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职业道德规范主体机制探讨仲崇盛一职业道德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特殊行为规范总和;另一方面,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培训,所达到表现在职业工作上道德品质状...

  • 标签: 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建设 主体化 职业道德品质 行为主体 职业道德教育
  • 简介:德性论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是人内在品质,以人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中心,是实质主义规范论关注是人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中心,是形式主义。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从德性论到规范转型,其积极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自我决定权利,即肯定了个人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规范限制在共同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外在行为领域。但是,由于规范论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丧失,而这也就意味者人本身丧失。

  • 标签: 德性论 规范论 伦理学 道德评价体系 品质 行为
  • 简介:普遍原则是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中一条至关重要原则,是一切有效规范必须满足条件。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了社会道德规范有效性要求,普遍原则为有效性规范产生呈扬了新伦理致思向度,以人为本和民主协商应成为规范有效性生成双重维度,共时体现实质普遍与程序普遍。这也必然成为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秩序逻辑基础。

  • 标签: 社会道德规范 普遍化 以人为本 民主协商
  • 简介:哈贝马斯把道德规范视为一种主体间性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对道德规范进行建构:一是在先验层面上,渗透重建理性即交往理性于道德规范之中,矫正其中强制性关系和被扭曲部分;二是在现实层面上,通过相互作用建立理想主体间性结构,依据角色结构发展促使个体道德资质形成,凭借原则提供道德依据和资源.哈贝马斯对道德规范的如此建构,确保了道德规范可论证性和实践有效性,使道德问题重新诉诸一种更完善化理性观念,最终使道德自我与相关他者实现内在统一.

  • 标签: 哈贝马斯 道德规范 交往理性 相互作用 角色 原则
  • 简介:在信息伦理学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研究取向:有些学者将信息伦理学作为一门非规范伦理学来研究,而另一些学者则偏重于信息伦理学规范性质.信息伦理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应当研究不同类型信息活动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伦理问题,而不能成为计算机伦理学、媒体伦理学、生物信息伦理学、网络伦理学集装箱.规范信息伦理学可以参考义务论、美德论、效果论分析框架,而且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方法.各国信息伦理学有本土问题,但在全球性信息沟通中,应当实现不同信息伦理学整合.

  • 标签: 信息 伦理 信息伦理学
  • 简介:<正>有一些党员干部在带领村民致富过程中确实不畏艰难曲折,千辛万苦,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面对着是来自四面八方赞扬声和受益群众强烈报恩情感——给几个有贡献者盖别墅楼。三百多万元投入了,装饰华丽、冠冕堂皇数座别墅楼即将竣工交付使用。对此,参观者舆论哗然。那些令人敬佩党员干部和能人形象、价值在人们心目中一下子打了很大折扣。回想历史上不少农民领袖定都立国之后便居功自傲,开始腐化,沉醉于享乐,因而导致内讧、军

  • 标签: 别墅 党员干部 农村 汗马 参观者 内讧
  • 简介: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生态人格来反映这个时代特征和内涵。

  • 标签: 环境伦理 道德人格 生态人格
  •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近现代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规范伦理具体成因、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并对二者内在关联性进行了说明。笔者认为,麦金太尔在重建传统生活共同体基础上恢复古希腊美德伦理主张只是一种道德乌托邦幻想,我们应当在努力完善民主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和规范伦理类型前提下,继续推进启蒙运动所开创现代性事业,而不是一味地吁求回归传统。

  • 标签: 民主 法治 规范伦理
  • 简介:人类男女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绵延不绝必经途径,也影响着良好婚姻、家庭、社会伦理秩序形成.从构词法上看,"性"本身就是"心"和"生"会意,"心"是指道德能力,而"生"是指自然本能,这就在人自然情欲和道德意志张力之间形成了人之为人内在冲突.从更为广泛意义上来说,两性关系涉及双方意志自由和权益责任,需要用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加以调节.因此,人类两性关系已经超越了单纯自然关系,成为具有伦理意义社会关系.对人类性伦理关系如何从原始社会简约严酷,经过封建社会神秘愚昧、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不羁而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健康美好研究,是社会主义性伦理学历史使命.

  • 标签: 《性伦理学新论》 安云凤 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封建文化
  • 简介: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出现了诸多引发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社会现象,实际上主要源于伦理规范缺位与道德评价错位。前者指人们面临新社会生活中道德情境,相应伦理规范缺位现象;后者指社会转型时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多元格局中,不同道德观念与行为之间相互评价错位现象;对这两种机制分析与阐明,有助于清醒认识当前道德生活变化,理性面对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预防焦虑心理与滑坡评价引发负面的道德情绪与行为预期。

  • 标签: 社会转型 血缘伦理 陌生人社会 伦理规范缺位 道德评价错位
  • 简介:择偶在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体偏好并参照一定标准来选择自己认为是具有"优良品质"伴侣,而人类特有的道德价值观则是挑选"高品质"配偶有力工具。本文从Haidt道德五基准理论出发,探讨道德规范与人类择偶标准间联系,系统地阐述了道德五个基准:伤害/关爱、互惠/公平、内群体、等级/权威和贞洁/圣洁准则对于个体择偶标准及心理影响。未来研究应重视文化差异性、道德理论本土等问题,并考察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对两者间相互作用影响。

  • 标签: 道德理论 道德规范 道德五基准 择偶理论 择偶标准
  • 简介:科尔斯戈德在梳理近代以来规范性论证四种方案中,以“实践同一性”基础上“目的王国”创建作为沟通“绝对命令”与“道德法则”、“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中介,不仅论证了规范正当性,而且激活与推进了康德伦理学。如果基于康德“先验逻辑”来考察科尔斯戈德对康德伦理学阐发路径,还可以有效地回应柯亨等人对科尔斯戈德质疑。

  • 标签: 规范 正当性 康德 伦理学 先验逻辑 政治哲学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规范伦理学复归是伦理学理论一个发展,从存在主义角度看,规范伦理学必然会碰到这样一些理论困境:道德规范根源如何确认?道德规范的确证是否可能?道德规范约束力如何保证?道德规范如何适用于人之外世界?

  • 标签: 规范伦理 存在哲学 约束力
  • 简介:面对资本主义合法危机,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出回应.被誉为20世纪西方政治哲学领军人物罗尔斯,以其纯粹程序社会正义规范表达了对实质平等理想追求.然而,由于仅仅局限于政治正义狭隘视野和资本主义制度框架,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规范之下平等是不彻底,最终陷入抽象平等困境.与此不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合法危机回应一方面指向其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负面作用,另一方面指向其作为背景只局限于政治正义社会理想,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人类解放前景,从而在一种人类正义规范之下表达了实质平等理想追求.由于超越了政治解放狭隘局限,因而,马克思人类正义规范之下平等,不再是抽象形而上学思辩,而是在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寻求人类生存与发展理想目标、价值原则和现实途径.

  • 标签: 公民资格 正义 平等 罗尔斯 马克思
  • 简介:教育:迈向21世纪较量──《夏令营中较量》发表社会反响权自然《较量》一文形成及内容1992年8月,全国少工委及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与日本合作,在内蒙古草原举办了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少年儿童研究》副主编、青年作家孙云晓密切关注这种新型夏令营...

  • 标签: 夏令营 21世纪 少年儿童 下一代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司
  • 简介:在大量实证调查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城市9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观念、内容、方式、方法、主体、模式、价值取向、教育中家长面临困境八个方面对孝感市城区9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做了调查,并针对城市9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探寻了相应路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科学家庭教育方法,以正确价值观做指引,从而促进独生子女全面发展。

  • 标签: 城市 90后 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