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告诚人们说:“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

  • 标签: 培养 《古兰经》 真主 施舍 敬畏
  • 简介:抗战期间,不仅有中共的回民支队和国民党的西北马家军参战,而且也有一批回族文化人参与抗日宣传,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家父则是回族抗日歌曲的组织者。(注:家父原名王梦,抗战后因受特务追踪,亡命新疆,改名为王孟)1938年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以白崇禧为首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也随之西迁。全国著名的回族文化界人士马松亭、王静斋、王梦等汇集重庆,使当地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40年初,

  • 标签: 救国协会 抗战期间 回民支队 孟扬 白崇禧 文化界人士
  • 简介:当今世界,伊斯兰问题引起世人高度关注。西方学术界和媒体利用“伊斯兰国”这个打着伊斯兰旗号,依附于宗教的怪胎,对伊斯兰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曲解和攻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误读。西方强势的话语权,将宗教文明的差异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奉者之间的隔阂,从而引发彼此间的矛盾、仇恨,甚至兵戎相见。他们极力宣扬伊斯兰问题的严重性,把政治问题混淆成为宗教问题,使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本质、主张和行为真假难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伊斯兰世界为了应对各种非议,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从伊斯兰倡导和平、坚持中道、反对极端三个层面,阐释伊斯兰教正信正行、远离极端、维护人类和平的精神宗旨。

  • 标签: 伊斯兰世界 人类和平 精神 西方学术界 伊斯兰文明 正道
  • 简介:本文探讨了“义”的两种含义,即它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义的基本义就是它的文本义,而引申义则是后人对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时引出的一个概念。义在早期佛教的传播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普遍意义,于是它的义蕴得到了引申和发挥,产生了“义佛教”这个术语。义的本义是一种概念上的对等,但是后人提到的“义”如“义佛教”则是它的引申义,变成了比较哲学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 标签: 格义 佛经翻译 护教 格义佛教 比较哲学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雍和宫与嘉木·图布丹大师(文章中,简称:图老师)的关系,对社会和谐、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作用;体现雍和宫的历史地位及其一代高僧对'草原丝路'的贡献。

  • 标签: 雍和宫 嘉木扬·图布丹 蒙藏佛教
  • 简介:一、人生经历陶菲·哈基姆是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现当代文坛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曾留学法国,获法学博士学位,被地中海国家文化中心授予“地中海国家最佳思想家、文学家”称号,被誉为“阿拉伯戏剧之父”。1898年,陶菲·哈基姆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市,自幼就表现出对音乐、戏剧艺术的热爱。1919年,埃及掀起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爱国运动,青年一代受到极大的教育与鼓舞,纷纷投入到这一爱国主义运动之中。

  • 标签: 陶菲格 哈基姆 法学博士学位 英国殖民统治 文学创作 文化中心
  • 简介:市场经济下的人们,满眼是丰富的物质、林立的高楼,而人们的精神却日渐贫乏。生存的危机和发展的竞争带来了精神高度紧张与信仰严重危机。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反过来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竞争以及和大自然作斗争,为的是创建

  • 标签: 孔令宏 《中国道教史话》 书评 道教思想 民族文化 河北大学出版社
  • 简介: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般若学“义”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由“义”到“得意”的转变过程,以及玄学“言意之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辨析,来揭示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相互交融的基本方面,以勾勒出二者交融的大致线索。

  • 标签: “格义” 般若学 魏晋玄学 言意之辩 《出三藏记集》 佛教
  • 简介:人类的生存是以共同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自从有了人类的原始群落,就有了管理,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管理的方式和内容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规范的发展过程。宗教的诞生和发展也伴随着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活动。建国以来,虽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宗教工作,但由于在宗教系统长期存在“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宗教事务管理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使管理工作难以纳入法制的轨道,进入健康有序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政策不断落实,有关的法制法规逐步健全,为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提高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如对散居道士的

  • 标签: 宗教事务 依法管理 宗教工作 宗教政策 苏州市
  • 简介:今年是我国近代高僧、文艺先驱、教育家、律学宗师弘一大师(以下简称大师)诞辰130周年。虽然大师已经离开我们68年,但他那清瘦而坚定的身影、矍铄而亲切的目光仍然深深印刻在很多人心中;他的大志高行、善言法语依然启发和教导着众多正信佛子。大师光辉崇高的六十三载生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 标签: 弘一大师 诞辰 纪念 教育家 高僧 宗师
  • 简介: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 标签: 道教 人格美 思想