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汉魏六朝是道教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教理论的草创期。刘勰虽然“崇佛抑道”,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道教理论。相反,由于借助了道教生命哲学这一独特的视角,刘勰洞察到文学创作与作家的“神”“气”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养气”说,这是他对文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 标签: 道教 生命哲学 刘勰 文心雕龙 养气说
  • 简介: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传播学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它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古代文学教学而言,教学设计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合理借鉴.

  • 标签: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 传统备课 古代文学教学
  • 简介:文人聚谈是纵贯六朝的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文人聚谈的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魏初"南皮之游"高谈阔论,涉及诸子百家;正始至于晋末的清谈,以玄言佛理为主,亦与文学相关;刘宋的"文义赏会",由玄言佛理逐渐向文学过渡;齐梁的"文章谈义",文学成为主导内容.文人聚谈对当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但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问世,更促进文学理论的生成.

  • 标签: 六朝 文人聚谈 文义赏会 文章谈义 文学理论批评
  • 简介:汉末以来,由于社会离乱,仕途暗淡,文人开始关注于个体生命,因感人生短促而产生深重的生命忧患意识.因此,他们在诗文创作中大唱生命哀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忧生心态和创作思潮引发了文学理论界对文学创作之由的理性思考,他们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作家个体生命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出文学创作缘于作家对生命的珍重.在他们的眼中,文学创作是作家延续个体生命的一种方式,故谓"不朽之盛事".

  • 标签: 忧生心态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文学创作 个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