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莺-琼海盆地梅山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在VanKrevelen图上为典型Ⅲ型。据光学显微镜分析,其树脂体含量<4%,平均含量1.5%-2%;且颗粒细小(1-3μm),显微组分以无定形、镜质体和惰质体为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发现成熟度较低(<0.7%Ro)的梅山组烃源岩干酪根中广泛存在<1μm的微树脂体,其丰度可达5%-10%。而较高成熟度下,则其中广泛存在亚微粒体和微粒体。梅山组烃源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检测出十分丰富的杜松烷系列化合物。微层次和分子级层次是梅山组植物树脂的主要赋存形式。梅山组烃源岩是良好气源岩,丰富的树脂物质使其生气强度大大提高。从有机岩石学角度研讨了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的生烃潜力。

  • 标签: 莺-琼海盆地 梅山组 烃源岩 超微树脂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油气地质
  • 简介:本文研究了珠江口盆地HJ15-1-1井文昌组一个海相夹层中的钙质微化石,据在该层中出现Sphenolithusfurcatolithoides、Ericsoniaformosa、Neococcolithusdobius,而未见有真正的Reticulofenestraumbilicus,认为该微化石组合的生物地层位置应为中始新统NP15带。

  • 标签: 珠江口盆地中始新统 文昌组 钙质超微化石 NP15带
  • 简介: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异常复杂,传统数学难以精确描述,大量的测井、沉积、地震资料表明,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分形特征,根据R/S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储层垂向分布特征,以地震和沉积资料为约束,通过分形插值算法确定出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对辽河油田开13井区,牛心坨地区做了大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较好地定量描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宏观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可信度,与地震解释,地质研究结合在一起,能进一步减少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

  • 标签: 分形理论 井间储层描述 应用 研究 R/S分析 分形插值
  • 简介:1前言源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以地震地层学为基础的新兴地层学分支学科——层序地层学是70年代末形成的。由于该理论在指导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功,因而自80年代初一经被引入我国立即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特别是受到了石油部门有关科研、生产单位的高度重视,现已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应用研究热潮。但是,不同学者在应用该理论时由于理解上的差异、所涉及的实际问题不同、采用的标准不同,结果导致对层序地层学理论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有争议、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层序地层学中所存在的有关概念加以论述,与同行进行讨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用该理论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更多还原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理论 地震地层学 准层序 叠置形式
  • 简介:应用层序地层学进行地层研究,在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研究陆相地层的烃源岩分布,要以二级层序为基本单元;研究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地层的储盖组合,要以三级层序为基本单元;在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包括开发区)寻找地导圈闭,要以四级或更高频层序为基本单元。层序地层学的主要贡献是它能够提供统一的、比传统的地层单元组更细的年代地层单元,从而提高了年代地层对比的精度和沉积相预测的准确性。

  • 标签: 预测 勘探目标 层序地层学 珠江口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