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基于18个CMIP5模式在RCP情景下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了全球升温1.5~4℃阈值下亚洲地区平均温度和降水以及极端温度和降水变化,并着重对比了1.5℃与2℃升温阈值下异同。结果表明:相比工业化前,在全球升温1.5℃、2℃、3℃和4℃阈值下,亚洲区域平均温度将分别升高2.3℃、3.0℃、4.6℃和6.0℃,高纬度地区响应大于中低纬地区;降水分别增加4.4%、5.8%、10.2%和13.0%,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热天气将增加,极冷天气将减少;极端降水量变率将会加大。与2℃升温阈值相比:1.5℃阈值下亚洲平均温度上升幅度将降低0.5~1.0℃以上,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幅减少5%~20%,但西亚和南亚西部降水则偏多10%~15%;极端高温增温幅度在亚洲地区均匀下降,而极端低温增温幅度在亚洲中高纬地区降低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增加幅度减弱,但在西亚会增强。全球升温1.5℃和2℃时,亚洲发生非常热天气概率相比基准期(1861—1900)均将增加1倍以上,发生极热天气概率普遍增加10%;发生极端强降水概率增加10%。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式 CMIP5 升温阈值 极端气候 气候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510月30日—11月2日宁夏首场冷涡降雪天气过程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及其相伴复杂天气可预报性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700hPa相对湿度≥90%和比湿≥2g·kg-1、850hPa温度迅速降至冰点以下、2m和地面气温降至1℃以下、200hPa和700hPa偏北风速分别达40m·s-1和20m·s-1、雪后天气转为晴到少云、地面偏南风〈4m·s-1且相对湿度≥90%、大气层结稳定等模式预报结果,可提前对低涡和切变线引发降雪、大风降温、雪后大雾以及积雪、道路结冰等复杂天气作出较为准确预报。根据低涡所经区域厚湿层、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等大值区和各家模式预报较大降水重叠区域对强降雪区域及强度进行有效订正,但由于预报员对各家模式一致性预报误差认识和订正能力有限,使得对强降雪中心、降雪减弱时局地强降雪以及区域大雾等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较差。

  • 标签: 冷涡降雪 复杂天气 预报偏差 可预报性
  • 简介:利用内蒙古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监测资料,对20127月20-21日河套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冷涡、低空切变线及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形成;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西偏北,其外围偏南气流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水汽输送;高空急流加强东移为地面倒槽加强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高压特征线与500hPa槽线、低空切变线位置关系与暴雨开始、结束时间关系密切,而雨带分布则与切变线及低空最大风速带之间关系密切.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耦合 上升运动 暴雨
  • 简介:20162月2日,青海省科协副主席马玉及学会部领导一行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慰问看望德力格尔团队全体科研人员并与他们座谈.省气象局副局长许维俊和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 标签: 气象学会 青海省 科研人员 大气本底 秘书处 气象局
  • 简介:利用甘肃省定西地区岷县、临洮和华家岭3个站点气温数据,应用线性趋势拟合等方法,基于10个气温指数,研究了1955—2016定西地区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冷日日数和冷夜日数4个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冷日日数和冷夜日数6个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第一主周期为30a,第二主周期为17a。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日日数和暖夜日数变化在气温总体变化中起主要作用。极端最低气温与霜冻日数、冷日日数、冷夜日数显著相关,极端最高气温与夏日日数、暖日日数、暖夜日数显著相关,暖夜日数与霜冻日数也具有较高相关性。气温指数突变大多发生在1993—1999

  • 标签: 极端气温 变化趋势 变化周期 突变
  • 简介: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淮北地区108个气象站逐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季)和干旱程度(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分析了淮北地区1961—2015干旱频率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地区1961—2015总体呈干旱略加强趋势,其中1998—2001干旱发生最频繁,干旱强度、极端干旱及中等干旱频次均呈增加趋势。2011淮北地区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20世纪90代起淮北地区夏季经历了先湿后干转变,2013是夏季转向干旱化突变点。秋冬两季是淮北地区发生干旱频率较高季节。秋季干旱分布广、旱情最为严重,淮北地区北部是秋季干旱高发区;冬季发生中旱以上干旱地区分布较广,主要位于淮北地区内安徽片西部和江苏片中部。春夏季发生高频率干旱区域相对较小。

  • 标签: 干旱 SPEI 发生频率 时空分布 淮北地区
  • 简介:利用FY-2G卫星云顶相当黑体温度(BlackBodyTemperature,TBB)资料和NCEP(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1°×1°再分析资料,对20156月16—17日江淮流域中尺度涡旋引发一次持续性梅雨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江淮流域此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与MCV增强和减弱及西南急流强度一致,降水主要与MCV有关,MCV形成与对流系统发展密切联系,对流系统有组织发展、大量潜热释放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配置触发了MCV。由此次暴雨过程MCV与MCS关系和结构特征可知:MCV从对流层低层一直伸展至对流层高层250hPa,涡度最强中心位于对流层中低层。MCS有利于激发上升气流,湿Q矢量辐合与正涡度中心对应,有利于热量和水汽垂直输送,加速MCV发展。MCV从产生至成熟阶段,中低层水平平流项基本为负贡献,水平辐合辐散项决定MCV形成和发展。此外,垂直运动直接影响涡度垂直输送项,从而影响MCV在垂直方向上发展。

  • 标签: 中尺度对流涡旋 中尺度对流系统 湿Q矢量 黑体温度
  • 简介:利用20167—9月全省1957个包括区域自动站在内站点观测资料,对同期雷达融合降水估测和预报资料进行了从时间演变、空间分布及统计检验3个方面的检验,还利用基于对象诊断评估方法(MODE)考察了台风莫兰蒂(编号1614)9月13—16日一次降水过程,结果表明:1)融合估测降水能较好反映出2016夏季降水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2)预报1~6h降水总体偏强,随着预报时效增长,均方根误差在增大,对浙东沿海和浙南温州一带降水预报均方根误差最大;3)对于台风莫兰蒂这次降水预报,在降水最强15日21时融合1—6h预报降水进行MODE检验评估,可以看出预报1—5h降水落区与实况较一致,但降水落区范围比实况偏小,随着预报时效增加,预报与实况降水落区相似度在减小。

  • 标签: 雷达融合降水 降水预报 检验分析 MODE
  • 简介:20178月27至9月1日,由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下设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共同举办“lAPSO-IAMAS-IAGA2017联合科学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次大会设3个分会场,聚焦于地球科学领域海洋、气象、地磁学3个重要学科最新进展交流.

  • 标签: 科学协会 地球物理学 海洋物理 大地测量 地球科学 气象学
  • 简介:基于鲁中地区8个气象站1999—2015逐分钟降水数据,分析15个历时年最大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鲁中地区最大降水强度由短历时向长历时递减,短历时和长历时年最大降水量分别达特大暴雨和暴雨级别的年份最多;南部山区沂源和北部高青平原多数历时年最大降水强度随时间呈减少趋势,其他地区5~15min历时随时间呈增加趋势,其他历时多数呈减少趋势;各历时多年平均最大降水强度大值均在西南部山区,山区各历时降水强度高于其他地区,最大降水强度空间差异由短历时向长历时缩小;多数地区各历时年最大降水最早出现在5、6月,最晚出现在8、9月,最多出现在7、8月,南部山区沂源和北部高青平原各历时最大降水出现日期随时间呈提前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不显著;短历时年最大降水最易从傍晚开始,随着历时增加,开始时间由傍晚向上半夜推迟,南部山区沂源各历时年最大降水最多开始于凌晨和上午,而北部高青平原最多开始于下半夜和凌晨,其他地区短历时年最大降水最多开始于下午和傍晚,长历时最多开始于夜间和凌晨。

  • 标签: 短历时 长历时 年最大降水 变化特征
  • 简介:根据乌鲁木齐市1976—2015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累计距平法、主成分分析法和Morlet复数小波法,计算并分析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指数相关性及周期性等。结果表明:1、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夏季、热夜、暖昼和暖夜日数呈上升趋势,冰冻、霜冻、冷昼和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2、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距平呈波动变化,其中极端最高在1992-1994快速下降,2003-2008较明显上升;极端最低在1991-1999快速上升。3、夏季和热夜日数相似,1996之前减少,之后快速增长。冰冻和霜冻日数与前者趋势相反。4、冷昼和冷夜日数在90代中期之前缓慢上升,暖昼和暖夜缓慢下降。90代中期后,情况相反。5、暖夜、冷夜、热夜和霜冻日数变化对乌鲁木齐气温总体变化起到主要作用。6、各暖指数、冷指数间呈正相关,而暖指数与冷指数之间呈负相关。7、极端最高气温存在准6周期,还存在准32年代际振荡周期;极端最低气温存在准3、6、12周期,其中准12周期贯穿始终。

  • 标签: 极端气温 绝对指数 相对指数 相关性 周期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GFS0.5°×0.5°逐6h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雷达、风云卫星资料,对20139月13日浙江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太副高西北部边缘暖湿西南气流和东移高空槽共同影响,引发了浙江北部强对流天气。在有利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配合下,当低层925hPa中尺度辐合线和对流层中层700hPa垂直上升运动区相重合时,中尺度辐合线附近会产生强对流,这对强对流发生发展具有一定预报指示意义。此次过程中强对流天气与雷达回波中心对应良好,中尺度辐合线基本与对流发生发展相对应,辐合线周边区域是强天气容易发生发展区域,辐合线先于降水出现,随后在辐合线周边出现了强降水和大风天气。

  • 标签: 强对流 中尺度辐合线 触发机制 中尺度分析
  • 简介:开展玉米热量资源精细区划是呼伦贝尔市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出新要求.以市、旗、镇三级行政区划图、DEM图和1985-2014历史气象资料为基础,根据玉米生长对热量资源要求,利用GIS及其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呼伦贝尔市玉米热量资源区划,将呼伦贝尔市玉米种植划分为最适宜、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及不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分区评述同时提出趋利避害建议.区划结果对有效利用热量资源,提高玉米增产、增收以及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玉米 GIS 热量资源 精细区划
  • 简介:文章通过统计承德市9个气象站2006-2015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承德市雾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承德市雾空间分布南多北少,滦平出现最多,时间分布特点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个例诊断分析方法,将承德市出现区域雾(单雾日3站及以上)分为平流雾、辐射雾及锋面雾3种类型,并分析其典型环流背景,为以后承德市大雾预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分布特征 类型 环流背景
  • 简介:利用阿勒泰地区2010—20165—9月(暖季)21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运用常规统计法,采用逐时降水量及其频次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降水4个指标对该区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暖季降水总量及日数空间分布总体上与海拔、纬度呈正相关,与一般规律不同。该区逐时降水量及其强度日变化山区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7:00—18:00和22:00(北京时,下同),其他区域及全地区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6:00—19:00。一般性降水量及其频次、逐时降水频次山麓丘陵区呈双峰型,其他区域为单峰型。强降水量主要发生在午后至旁晚。该区降水主要以短历时为主,持续1h次数最多,持续2h降水量最多,对总降水量贡献也最大;持续1~3h降水次数占总降水次数84.1%,与我国东部地区不同。在月分布上,8、9月与暖季差异较大。该区暖季降水主要是昼雨,且以短历时降水为主,与伊犁河谷和南疆不同。

  • 标签: 阿勒泰地区 暖季降水 日变化 降水持续性
  • 简介:基于1961—2015贵州省8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了贵州省夏季各月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及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夏季最低值,7月和8月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6月第1候和第2候是贵州省夏季最舒适候;空间分布上,夏季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整体上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而穿衣指数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舒适度空间分布表明,6月是贵州省夏季旅游最佳月份,6月仅贵州省南部低海拔地区处于"较不舒适"等级,大部分地区处于"较舒适、舒适"等级,7月和8月"舒适"区域主要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区。

  • 标签: 旅游 舒适度 时空分布 贵州省
  • 简介:针对201612月16-21日华北黄淮及周边地区重度霾过程开展了诊断分析,发现全球、区域大气环流异常和局地气象条件是此次重度霾形成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次过程中,受重度霾影响面积为71×10-4km-2,霾持续时间达到6d,过程最高小时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过1100μg/m-3。东大西洋/西俄罗斯和西太平洋波列(中高层)和北极涛动(近地面)均表现为显著正位相型分布,综合调控了华北黄淮局地环流场和气象条件,有利于霾发生。华北、黄淮上空异常反气旋能够有效抑制垂直运动,减弱水平风速。与之对应,近地面层为明显弱低压区和偏南暖湿气流。从局地气象条件看,地面小风速、高湿度以及浅薄边界层是促使本次重度霾发生重要因子。

  • 标签: 污染 大气环流 气候变化和变率
  • 简介:利用吉林省45个气象站1960—2015逐日积雪深度、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该省积雪初、终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结果表明:(1)吉林省积雪初、终日空间差异显著,东南山区积雪开始早且结束晚,可积雪期长;西北平原区积雪开始晚且结束早,可积雪期短。(2)吉林省积雪平均始于11月9日,止于次年4月1日,可积雪期达144d。(3)近56a积雪初、终日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阶段性特征显著。其中,1980代之前,积雪初日偏早、终日偏晚,1990代后积雪初日偏晚、终日偏早,可积雪期缩短;积雪初、终日分别在1983和1991前后发生显著性突变。(4)积雪初、终日期对气温变化较为敏感。8—11月月平均气温与积雪初日呈显著正相关,而3月、4月平均气温与积雪终日呈显著负相关;积雪初、终日分别受0℃开始日期、10℃终止日期影响。积雪初日与10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积雪终日与4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吉林省 积雪初日 积雪终日 气温 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