDQ-39评分低于普通延续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睡眠、非运动症状,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延续护理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护理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医的 56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时间为 2016年 11月 ~2019年 5月,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 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 28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的 28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围术期护理的措施,分析和比较两组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P< 0.05。结论:对于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围术期护理的方案,能够有效的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超声引导 肝肾囊肿患者 临床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