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导航辅助外科技术应用于骨盆软骨肉瘤精准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采用计算导航辅助外科技术手术的骨盆软骨肉瘤患者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34.00±1.41)岁(范围23~72岁)。47例为原发骨肿瘤,7例为复发骨肿瘤;肿瘤位于髂骨(Ⅰ区)15例,主要侵及髋臼(Ⅱ区)35例,耻骨(Ⅲ区)1例,侵及骶髂关节(Ⅳ区)3例。行穿刺活检45例(83.3%),切开活检4例(7.4%),5例未取活检,其中2例为多发骨软骨瘤恶变、2例为骨盆软骨肉瘤复发、1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骨盆恶性肿瘤。病理分级:Ⅰ级36例,Ⅱ级15例,Ⅲ级3例。计算导航引导下按术前设计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其中保肢49例(90.7%)、截肢5例(9.3%)。采用切除肿瘤标本大体外观和肿瘤最大径剖面检查评估肿瘤外科切除边界。分析术前肿瘤状况、性别、肿瘤分型、活检方式、肿瘤位置、截肢或保肢、不同外科切除边界患者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切除边界为广泛切除39例,边缘切除13例,囊内切除2例。52例(96.3%)按术前计划的外科切除边界完成手术,2例未完成。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00±93.34)个月(范围12~150个月)。存活45例,术后发生肺转移而死亡9例。局部骨与软组织复发8例(14.8%,8/54),其中保肢者复发7例(14.3%,7/49)、截肢者复发1例(20.0%,1/5)。不同外科切除边界患者局部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22,P=0.001);边缘切除复发的风险是广泛切除的8.222倍[95%CI(1.297,52.140)]。按美国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肢体功能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0.00%±4.71%(范围60.00%~100%)。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24.1%),其中感染7例(13.0%)、区及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3.7%)、伤口皮缘坏死延迟愈合4例(7.4%)。保肢49例中,复发后截肢2例,5例患者肿瘤巨大侵及血管、神经而选择了半骨盆截肢手术,最终保肢率77.8%(42/54)。结论计算导航辅助骨盆软骨肉瘤精准切除技术可行,有利于完成术前计划,提高肿瘤切除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有效恢复肢体功能,其局部安全性不低于截肢

  • 标签: 软骨肉瘤 骨盆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高职院校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逐渐将就业导向理念纳入教学体系之中。目前,高职计算专业踏上了教改的征程,但是该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口。本文对高职计算教学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基于就业导向视角,探讨了教学新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腔镜下修补与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进行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与常规开放性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4.307~41.237,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13.33%vs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3,P>0.05)。结论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但费用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能力与疾病程度选择不同手术式。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有效性/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能级图像显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A)的TIPS术后患者29例。通过重建获得混合迭代图像(常规组)及单能级图像(40 keV组、50 keV组、60 keV组和70 keV组)。在横断面重建图像的支架内和同层面竖脊肌内分别放置圆形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平均CT值、噪声,通过计算得到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由2名医师以4分制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组间整体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或Dunn-Bonforoni检验。结果5组间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图像的CN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8、56.45,P<0.001)。40 keV组图像的CNR、SNR最高,分别为50.4±15.7、59.3±18.4,与其他组图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组间整体主观评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01.61,P<0.001),40 keV组主观评分高于60 keV组、70 keV组及常规组(P<0.001),与50 keV组的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40 keV单能级图像是观察TIPS术后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最佳单能级图像。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umgart法胰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1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实行改良Blumgart法吻合,55例行常规Blumgart法吻合,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肝功能、胰腺情况、手术结果、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术前资料(体质指数、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平均胰腺质地、胰管直径、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较常规组总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较常规组术后总胰瘘发生率、生化瘘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术后B/C级胰瘘和胆漏、出血、感染、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Blumgart法胰肠吻合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安全可行,与常规Blumgart法相比,吻合方式更简单、省时,而术后合并症包括B/C级胰瘘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 胰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