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意偏向训练对康复期酒依赖患者注意偏向、心理渴求及复饮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90名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酒精线索图片与中性图片按1∶1比例导入E-Prime软件,采用点探测范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8次有注意偏向训练及无注意偏向训练,每次训练后软件自动记录对线索图与中性图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并在干预前(T0)、干预4次后(T4)和干预8次后(T8)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测评酒精心理渴求评分及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复饮情况。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反应时、正确率、心理渴求进行组别及组内比较。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线索图反应时、线索图正确率、心理渴求得分中均存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F=5.218,6.939,147.14,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线索图反应时、线索图正确率、心理渴求得分在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4、T8时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性图反应时仅在T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显示,干预组在线索图反应时呈下降趋势,T4、T8均小于T0(均P<0.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在线索图正确率呈上升趋势,T4、T8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及对照组在心理渴求得分上均呈下降趋势,T4、T8均小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照组T4与T8之间维持不变(P>0.05)。干预结束后1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复饮率的差异处于边缘显著(11. 10%,26. 70%,P=0.059),干预组累计戒酒天数长于对照组[(28.33±4.99 )d,(26. 47±6.66)d,P=0.010]。结论注意偏向训练可改善康复期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及注意偏向,干预后1个月时的复饮率有一定降低。

  • 标签: 注意偏向训练 酒依赖 心理渴求 注意偏向 复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