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PD患者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然而技术失败仍然是制约PD发展的瓶颈。多项研究表明,PD患者初始12个月内技术失败风险最高。提高对这一时期技术失败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降低PD技术失败发生率,提高PD的使用率。本文综述了PD早期技术失败的定义、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腹膜透析 危险因素 早期技术失败 技术失败率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有老年化趋势。老年ESRD患者通常由于合并症较多、营养不良、身体机能衰退及认知功能低下等因素,在其透析方式的选择问题上存有争议。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无需血管穿刺、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等优势。但PD对老年患者的适用性尚不明确。本文从老年患者透析开始时间、透析方式选择、自身特点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评估PD在老年ESRD患者中的适用性。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辅助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是腹透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腹透患者预后。腹膜炎期间,由于腹膜毛细血管扩张等因素,腹透患者可发生溶质转运增加及超滤下降等表现。艾考糊精透析液具有超滤功能持久、保护腹膜功能、不含葡萄糖及低葡萄糖降解产物等优势。我们在国内首次报告于艾考糊精透析液中加入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3例,以初步评估艾考糊精透析液在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艾考糊精 腹膜透析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就诊女性尿路感染(UTI)患者尿液病原菌谱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该类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UTI的643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4~95岁。根据是否绝经,将其分为绝经组(n=362)与非绝经组(n=281)。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伦审〔2021〕372号)。结果①自纳入研究的643例UTI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分离获得64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为567株(88.2%),革兰阳性(G+)球菌为76株(11.8%);G-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70.3%,452/64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2%,40/643);G+球菌主要为粪肠球菌(2.6%,17/643)、无乳链球菌(1.9%,12/643)和屎肠球菌(1.7%,11/643)。②药物敏感性试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药物维持较高敏感度;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及磺胺甲唑/甲氧苄啶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呋喃妥因高度耐药。③42.0%(190/452)大肠埃希菌与40.0%(16/40)肺炎克雷伯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④2组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68.0%,72.1%),肺炎克雷伯菌(6.4%,6.1%)。2组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分布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绝经组UTI患者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69.7%(166/238),明显高于非绝经组的54.0%(95/176),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绝经组UTI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14/21)和45.0%(9/20),明显高于非绝经组的33.3%(6/18)和5.6%(1/18),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就诊UTI女性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绝经期UTI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持续高度敏感,可推荐作为门诊UTI女性患者治疗的经验性治疗用药。

  • 标签: 绝经期 泌尿道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国多中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数据库登记的年龄≥18岁,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 364例患者,男6 836例,年龄(51±15)岁,HD 4 230例,PD 8 134例,高钾血症发生率20.7%(2 554/12 364),低钾血症发生率17.0%(2 102/12 3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HD(OR=2.25,95%CI:1.54~3.30)、糖尿病(OR=1.65,95%CI:1.17~2.32)、高体质指数(BMI)(OR=1.06,95%CI:1.03~1.09)、高白蛋白(OR=1.04,95%CI:1.01~1.07)、高血磷(OR=3.12,95%CI:2.44~4.00)、低二氧化碳结合力(OR=0.89,95%CI:0.87~0.92)、低三酰甘油(OR=0.76,95%CI:0.68~0.85)、低血肌酐水平(OR=0.95,95%CI:0.90~0.99)、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OR=1.38,95%CI:1.11~1.72)及β-受体阻滞剂(OR=1.32,95%CI:1.07~1.64)。结论我国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0.7%,HD、糖尿病、高BMI、高白蛋白、高血磷、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三酰甘油、低血肌酐水平、使用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伴随现代通信、军事、娱乐等的飞快发展,射频电路也日益备受重视。在生产技术飞快进步的环境下,各种射频器件也变得更加性能优异、更高度集成。近些年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射频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并且在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而为了有效控制射频电路的基本性能,便需要注意周全考虑相应的电磁兼容性,力争设计出来更理想的电路结构系统。基于此,本文从射频电路出发,探讨了提高电磁兼容性的必要性及有效方法。

  • 标签: 电磁兼容性 射频电路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以葡萄糖为渗透剂的传统腹膜透析液(腹透液)安全、有效的特性已被广泛接受,但由于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进入腹腔后易被吸收,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渗透梯度而致超滤下降,且生物相容性较差,长期使用可导致腹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艾考糊精是一种分子质量为13 000~19 000道尔顿的葡萄糖聚合物,不易被腹膜吸收。以艾考糊精为渗透剂的等渗腹透液通过介导胶体渗透压可在PD长留腹时维持稳定的渗透梯度而产生持续超滤。艾考糊精腹透液在国外已使用20多年,除显著的超滤作用外,其在生物相容性、腹膜保护、提高PD技术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本文结合国内外艾考糊精腹透液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重点对其临床优势及获益人群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透析液 超滤 艾考糊精 生物相容性 技术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随访的腹透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随访至患者退出腹透或研究终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收集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疾病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比较胃肠道疾病组与无胃肠道疾病组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筛选腹透患者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71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87例(82.2%)患者出现至少1种胃肠道症状,142例(30.2%)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患者总体腹膜炎发生率为0.094次/患者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34次/患者年,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27次/患者年。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OR=1.852,95%CI 1.252~6.369,P=0.002;OR=3.324,95%CI 1.616~6.836,P=0.001);腹泻症状得分较高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832,95%CI 1.616~4.963,P<0.001)。结论腹透患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腹泻症状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胃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发生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首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且年龄65岁以上患者的资料。按首次腹膜炎发生时的腹透龄,将患者分为短腹透龄组(<36个月)和长腹透龄组(≥36个月)。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首次腹膜炎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纳入患者163例,年龄(71.7±4.9)岁,男性占53.4%,糖尿病肾病占32.5%,中位腹透龄为21.8(5.5,41.3)个月。短腹透龄组和长腹透龄组患者首次腹膜炎最常见诱因均为换液操作的接触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39.8%和46.0%。长腹透龄组患者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短腹透龄组(34.0%比13.3%,χ2=9.437,P=0.002)。真菌感染均予拔管,治疗失败率为1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腹透龄(OR=12.544,95%CI 2.168~72.576,P=0.005)及较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58,95%CI 0.744~0.988,P=0.034)是老年患者首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真菌感染、长腹透龄及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老年患者首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预后 老年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 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目前EPS主要依据潜在风险患者的临床表现、腹膜功能改变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晚期。EPS的治疗包括停止腹膜透析、腹腔灌洗、营养支持、药物和手术等,但晚期患者疗效不佳。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有效阻止EPS的病情发展。因此,本文就EP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EPS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 标签: 腹膜透析 诊断 预防 包裹性腹膜硬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交互作用对腹膜透析患者全因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新置管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基线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随访至2018年12月。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分析探究不同eGFR组间尿酸与患者全因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 124例腹膜透析患者,年龄(47.0±15.2)岁,其中男性1 269例,糖尿病患者536例,血尿酸为(429±96)μmol/L,eGFR为6.69(5.17,8.61)ml·min-1·(1.73 m2)-1。经过中位42个月的随访,554例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其中275例为心血管事件死亡。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及eGFR与患者全因死亡存在交互作用(P=0.043)。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与中三分位组(血尿酸384~460 μmol/L)相比,高eGFR组[eGFR>6.69 ml·min-1·(1.73 m2)-1]中低三分位组(血尿酸<384 μmol/L)及高三分位组(血尿酸>460 μmol/L)病死率显著增加(χ2=9.338,P=0.009),而在低eGFR组中则无统计学意义。校正相关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结果等指标后,在高eGFR组患者中,血尿酸每增加1 μmol/L,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0.2%(HR=1.002,95%CI 1.000~1.003,P=0.019);与血尿酸中三分位组相比,高三分位组患者与较高的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HR=1.670,95%CI 1.242~2.245,P=0.001)。结论eGFR和血尿酸与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存在交互作用,高eGFR组中较高的血尿酸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尿酸 肾小球滤过率 死亡率 心血管事件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家庭血压监测定义的隐蔽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D中心开始行PD的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和生化检查资料。分析PD患者家庭血压监测定义的隐蔽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诊室血压正常PD患者发生隐蔽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425例PD患者,其中男性866例,年龄为(46.9±14.9)岁,体重指数为(21.6±3.1)kg/m2。PD患者中隐蔽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1.9%,诊室血压正常的PD患者隐蔽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体重指数(OR=1.057,95%CI 1.001~1.116,P=0.047)、合并糖尿病(OR=1.996,95%CI 1.160~3.433,P=0.013)、使用多种降压药(OR=1.336,95%CI 1.122~1.590,P=0.001)和高诊室血压(OR=1.785,95%CI 1.546~2.060,P<0.001)是诊室血压正常PD患者发生隐蔽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隐蔽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高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使用多种降压药、高诊室血压是诊室血压正常PD患者发生隐蔽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隐蔽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降低首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纳入2006—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置管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入组患者按照置管时间分为4组:CQI前2006—2007年置管患者(A组),CQI后Ⅰ期2008—2010年置管患者(B组),CQI后Ⅱ期2011—2013年置管患者(C组),CQI后Ⅲ期2014—2016年置管患者(D组)。运用设计、实施、检验和应用(PDCA)四步法,改进首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处理和预防流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或随访至期间退出腹膜透析。采用Poisson检验比较CQI前后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 383例腹透患者,其中A组、B组、C组、D组分别为346例、850例、688例、499例。患者年龄(47.1±15.8)岁,男性1 409例(59.1%),糖尿病肾病者510例(21.4%),随访(10.9±2.8)个月。与A组相比,C组(CQI Ⅱ期)首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总体发生率下降(0.156次/患者年比0.234次/患者年,P=0.020);亚组分析显示,CQI后各期首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发生率均下降(0.052、0.049、0.054次/患者年比0.104次/患者年,均P<0.05);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率曾一过性上升,经进一步改进后亦有所下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CQI与首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的发生率独立相关(HR=0.526,95%CI 0.349~0.792,P=0.002)。结论应用CQI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首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为防治腹膜炎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D中心进行规律PD且年龄≥18周岁、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排除有血液透析史、肾移植史、恶性肿瘤及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验数据。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转至其他中心或随访终止日期(2018年12月31日)。根据PD患者的基线血清25(OH)D3水平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25(OH)D3≤12 μg/L]、中水平组[12 μg/L<25(OH)D3≤17 μg/L]和高水平组[25(OH)D3>17 μg/L]。应用多因素调整的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腹膜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有6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341例(53.12%),年龄为(47.58±14.10)岁,血清25(OH)D3为(13.83±6.41)μg/L,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首(67.19%)。在中位42(19,59)个月的随访期内,有139例患者发生了共232次腹膜炎。校正了性别、年龄、白蛋白、体重指数(BMI)、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糖尿病史、Charlson指数以及药物使用,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腹膜炎发生的危险性分别为高水平组的92%(95%CI 0.62~1.38,P=0.690)和1.74倍(95%CI 1.19~2.54,P=0.004),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腹膜炎发生密切相关,低水平25(OH)D3是PD患者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化二醇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中心置管的年龄≥60岁的腹透患者,前瞻随访1年或期间退出腹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出口处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指标及出口处护理等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247例患者,年龄(68.6±6.2)岁,男性占53.4%,糖尿病肾病者占48.2%,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32例(13.0%)患者发生34次出口处感染,感染率为82.5患者月/次(0.15次/患者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主要致病菌(35.3%)。培养阴性率为8.8%。导管出口处评估结果显示,不依从护理流程者23.5%,腹透管固定不良者62.3%,管道牵扯史者9.7%,出口处有机械性压迫者5.3%,护理频率不当者29.6%,用莫匹罗星者13.8%,患者本人护理出口处者26.7%,更换出口处护理者16.6%。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等)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钾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HR=2.352,95%CI 1.008~5.488,P=0.048)、腹透管固定不良(HR=3.074,95%CI 1.046~9.035,P=0.041)及出口处护理者不固定(HR=2.423,95%CI 1.004~5.845,P=0.049)是出口处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透患者的出口处感染率为0.15次/患者年。教育患者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做好腹透管固定及由固定的经培训的护理者护理出口处可能会降低老年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

  • 标签: 腹膜透析 感染 导管,留置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患者尿液培养分离病原细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为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患者尿液培养检验结果,对分离获得的主要病原细菌分布、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剔除相同患者的重复菌株后,共分离获得病原细菌1 1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91株(84.6%),革兰阳性菌181株(15.4%);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60.8%)和肺炎克雷伯菌(8.1%),主要革兰阳性病原菌为粪肠球菌(4.6%)。20年间除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显著增加,由50.8%上升至63.2%(χ2=7.978,P=0.046),其他主要病原菌谱分布比例无显著变化(均P>0.0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显著上升(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舒巴坦+头孢哌酮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率(95.0%、95.7%、97.9%和91.1%)。20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比例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维持较高敏感率(79.1%、88.0%和80.3%)。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G敏感率100.0%;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1998—2018年间门诊患者尿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对部分抗生素如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新氟喹酮类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性。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遏制耐药菌的扩散和流行。

  • 标签: 细菌感染 泌尿道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感染药 尿液培养 门诊
  • 简介:夕阳下,两棵挂满毛笔的月桂树静静地守着我的家,看到它们,我又想起了爷爷,那些他带着我,就着日光在树下写字的时光,他诲我谆谆的模样……唯有轻叹一声:当时只道是寻常。但我相信,爷爷并没有在悠悠岁月里走远,“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年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他留给我们的笔,每一支都饱蘸着“当时”的温度。

  • 标签: 爷爷 丈夫
  • 简介:本剧一切目的在表现演员。剧中国度子虚乌有,人物纯属杜撰,情节完全编造。全无历史根据。史家幸无考证,以免大失所望。请导演无须动用太多布景及复杂灯光,以突出演员表演,求得上演频率。——作者时间古代。地点东兴国.人物凌霄——东兴国长公主.昌明——东兴国太子.凌霄之孪生弟.(以上两人物由同一演员扮演)苟义——掌宫太监。苗忠——丞相.郭云龙——青年将领.伺剑——凌霄心腹宫女.姚贵——贫民.姚妻——姚贵之妻.“仙鹤”、昌明鬼魂、郭老将军、密探、南旺国将甲、乙、南旺国饮差、差役甲、乙、朝臣、兵丁、太监、官女、锦衣卫、御林军若干。

  • 标签: 东兴 南旺 历史根据 手足情 国饮 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