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正>道教经典。《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及《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之概称。据道教释义,黄者中央之色,喻中央”;者四方之中,阶前空地,喻“中空”。黄之景,意谓道教修炼功夫之中空景象。《黄经》作者,传说殊多。或谓魏夫人(名华存、晋司徒魏舒之女)研审民间草本后所撰,或谓道士口授,魏氏记录而成。成书年代,《外景》始见于葛洪

  • 标签: 黄庭经 道教经典 外景 成书年代 内景 修炼
  • 简介:律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及丛林修学规范都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有的祖能够保持其影响力和地位而长期不衰.有的祖在经历过低落暗淡之后能够出现“中兴”.有的祖可能会演变成其他宗派的重要寺院.也有的祖因为多种原因而消失了。但是.它们在律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促进律宗发展、传承律学思想、培育律师队伍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 标签: 律宗 功能 内涵 中国佛教 律师队伍 影响力
  • 简介:禅宗二祖道场司空山,位于安徽省岳西县,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米,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据说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山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据明代《广舆图》所载“其间产恒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

  • 标签: 禅宗 《广舆图》 岳西县 安徽省 道场
  • 简介:杜光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高道,在僖宗朝曾获赐紫,有“弘教大师”的称号,后来仕前蜀王建,更是尊崇有加。光作为一名宫廷道士、一位杰出的道教学者,不仅从事各种宗教活动,也从事道经的搜集和编纂工作,而且光还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除了善于撰写精美的青词,书法也别具风格,自是一家。

  • 标签: 杜光庭 道教学 道士 称号 道经 宗教活动
  • 简介: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法师、学者齐聚古都西安,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尊崇祖师精神,弘扬祖文化,借鉴历史经验,推动交流合作。这是一件佛门盛事,意义深远。这次研讨会的承办地陕西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心。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其中六大宗派的祖都在这里,并由此向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传播。研讨会在这里举办,可谓千载一时,因缘殊胜。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 标签: 中华文化 交流合作 汉传佛教 东亚国家 历史经验 文化中心
  • 简介:言中国佛教史,不能不知禅宗,言禅宗则不能不知六祖慧能,言慧能则不能不知南华禅寺。盖禅宗是使印度佛教彻底中国化之宗派,它融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慧能后一花五叶,烂漫神州,成为活力最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今日汉地佛寺

  • 标签: 佛教 禅宗 传统文化 南华寺 慧能
  • 简介: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每个宗派都是在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内地之后.经过中印乃至西域各国和日韩僧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实现了本土化之后逐渐形成的。这些译传印度佛教并努力促成本土化的高僧.在宗派形成之后被尊为祖师.他们当年创立宗派的寺院则被尊为祖。于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各有其祖师.各有其祖.也就各有其宗派的法脉和祖的文化传统。由于八大宗派成为后世中国汉传佛教的内在理论体系的第一支撑.不但塑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品格.也主导和引领着中国佛教的发展趋向.并成为直到今天中国佛教文化中最为深厚的文化资源。也正是因为如此.宗派在中国学术界和佛教界始终受到充分的重视.而祖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得到各界的关注。

  • 标签: 情怀 中国内地 印度佛教 汉传佛教 中国佛教 中国学术界
  • 简介:杜光曾两次入蜀。第一次,早在僖宗广明元年(880)出逃长安之前,就已在三蜀乃至汉水流域的均州游访圣迹、纂记异闻,后来“漂寓成都”,并非中和初随僖宗一起赴蜀。在成都期间,光曾奉敕修斋设醮,四年后,扈从僖宗还京,同年(光启元年)底,又从僖宗幸兴元,并在此地撇开僖宗,“乞游成都”。此即光第二次入蜀,并终老于成都。

  • 标签: 杜光庭 四川 道教 宗教信仰
  • 简介:正一道祖——嗣汉天师府□宋亚平●“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当你将要步入天师府,去领略一番正一道祖风貌时,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幅惊世醒目,气吞万里的门联。它出自董其昌之手,檀香木雕就,赫然挂在天师府头门的大柱上,令望者肃然。龙虎山天师府...

  • 标签: 天师道 正一道 中国道教 龙虎山 祖庭 张道陵
  • 简介:现白云观恢复窩风桥重演全真音韵,北京音乐学院老师来配谱伴奏,俾云中音诵得到重伸。四届二次理事会召开,道侣踊跃发言,足见白云观和中国道协日益向荣。喜事盈盈,偶成拙草,以资纪念。

  • 标签: 道协 祖庭 风桥 丹房 云中 朝真
  • 简介: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在所著《摩诃止观》中首先勾画了天台宗传法系统,即以古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150-250年)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南岳慧思(515-577)为三祖,而实际创始人智顗(539-598),又称为智者大师,则为四祖。

  • 标签: 天台宗 智者大师 龙树 佛教 首先 古印度
  • 简介:《诸真宗派谱系》载有全真吕祖蓬莱一派,但对该派的创建地语焉不详。对于吕祖蓬莱派的祖、创建者及创派时间等问题,迄今学界尚不清楚。本文运用隐仙观现场的碑石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蓬莱 全真道 宗派 时间
  • 简介:庚午年腊月初八日(1991年1月23日),河北赵县柏林古刹举行佛成道纪念法会。正当法会进行中,月前供奉之十吨重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忽左右、前后自动,自动幅度约二、三公分,每隔三分钟自动一次,持续约二小时,在场数千群众及省、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均亲眼目睹,叹为希有。昔佛陀上升兜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人间。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乃以牛头旃檀木刻作佛陀形像,高五尺。佛陀回人间,旃檀刻像往迎佛陀。佛为授记曰:“汝于未来作大福田,

  • 标签: 兜率天宫 庚午年 瑞应 释迦牟尼佛 祖庭 授记
  • 简介:龙山国恩寺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市新兴县集成镇境内。省城至新兴一百六下公里,从广州乘火车可到达新兴,有广州至新兴直达豪华大巴只需二小时,更有长途汽车从各处通往新兴县城,再由县城坐1路公共汽车直达龙山国恩寺,交通十分方便。寺前有省内著名的温泉度假区。

  • 标签: 国恩寺 禅宗 佛教文化 唐朝
  • 简介:杜光可谓唐末五代时期的高道大德,在僖宗朝即获赐紫加官,曾被目为:“扶宗立教,海内一人”的大人物。唐亡,杜光依仕前蜀。先后被王建、王衍父子赐号、封爵,甚至担任各种俗职。这些直接关系到对杜光的认识和了解,但今人对此辨析考证不足,面对史籍繁复纷乱的记载,征引稍有不当,便致矛盾、舛误错杂其间。本文即就此试作梳理考辨,愿抛引玉之砖,为杜光研究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杜光庭 矛盾 考辨 五代时期 辨析 王建
  • 简介: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孙亦平博士的新著《杜光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已于2004年5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唐末道教思想家杜光的学术著作,也是近年来我国道教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该书以《道藏》等典籍中保存的杜光著作为主要研究资料,并借鉴国内外道教的研究成果,不仅探讨了杜光

  • 标签: 书出版 唐宋道教 思想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